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政策博士,任职于中国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
本书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以及主要理论观点,并通过鲍尔斯(Samuel Bowles)、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及艾波尔(Michael Apple)的概念反思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及阶级宰制。全书分成九个主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进一步反思中国教育之中的不平等现象,为中国的教育研究开展不一样的道路。
##M
评分##学校可以透过表面看似公平的方法把下一代分配到不同的分工及层级位置,让不平等的阶级社会得以合理化。 让太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熏陶只会带来麻烦。 虽然教育改革无法完全化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危机,但至少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及不满从经济转移到教育政策及学校。 因为在资本主义美国,学校的任务是再生产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妄想用只改变教育、不改变经济体制的手法促成社会平等实属天方夜谭。 国家统治者以市场化方式将关乎教育的决定推给个人,要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投资”负责,避免教育危机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合法性。 以美学为中心的教育会使人混淆符号与行动,误以为自己具备崇高的品格。许多读书人学会了吟诵杜甫的诗后就以为自己真的具有爱国情操、忧国忧民;沉溺在陶渊明的世界,就自欺欺人地自以为清高、淡泊名利。
评分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多非专业人士可能觉得我为啥要读这么本书,教育学、社会学我都不读,还批判教育社会学。我就是这么一个理工科专业的普通人,读这本书完全是阳志平老师在“人生资本阅读课”中的推荐。读完之后我却觉得这是本对普通人也极有价值的书,我们并没有能力做影响...
评分##惊叹于讲义居然可以写得如此之好,文风十分精炼、论述丰富,每一章都围绕一部批判教育社会学的著作并以二十来页的篇幅来谈,作者本人对于理论运用的“去西方化”、“去中心化”及“去结构化”意识十分强烈。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多非专业人士可能觉得我为啥要读这么本书,教育学、社会学我都不读,还批判教育社会学。我就是这么一个理工科专业的普通人,读这本书完全是阳志平老师在“人生资本阅读课”中的推荐。读完之后我却觉得这是本对普通人也极有价值的书,我们并没有能力做影响...
评分##奇妙的结构编排…… 以及似乎伯恩斯坦较布迪厄更吸引我。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多非专业人士可能觉得我为啥要读这么本书,教育学、社会学我都不读,还批判教育社会学。我就是这么一个理工科专业的普通人,读这本书完全是阳志平老师在“人生资本阅读课”中的推荐。读完之后我却觉得这是本对普通人也极有价值的书,我们并没有能力做影响...
评分##满分讲义,也是简明扼要的导读书,几乎没有废话,体例贼棒,最后的索引十分良心,有待重读整理。唯一的缺点是有点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