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史

信息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詹姆斯·格雷克 高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3-10 平装 9787115331809

具体描述

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生于1954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学院,曾长期在《纽约时报》担任记者和编辑,并多年为《时代》周刊撰写技术专栏。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开创新科学》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决赛,并成为畅销书,使得“混沌”、“蝴蝶效应”的说法家喻户晓,现已销售超过百万册。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1000年才出一个的科学鬼才》(1992)、《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1999)、《牛顿传》(2003)等书,相继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

他是最早一批投入Internet创业热潮的人。1993年11月,他与合作者联合推出了Pipeline互联网接入服务,率先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十四个月后,Pipeline以一千万美元股票的价格出售。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第1章)。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第10章)、模因(第11章)、随机性(第12章)、量子信息论(第1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万物源自比特”。

现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没了我们,使我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维基百科(第14章)、Google(第15章)便是我们的应对之一。无论对于信息的未来持何态度,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我们人类是信息的造物。

作为《混沌》、《费曼传》、《越来越快》、《牛顿传》等畅销书的作者,格雷克不仅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历史细节,通俗解释了各种理论,还生动刻画了几位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书的开始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逐渐引人入胜。 作为一本非教科书,用这样的结构来带领读者的思绪,敬佩作者学识的的广度及深度。 零星的每天看一些,现在看了过半,多少有些惊喜和感慨。 故而忍不住随笔了自己第一篇读书评论。 作为一名21世纪初,通信信息专业的学生,我最终并...  

评分

##1、信息的历史:编码、文字、词典、差分机、电报、信号塔、摩斯电码、继电器、电话、分析机、通用计算机、巴贝奇、ada lovelace、万内瓦尔·布什;2、信息的理论:香农、图灵、信息论、信息量、bit、信息熵、比特存储容量、《通信的数学理论》、维纳、控制论、无序vs有序、认知心理学、信息转向、认知革命、再编码、编码理论、熵、克劳修斯、热力学定律、开尔文男爵、宇宙热寂说、H·G·威尔斯、麦克斯韦之妖、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分子生物学、生命以负熵为食、生命编码、基因组、中心法则、信息流、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模因、生命史、社会学、抽象王国、载具和助手、宇宙理论、量子信息论、万物来自比特;3、信息的洪流:巴别图书馆、博尔赫斯、宇宙有多少信息、维基百科、google、删除主义 vs 收录主义、狄德罗

评分

##假期把《信息简史》看完了,说实话,很少给一本书打豆瓣的五星了,这本值。 看出了一点《失控》的感觉,只不过,这本更垂直,从信息的角度,贯穿了各个学科,还是那句上学的时候就深深认同的话: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是我们人类的科学活动而不是机体本身把机体分解为量...  

评分

书要一本一本地读。今天拿起《信息简史》阅读。作为曾经研究过信息问题的研究生,我对这本书有浓厚的兴趣。翻阅不到一半,感觉作者其实是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展现人类文明(特别是科学)的历史。不少素材都曾经见过,通过作者的重新编排理请了信息发展的脉络。该书获得文津图书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本书将「宇宙即是信息,信息即是宇宙」作为切入点,叙事宏大地描摹了世界在信息论这一纬度上的历史变迁。从巴贝奇先知似的直觉与研究到香农确定信息论,图灵完成思想实验,整个世界被信息重新赋予意义。 考虑到我们大多数人最后一次严肃而成体系地学习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的经典物理与基础数学,现今这个世界其实对我们而言相当陌生,甚至违背「经验」。 但不同于量子物理等前沿科学,诸如因特网等又已经实实在在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实在有必要读一些如本书这样的科普。即便对其中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也能拓宽一下我们的视界,毕竟这有关于我们每天与之生活(悲观论者可能会说是被迫与其打交道),但却还不甚了解的新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