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伯牛,近代史學者,著有《戰天京》《天下殘局》《湘軍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獄》《近代史的明媚與深沉》《畢竟戰功誰第一》。作者對曆史的看法獨到,敘述語言幽默風趣,觀點令人耳目一新,文字令人捧腹大笑,自在天涯社區更文,便有“韆軍萬馬來追(譚伯)牛”一說。
【編輯推薦】
★ 繼《戰天京》十年後,譚伯牛重溫晚清曆史,獨到視角,重磅發布《牛史》
★ 馮唐、羅振宇、餘世存、張鳴、許知遠、和菜頭等一緻推薦
★ 曆史沒有真相?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譚伯牛帶你看懂晚清
★ 這些人與事,百年後思之,仍令人感佩,知者或鮮,值得一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代史研究者譚伯牛關於晚清以降軍政人物的另類之作。全書以時間為經,以人物故事為緯,在廣博的史料基礎上,從細節入手,以人性角度厘清瞭這段群星璀璨曆史中的諸多誤讀,再次展現譚伯牛對曆史的精通和對人性的瞭然,精細打磨一個與你印象中不一樣的晚清軍政界。
這裏的事,知者或鮮,值得一記;這裏的人,百年後思之,仍使今人感佩萬分。這裏既有愛吐槽的中興名臣曾國藩,絮絮叨叨的左宗棠,一身痞氣的李鴻章;也有靠個人力挽狂瀾的名將鮑超,有著高明的權術、卻看不清時勢走嚮的“海翁”錢阿穆……在譚伯牛筆下,晚清群雄跳齣你我刻闆的印象框架,或莊或諧,或悲或喜,盡顯鮮活人性。
##閱讀譚伯牛的《牛史》晚清篇這本書,滿篇的熱鬧,看齣的卻是淒涼。 人到暮年,蹣跚難行。國到晚期,重病難迴天。 盡管有一大批名相名將,力挽狂瀾於未倒,挽大廈之將傾,然而也隻是苟延殘喘幾十年。 還是開創嶄新國傢製度、親手埋葬舊朝代的革命先驅孫中山說的好,天下大勢,浩...
評分 評分##“剛日讀經, 柔日讀史”,時代不同,經隨政易,我白天讀經,傍晚讀史。手不釋捲,終於“火燒圓明園”。 國人有修史傳統,二十四史完備,獨缺《清史》,北洋政府曾編修《清史稿》,然其訛誤較多且未定稿,不足以比肩於二十四史,,2002年8月國傢啓動《清史》纂修工程,戴逸等專...
評分##2019讀書清單之04讀譚伯牛《牛史.晚清篇》 2019.01.08 譚伯牛《牛史.晚清篇》,2019年第04本讀物。民主與建設齣版社2018年10月版,20.6萬字,251頁。 我2017年曾在豆瓣寫過一篇“[讀譚伯牛之《戰天京]》”的書評,所以,豆瓣讀書贈送瞭我這本譚伯牛的新作。 但我仔細看瞭以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