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的危機

敘事的危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韓炳哲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 言 3
從故事到信息 9
經驗之貧乏 17
講述的生命 25
赤裸的生命 35
世界之祛魅 43
從震驚到點贊 57
理論即講述 63
講述即治愈 71
講述共同體 79
賣故事 85
注 釋 89
附錄 韓炳哲著作年譜 97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當今是一個人人都在談論敘事的時代。矛盾的是,敘事話題的泛濫竟暴露瞭一場敘事的危機。在“故事化”的喧囂中,充斥著一種既無意義又無方嚮的敘事真空。

資本主義藉助故事化將講述占為己有。它讓講述聽命於消費。故事化生産齣消費形式的故事。在故事化的幫助下,産品被賦予瞭情緒,嚮消費者 承諾獨特的體驗。如此一來,我們買賣、消費的其實是敘事與情緒。“故事”被推銷,故事化實為賣故事。

講述創造齣共同體,而故事化隻催生齣社群。社群是共同體的一種商品形式,由消費者組成。任何的故事化形式,都無法重新點燃那團把人聚在一起相互講述故事的篝火。篝火早已熄滅。

--------------------

韓炳哲作品(第2輯)

《山寨:中國式解構》(2023年1月齣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與全球化》(2023年1月齣版)

Hyperkulturalitä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協社會:今日之痛》(2023年1月齣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場:東亞文化與哲學》(2023年7月齣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禪宗哲學》(2023年8月齣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麼是權力?》(2023年7月齣版)

Was ist Macht?

《儀式的消失:當下的世界》(2023年8月齣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2023年8月齣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無所事事》(2023年7月齣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ätigkeit.

韓炳哲作品(第3輯)

《大地頌歌:花園之旅》(2024年5月齣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時間的香氣:駐留的藝術》(2024年5月齣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敘事的危機》(2024年5月齣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用戶評價

評分

##“講述和廣告難分彼此”,這一點倒是深有體會,畢竟讓人念念不忘迴味無窮的好內容的確不太多。但把這一切歸咎於新自由主義和數字化是不是有點偷懶?書中對於講述和信息似乎也沒有做概念上的區分,而是隻有性質或特點上的描述?在作者看來,區分講述和信息的標準似乎是書麵或口頭的話語在多大程度上引發瞭人們進一步的思考、聯想或交流。紙媒好,智能手機不好(雖然作者沒明說,但行文之間流露的似乎就是這個觀點),這想法未免激進瞭些。焉知互聯網上的文字就不能是一種新時代的“篝火”呢?

評分

據說韓炳哲每天隻坐一個小時、寫三句話,但每年都能齣一本書。這麼多本看下來,發現他“後廚”所用的“配料”無非是哲學史上名聲赫赫的那一堆論述,每一個讀哲學的人都熟。可是看他每年都有新品,主題多樣,源源不斷,還是服氣的,這就是思想與文筆的火候瞭。這本書像他以往的所有的書,對古老世界——說故事的年代——滿懷鄉愁,而對今日新自由主義將一切都變成信息、以及將“敘事”變成“賣故事”這件事,非常悲憤。的確,昔日那團把人聚在一起講故事的篝火,早已分裂為無數屏幕的微光,每個人都在自我生産、自我錶演、自我敘述。人人都在講述,很少有人傾聽。又想起,我們小時候總是請求大人:給我講個故事吧。現在的孩子會說:給我看個視頻吧。視頻作為敘事的新介質,加上A I的加持,終究是無法阻擋。想要自救大約隻能嚮作者學習,斷網。

評分

##被書名吸引。很薄,與其說是一本書,倒不如說是一篇essay。文章指齣,數字信息全麵滲透我們日常、思考的今天,我們麵臨著敘事危機,錶現在我們沒有辦法講故事、形成一個講述共同體。敘事危機緣由有二:第一,生活和講述分崩離析,我們的生活日益缺乏體驗感,數字化信息泛濫成災,信息隻能疊加,無法驅動帶有模糊性、依靠心靈和精神的故事講述。第二,storytelling變成storyselling,後者目的性強,講的故事短效、隨意、可消費,直奔主題,本質上和“赤裸的”信息一樣,它繞過意識,引發情緒,精神分析學認為意識是人類自我防禦手段,因此,賣故事讓我們防不勝防,陷入操控。真正的storytelling是對生活進行各種可能想象,storyselling隻導嚮一種生活,即消費式生活——想到瞭董宇輝的直播。

評分

##沒想象中那麼好。就把我前幾年經曆的寫齣來瞭而已。中國影視和文學界早已走在哲學傢前麵。

評分

##越寫越水,最後一章就兩頁半,這特麼不是在逗我啊

評分

##仍然是一種本雅明式的魅力,檔案之自由,以及一次對“哲學的也是寫作的”的宣告,這其實蠻需要在中文語境裏展開的

評分

##怎麼說呢,相比過往沒有新意,至多添加瞭一些可被引用的句子

評分

##仍然是一種本雅明式的魅力,檔案之自由,以及一次對“哲學的也是寫作的”的宣告,這其實蠻需要在中文語境裏展開的

評分

##韓炳哲的本雅明讀書筆記,對mythos的鄉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