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宏观经济学

图解宏观经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现祥 著,王则柯 编
图书标签: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图解
  • 入门
  • 教材
  • 理财
  • 金融
  • 经济分析
  • 通俗易懂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09142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48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解经济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经济学的精华,体现于经济曲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公式和方程背得再熟,考试过后可能烟消云散;但是几何关系掌握以后,就不容易忘记。“几何地”学好经济学,就像学会游泳一样,尽管几年不练,以后可能游得不那么快了,但是跳进水里总还是能游,学会了的技能是忘不了的。
——王则柯
我非常认同王则柯教授图解经济学的想法,在多年为岭南学院本科生讲授宏观经济学积累的讲义基础上,撰写此书。书中追求凯恩斯王义和古典主义的紧密鲒合,追求中美经济事实与宏观经济理论的紧密结合,把宏观经济学中最要紧的“筋骨”几何地勾勒出来,增进读者的认同感与学习兴趣。
——徐现祥

内容简介

王则柯教授主编的《图解经济学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国内经济学专业师生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读者广泛欢迎。本书是在作者为岭南学院本科生讲授“宏观经济学”和多年教学实践积累基础上撰写的。
本书追求读者友好,深入浅出地把宏观经济学里的两大传统(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把宏观经济学中最要紧的“筋骨”几何地勾勒出来,以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为核心,系统阐述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作者首先阐述总供给曲线背后的经济学故事,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为什么会不断向右平移?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范畴,重点介绍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背后的机制是什么?着重阐述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殊途同归的解读;接着把目光转向总需求曲线,重点介绍IS-LM模型,并从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讲述其背后的经济学故事;最后“学以致用”,探讨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机制、争论和绩效等。
本书追求宏观经济事实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从中美两个大国的宏观经济事实到宏观经济理论,再到宏观经济运行,把宏观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筋骨”用几何图形勾勒出来,提高读者学习兴趣,增进理解,并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知识。
本书的读者群比较广泛,不仅适用于全国各经济管理院校财经专业的广大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还适合于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作为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之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则柯,男,1942年出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务系教授,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
王则柯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导师是江泽涵教授和姜伯驹教授,1978年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近年来,他主要致力于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偶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表观察和提供意见。
1981年以来,王则柯教授作为访问学者先后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作为富布赖特学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大学;1991年3月曾应邀到荷兰梯伯格大学担任经济学研究中心首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与美国数学家斯蒂芬·斯梅尔和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有过互访的交往。
目前,王则柯教授还是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王则柯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曾经参与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近年来,王则柯教授发表论文
《商品经济和知识分子》、
《头啖汤精神与零利润定理》、
《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的沉重代价》、
《价格机制劳动价值说的局限和误导》、
《政治经济学与民族凝聚力》、
《“西方经济学”不是一个科学的学科概念》、
《“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下决心重写政治经济学》、
《言论多元化——面向信息时代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捍卫理论,还是发展理论·》、
《“文明伞”何堪社会评价的重任》、
《“永芳堂”故事与首长问责制》、
《拼凑长假期的效率损失》、
《无视科学底线的大胆创新——陈禹、谢康“信息资源丰裕系数”评述》、
《国家现代化是整体的演进》、
《“张五常热”和“吉芬现象”》、
《私权是大公无私的基础》、
《制度和法规第一,建设信誉社会》
等数十篇;出版著作
《混沌与均衡纵横谈》(中华书局, 1990, 香港)、
《价格与市场-市场经济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 北京)、
《经济均衡的理论与算法》(科学出版社, 1994, 北京)、
《童心与发现》(三联书店, 1996, 北京)、
《博弈论平话》(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北京)、
《美国税制》(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北京)、
《信息经济学浅说》(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北京)、
《拓扑学方法和经济学应用》(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北京)、
《爱心护天才——博弈论大师纳什的故事》(三联书店,2000, 6, 北京)、
《我们都是纳税人》(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6, 广州)、
《岭南笔记》(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福州)、
《排队的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北京)、
《自由的烦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北京)、
《经济学拓扑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感受普林斯顿》(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北京)、
《解释的困惑》(中信出版社, 2003, 北京)、
《新编博弈论平话》(中信出版社, 2003, 北京)、
《经济学课堂》(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北京)、
《博弈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北京)、
《图解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北京)
等二十余种。

目录

第I篇 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现象鸟瞰
1.1 中国宏观经济之旅
1.2 美国宏观经济之旅
1.3 中美宏观经济之旅小结
1.4 宏观经济现象的“生产”
1.5 如何找到数据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鸟瞰
2.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2.2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3 拜访宏观经济学的“长兄”:微观经济学
2.4 本书之旅
2.5 本章小结
第Ⅱ篇 总供给
第三章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1 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3.2 经济增长理论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3.3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3.4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
3.5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3.6 是否存在赶超?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经济增长理论
4.1 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4.2 超越索罗模型:新经济增长理论
4.3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
4.4 经济增长核算
4.5 亚洲经济增长奇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供给
5.1 短期生产与短期总供给曲线
5.2 菲利普斯曲线
5.3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5.4 供给冲击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
5.5 总供给曲线的其他推导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Ⅲ篇 总需求
第六章 IS_LM模型
6.1 凯恩斯交叉图
6.2 IS曲线
6.3 LM曲线
6.4 IS—LM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需求:IS—LM模型的应用
7.1 IS—LM模型中的市场失衡
7.2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7.3 需求冲击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7.4 一个案例:“大萧条”
7.5 本章小结
第Ⅳ篇 宏观经济管理
第八章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8.1 通货膨胀
8.2 失业
8.3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联系
8.4 熨平经济波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及其机制
9.1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
9.2 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9.3 IS—LM模型中的货币、财政政策配合
9.4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再讨论
9.5 总供求模型中的需求管理
9.6 总供求模型中的供给管理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宏观经济管理的挑战及其绩效
10.1 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
10.2 时滞
10.3 不确定性
10.4 卢卡斯批判
10.5 规则与相机决策
10.6 李嘉图等价
10.7 宏观经济管理的绩效
10.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鸟瞰
通过第1章的中美宏观经济之旅,你是否已经对宏观经济学有了初步的感垲性认识?比如中美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都实现了持续的增妊,但在增长过程中也都经历了经济衰退,而且在经济衰退、复苏的岗期性变动中,经济体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也都随之变化。也许你正为这些宏观经济现象而苦恼;这些宏观经济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些宏观经济现象中扮演什么角色?
正爱因斯坦所言“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精练而已”,如果你正在为上述问题或类似问题所困,祝贺你!因为,你正在像宏观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尽管你目前可能还不清楚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在本章,我们将开始宏观经济学之旅,看一看宏观经济学家都在忙些什么;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拜访一下宏观经济学的“长兄”--微观经济学,进步增进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最后鸟瞰一下本书。
2.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在中美宏观经济之旅中,你也许已经感悟到,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行为。虽然,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运行,都依桢成千卜万个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个体行为,但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却是这些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部名为《图解宏观经济学》的图书的详细简介,但其内容完全围绕其他主题展开,旨在避开宏观经济学的范畴: --- 《宇宙深处的低语:新一代射电天文学的探索与未来》 图书简介 序章:寂静中的回响 自古以来,人类便仰望星空,试图在无垠的黑暗中捕捉宇宙的秘密。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的感知能力已不再局限于肉眼可见的光谱。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二十一世纪射电天文学的前沿阵地,探索那些隐藏在电磁波谱最长波段、最微弱信号背后的惊人发现与未解之谜。这不是一本关于金融市场波动或国民收入核算的教科书,而是关于我们身处何方,以及我们可能并不孤单的深度思考。 第一部分:电波的捕捉——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革命 射电天文学是理解宇宙结构、演化和基本物理定律的钥匙。过去十年,全球范围内涌现出数个里程碑式的射电观测设施,彻底改变了我们接收宇宙信息的方式。 1. 阵列的崛起:从单碟到干涉测量 本部分详述了新一代巨型干涉阵列的设计哲学与工程壮举。我们重点介绍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宏大愿景,它不仅仅是一个望远镜,而是一个横跨两大洲、由数万个天线组成的分布式超级传感器。深入剖析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如何通过原子钟同步和数据关联,实现跨越数千公里的有效口径,达到前所未有的角分辨率。我们还将探讨低频射电天文的挑战——地球电离层带来的散射和吸收效应,以及如何通过复杂的自适应波前矫正技术来克服这些限制。 2. 脉冲星:宇宙的精确时钟 脉冲星,作为高速旋转的中子星,是宇宙中最稳定的自然时钟。本书详细介绍了脉冲星计时阵列(PTA)如何利用这些“灯塔”来探测超低频引力波。我们将探讨国际脉冲星定时合作组织(IPTA)如何整合来自全球望远镜的数据,搜寻背景引力波的“嗡嗡声”,这种声音可能源于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的早期宇宙事件,或是超大质量黑洞并合的残留效应。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如何利用毫秒脉冲星的精准计时来检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极端引力场下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黑暗宇宙的揭示——从暗物质到系外行星大气 射电波段的观测,尤其是在低频和高频的特定窗口,为我们提供了观测传统光学望远镜无法触及的宇宙区域的视角。 3. 宇宙再电离时代的幽灵信号 宇宙诞生后约三亿年,宇宙物质从黑暗的、中性的氢气(21厘米线)状态,逐渐被第一代恒星和类星体产生的紫外光加热并电离。这个“黑暗时代”的结束是宇宙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本书深入探讨了H I谱线(21厘米中性氢谱线)观测的难度与重要性。我们分析了如EDGES实验等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初步、但充满争议的成果,以及未来大型阵列如Square Kilometre Array Low-Frequency(SKA-Low)将如何精确描绘出宇宙中第一批结构形成的“胎记”。 4. 系外行星的电磁签名 射电天文学正成为搜寻宜居系外行星的重要辅助手段。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监测系外行星磁场与主恒星(特别是M型红矮星)之间的磁层相互作用产生的射电辐射爆发(如耀斑和磁层耦合辐射)来推断行星是否存在强大磁场。一个强大的磁场被认为是行星生命免受恒星风侵蚀的关键保护伞。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利用射电望远镜对系外行星大气中特定分子(如水蒸气或甲烷)发出的微弱旋转振动态谱线进行探测的可能性和当前的技术瓶颈。 第三部分:前沿挑战与未来展望 射电天文学的未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技术挑战和观测机遇。 5. 干扰的战争:射电宁静区的守护 现代社会产生的射电信号(如移动通信、GPS、卫星广播)对微弱的宇宙信号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本部分探讨了射电天文学家如何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划定和保护“射电宁静区”(Radio Quiet Zones)。此外,详细介绍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如基于机器学习的射频干扰(RFI)抑制算法,它们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性,将人造噪音从科学数据中剥离出来,确保我们能听到来自数十亿光年外的微弱回响。 6. 引力波与电磁波的联合观测 近年来,引力波探测的成功开启了多信使天文学的新纪元。本书强调了射电天文学在这些事件中扮演的关键补充角色。例如,在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如GW170817)中,射电波段的持续喷流观测(Afterglow)提供了关于事件的物质抛射速度、磁场强度和宇宙重元素(如金、铂)形成过程的宝贵信息。展望未来,我们讨论了如何提升射电望远镜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在引力波事件发生的瞬间捕捉到首次电磁辐射。 结语:聆听宇宙的交响乐 《宇宙深处的低语》旨在揭示射电天文学家们如何以最原始的工具——电磁波——来解构宇宙的演化史、物质的终极形态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从地球上复杂的工程奇迹到遥远星系间的粒子相互作用,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生动的视角,展现了当代天文学家如何将寂静的夜空转变为一场永不停歇的宇宙交响乐。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图解宏观经济学》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仅是翻阅和初步的阅读,就已经让我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一直以来对经济学都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它复杂难懂,充斥着各种抽象的公式和理论。然而,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用生动形象的图示,将原本枯燥晦涩的概念一一拆解。比如,在讲解GDP时,我不再是死记硬背那些定义,而是通过作者精心绘制的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之间的资金流转图,清晰地看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以及它如何影响着经济的整体运行。当读到通货膨胀的部分,那些关于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和供需关系的说辞,在图文并茂的解释下,立刻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描绘,那些山峦起伏般的曲线,真实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起伏不定,让我对经济的波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打破了宏观经济学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壁垒,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入门,并且能够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宏观经济学框架。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更深入地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我带来更多惊喜。

评分

这本《图解宏观经济学》简直是学习经济学的一大利器!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经济学入门书籍,但往往因为概念抽象、语言晦涩而难以坚持。然而,这本书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图解”二字,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表,将那些原本需要费尽心思去理解的经济模型和原理,变得无比生动和直观。例如,当我在阅读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时,书中用生动的图示展示了货币供应量增加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供求失衡是如何导致价格上涨的。我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些枯燥的文字描述,而是通过图像就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点。书中对于“经济增长模型”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图,就清晰地展示了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等因素如何驱动经济的长期增长。我尤其赞赏的是,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总能巧妙地运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觉得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的叙述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书中关于“失业问题”的分析,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运用,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学习宏观经济学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评分

老实说,拿到这本《图解宏观经济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我一直对经济学这类学科感到有点头疼。但是,这本书的质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设计理念非常棒,将大量的图表和简练的文字相结合,有效地化解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财政政策”的章节,书中通过一系列清晰的图示,展示了政府增加支出或减税对经济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挤出效应”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图示帮助我摆脱了对抽象概念的困惑,可以直接看到政策的传导机制。另外,书中对“货币政策”的讲解也同样出色,央行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复杂概念,在图示的辅助下,变得一目了然。我感觉作者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经济原理“解构”成易于理解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人性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读者。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经济现象的能力。我非常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讲解,相信它也能给我带来很多新的启发。

评分

不得不说,我最近购入的这本《图解宏观经济学》确实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启发。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宏观经济”这个词的理解仅限于新闻里偶尔提及的“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数字,除此之外,便是一头雾水。这本书的出现,则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生活场景入手,例如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如何构成总需求,企业的投资决策又如何影响总供给。那些精妙的图示,将抽象的经济原理可视化,比如关于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互动,如何决定市场价格,以及政府的干预会如何影响这些曲线的移动,都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画展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乘数效应”的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清晰地展示了政府投资或消费支出如何在经济体内层层传导,最终放大对整体经济的刺激作用。这让我对政策的实际效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究气,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经济学知识。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这本书中关于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变动等更具挑战性的内容,相信它会继续带给我更多收获。

评分

我近期入手了一本《图解宏观经济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学习体验。过去我对宏观经济学的印象就是各种复杂的模型和枯燥的图表,总觉得难以接近。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图解”,作者用非常精炼的语言配合大量形象生动的插图,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例如,在讲解“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时,书中绘制的AD-AS曲线图,清晰地展现了价格总水平和国民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经济冲击如何影响这两条曲线,从而带来宏观经济的波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经济衰退”和“经济复苏”的描述,通过连续的图表,我能够直观地看到经济周期的起伏,以及不同政策工具在不同经济阶段的应用。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将理论束之高阁,而是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我能够理解宏观经济学原理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作用。我感觉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我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学习书中关于“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更具前瞻性的内容,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我带来更多深刻的见解。

评分

本书的读者群比较广泛,不仅适用于全国各经济管理院校财经专业的广大教师、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还适合于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作为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之必读参考书。

评分

书还不错,都新的,应该正版,就是包装真心寒酸。

评分

结合图形的讲解让人容易理解,学起来也轻松~

评分

¥25.70(7.2折)

评分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评分

值得收藏 价廉物美 推荐

评分

(96%好评)

评分

储蓄率与b经济增长b

评分

¥29.30(7.6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