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银海精微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银海精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佚名氏,郑金生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7692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486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4
字数:11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出现于明代(约在16世纪中),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后世托称唐·孙思邈撰。该书汲取明代及其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将眼科理论和药物、手术治疗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和研究古代中医眼科成就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不仅在中国受到重视,且被西方学者译成英文,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

内容简介

  本书出现于明代,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所世托称唐·陈思邈撰。道家以目为银海,《银海精微》寓本书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药微妙精华之意。本书既汲取明代及其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将眼科理论和药物、手术治疗紧密结合起来。全书2卷,列有82种病症。包括肉轮胞睑病12种,血轮大小眦病2种,气轮白睛病13种,风轮黑睛病20种,水轮瞳仁病13种,目痛7种,目痒2种,目外伤3种,目珠胀突4种,全身病所致目疾6种。其中82症之下,有80症分别配有一图,标示病变部位或病态。本书辨证细致入微,文图并茂,立法平正不偏,选方实用有效,成为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和研究古代中医眼科成就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还被西方学者译成英文,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另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查阅,为中医眼科医生必读之书。

目录

卷之上
五轮八廓总论
五轮之图
八廓之图
大眦赤脉传睛
小眦赤脉传睛
胬肉攀睛
鸡冠蚬肉
两睑粘睛
眵泪粘浓
眵泪净明
蝇翅黑花
目暗生花
热极眵睛
胞肉胶凝
胞肉生疮
睑生风粟
天行赤眼
大患后生翳
暴露赤眼生翳
暴风客热
痛如神祟
痛如针刺
伤寒热病后外障
风牵出睑
风牵喁斜
被物撞破
撞刺生翳
血灌瞳仁
血翳包睛
睑生偷针
黑翳如珠
蟹睛疼痛
旋螺尖起
突起睛高
硬睑硬睛
白陷鱼鳞
花翳白陷
冰虾翳深
玉翳浮瞒
膜入水轮
风轮钉翳
黄膜下垂
赤膜下垂
逆顺生翳
漏眼脓血
飞尘入眼
拳毛倒睫
充风泪出
肝风积热
坐起生花
黄昏不见
瞳仁干缺
痒极难忍
眼内风痒
垂帘翳
鹘眼凝睛
辘轳展开
小儿通睛
小儿疹痘
小儿眼生翳
痘疹入眼
小儿雀目
胎风赤烂
小儿疳伤
风弦赤眼
肝风目暗疼痛
迎风洒泪症
卷之下
红霞映日
早晨疼痛
午后疼痛
痛极憎寒
睑停瘀血
不赤而痛
赤而不痛
左赤传右
右赤传左
胞肿如桃
视物不真
室女逆经
血室涩痛
白睛黄赤
患眼头疼
能远视不能近视
能近视不能远视
小儿疳伤
五脏要论
审症应验口诀
审症秘谕
辩眼经脉交传病症论
用夹法
开金针法
观音咒
眼科用药次第法
金针眼科经验方药诗括
丹药和论
合丹口功要法
治诸眼一切点眼膏药
药性论
方剂索引

用户评价

评分

药金勿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与,自然阴骘日增,无伤方寸。

评分

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视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

评分

  “我没兴趣,怎么,让我来开会就是为这事儿?”

评分

很不错,是正版图书,还会再买,送货也快…

评分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此书为论述温病之专著。全书共六卷。卷首,引《内经》原文计十九条,以溯温病学说之源。卷一,为上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上焦证。卷二为中焦篇,论述中焦的各种温病及寒湿证的证治方药。卷三为下焦篇,阐明了温病下焦证的证治方药。卷四为杂说,设短篇论文十八篇,分论与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善后有关的问题。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等。

评分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十三。

评分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鞭,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人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

评分

中国最早的按病证汇编的中医医案著作。明代江瓘撰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首刊于万历十八年(1590)。江瓘以毕生精力编纂《名医类案》一书,选录上自扁鹊、淳于意,下迄嘉靖年间经、史、子、集所载历代名医验案及家藏秘验,历时20年,始得成书。惜未及刊行而殁。其子应元、应宿加以补遗并附江氏父子医案于其中。此书搜集医案5 000余例,约33万言,按内、妇、儿、外、五官科顺序分为205门证候,以证名为目,便于检阅。所载病案多有姓名、性别、年龄、证候、诊断、方药等项,资料较为完整。不少医案后有编者按语,提示本案关键所在,便于后代学者提挈要领。此书的编排方法对后世的医案研究整理也有影响,清代魏之�小缎�名医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等皆仿此书体例。1590年以来已刊行20余次。清代乾隆年间魏之�械阈U�误、新安鲍廷博重刊的知不足斋本质量较好。1957、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两次影印发行,流传较广。

评分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