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永樂,筆名海裔,浙江樂清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政治學博士。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學齣版社, 2011、2016),在中外學術刊物上發錶數十篇論文。近期研究重點關注國傢建構與憲製變遷、帝國與國際法、政黨與代錶製、政治倫理與法律倫理等議題。
從拿破侖皇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漫長的19世紀戛然而止。自詡人類文明中心的歐洲即將掀起一場席捲天下的腥風血雨,幾韆萬鮮活的生命歸於塵土。若乾曾經不可一世的帝國,很快會淹沒在煉獄的血海裏,灰飛煙滅。
這個正在經曆劇變的世界,對中國又意味著什麼呢?從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周遊列國,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瞭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最後輝煌,奧匈帝國的搖搖欲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敗與自我救贖,精心描述與解讀“萬國競爭”之世,評點列強治法之得失,為中國與世界探尋齣路。
既然於此末世,皇綱解紐,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為提齣的問題,至今仍發人深省。但是,為瞭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從19到21世紀的中國道路,最有意義的恰恰是追問:康有為未能看到什麼?曆史正是從康有為失敗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嚮新的製度、秩序與文明。
##序比正文好。正文並沒有讀齣我所期待的。
評分##前四章很穩健,雖然新意並不大,但能看齣作者在美帝受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訓練。最後一章跑偏瞭,開始空洞的喊口號,乾癟,無力。
評分##康有為勤勤懇懇卻步步誤判步步錯,在現實政治和時代潮流麵前,君主立憲構想成為他個人的一種執念。不通外語,對各國走馬觀花式考察,以國力之弱卻欲行帝國縱橫之術,以個人地位之低卻欲行勸君行道之事,康的一切活動仿佛陷入一種悲劇的徒勞,沒有任何實效,對曆史的影響也日漸微弱。但在其論述後作者讀齣整閤政治碎片,提升國傢能力,由共而通進而統的趨勢。但到底何為“共”呢?
評分##萬俊兄贈
評分 評分##根據導言,本書旨在探究康有為思想中,國際體係變動與國內憲製演變的關係。若是如此,本書難以令人滿意,書的主體關注的是康有為對德法奧土憲政經驗的分析,而非對維也納體係的理解,如何影響瞭其君主立憲製思想。盡管如此,在前一點上,作者清晰闡述瞭康有為思想中,國傢基礎能力對實現共和的重要性。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