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涛,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清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清代和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国内“新文化史”和“概念史”研究有影响的探索者之一。著有《文化怪杰辜鸿铭》《文化史的视野:黄兴涛学术自选集》《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她”字的 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合著)等。主编有《西方的中国形象译丛》《文化名门世家丛书》《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新史学》第3卷)、《西学与清代文化》《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兴起》《明清之际西学文本》《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等。主要译著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文集》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
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
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
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 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
##【转载书评】 许小青:“中华民族”观念从何而来、如何而来 黄兴涛教授新著《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近日出版。这是作者穷近二十年之功而写成的一部厚重的历史研究著作,甫一问世,年末不少媒体纷纷将其列入年度“十大好书”榜单。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缘何...
评分##对nation到底是以人类学视角还是以政治学视角去解读,如何用汉语准确的翻译这个词,西方政治认同与中西文化的冲击对学术界、政治界、社会大众的影响,这些是解读“中华民族”概念发展的钥匙。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短评,与朋友们共享。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孜孜矻矻、潜心耕耘16年的史学精品。就其资料的丰富、视野的广阔、研究的细致深入和...
评分 评分##写作十分值得学习的一点是:分寸感。这样的题目,一到感觉要“偏”的时候肯定会“正”回来。偏伟光正,不会出现审查不过的问题。
评分##没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有感而发,写几句。 近代(准确地说,应该是20世纪初)以来,在这片大地上,以汉字的方式,诞生了很多虚词(不是助词之类,而是是无中生有的词,没有实际事物可指):中华民族和人民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两个。说道这里,就想起前两天的一个新闻...
评分 评分 评分##国族概念的形成,尤其国民党中华民族观值得看看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