阿多尔诺基础读本

阿多尔诺基础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特奥多·阿多尔诺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单元 哲学何为
1. 哲学的现实性·003
2.《道德底线》(节选)·017
3. 为什么还要有哲学·026
第二单元 批判理论何为
4. 文化批评与社会·041
5. 论批判·057
6. 论顺从·064
第三单元 美学与政治
7. 阿多尔诺致本雅明的三封信(节选)·071
8. 介入·087
9. 当今的功能主义·105
第四单元 自律艺术
10. 随笔作为形式·125
11. 试解《残局》·145
12. 自律艺术与社会·181
第五单元 文化工业理论
13. 论音乐的拜物性和听觉退化·215
14. 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启蒙·242
15. 文化工业概要·286
第六单元 文化工业批判的模型
16. 大众文化的图式·297
17. 电影的透明性·328
18. 如何看电视·335
19. 文化和行政管理·351
第七单元 社会与社会学批判
20. 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宣传模式·373
21. 社会学和经验研究·394
22. 知识社会学的意识·411
23. 闲暇时间·423
第八单元 漂流瓶中的谜语
24.《否定的辩证法》导言(节选)·435
25. 奥斯维辛之后的形而上学·460
26. 论主体和客体·46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汇集了德国思想家阿多尔诺(阿多诺)在各个时期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内容涉及哲学理论、文学批评、社会学、音乐和戏剧批评等诸多方面。

文章的写作时间从早期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讲,到晚期的《否定辩证法》,全面展现了阿多尔诺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

选取的文章篇幅适中,分类清晰,且具有代表性,在阿多尔诺主要的著作译为汉语之前,这本基础读本有助于全面反映这位思想家的基本面貌。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化研究这一部分入了个门,还是似懂非懂。

评分

##没看原文前我认为这是翻译的典范,考究的用词、灵活的短句,读上去甚至还有参差的韵律感,但对照原文发现错误不少。有些是英译本自身的理解错误。德语的表述相较英语虽然显得笨重繁冗,但胜在指示代词明确,不容易造成指代不明。另外一些错误是中译者的理解错误。倒不是文法上的不通,而是自由发挥太多。

评分

##主要关注阿多诺美学理论和文化工业的文章,许多文章第一次有中译,翻译质量过关。重新整理一下以前的笔记,并做了新的笔记,厚厚一大本慢慢读了有十天才读的差不多。比较棒的地方是,1、收录了本雅明和阿多诺争论的三份重要书信,阿多诺的书信体谦逊安慰的文风和平时的散文锐利批判的文风真是差别够大的。“我的任务就是抓紧你的双手,直到布莱希特的太阳沉到海底。”;2、甚至译出了“文化工业”章的第一草稿,有很多可待挖掘的新内容。

评分

##阿多诺,我永远的神。

评分

##譯者似乎很自信於他自己的去學術化的口語表達,全文充斥住各種例如「曉得」、「玩意兒」的字眼——這在讀完通俗程度近乎災難的「導論」中就應該有所預感。這種對語言的刻意處理是否為了呼應書名的「基礎」是不得而知的,但這種嘗試只會淪為庸俗化,並走向阿多諾本人意願的反面。當然,作爲華文首編的「阿多諾選集」,本書翻譯了他的眾多重要文獻,填補了中譯文的空白,此貢獻是有目共睹、不容抹殺的。

评分

##文化研究这一部分入了个门,还是似懂非懂。

评分

##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使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性带上一副伪个性的面具,个体被动接受或主动追逐的理想人格“都带有社会的污点”;在“文化批评与社会”一文中,他提出并在之后多次重申个体的生活进程越是彻底地被现代社会秩序统治,所追求的精神产品越具有社会预先形成性,个性追求成为虚假的自由。在被彻底归并、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培植之后,文化也随之消亡。在文化工业社会背景下,自由时间也不过是虚假活动。文化工业造成的伪个性,最终导致“个性的废弃”。在“自由时间”最后强调,个体的真正兴趣能够抵抗文化工业的“总体性吸纳”。自由时间是自我决定、自我做主、自我筹划的时间,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时间依托于自由人联合体的不断创造。

评分

##翻译非常精彩。阿多诺将艺术类比于弗洛伊德的梦,以阐明艺术的社会性不在于公开宣示的政治立场,而在于借想象力以模糊的方式允许社会进入其内在形式性。形式如磁铁将现实元素重组,使其远离审美领域外的存在;但恰恰通过这种间离,它才得以占有那些存在。为阿多诺呼唤的是一种辩证的自律艺术范畴,艺术不是将自身纯粹化为抽离于社会的精神之物,而是在承认社会构成的同时,使内容以适合材料的方式成为它的目的:艺术以存在本身否定社会。该思路暗示了阿多诺对弗洛伊德释梦的理解和挪用:不只是梦对潜在愿望的替代性满足这一功能性理解,更有梦的形式法则、与现实的双重关系都被移植到了美学理论中,以历史动力学的方式,弥补了康德关于鉴赏判断力的静态命题。若用阿多诺的话说,精神分析发现了主体的客体性,那么就自律艺术而言,形式才沉淀了社会内容。

评分

##字连起来怎么就看不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