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同契》又名《周易參同契》,為東漢魏伯陽著。其學說匯融周易、黃老、丹火之功於一體,用《易》的陰陽變化之理,闡述煉丹、內養之道,證明人與天地、宇宙有同體、同功而異用的法則。不僅是道傢養生學的理論源頭,亦是中國古代化學、藥物學、天文曆算等學科的發軔之作。如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其原理即從此書而來。因其涉及諸多學科知識,艱深晦澀,素以“天書”著稱。
《我說參同契(中冊)》一書,是南懷瑾先生繼《論語彆裁》後用力深、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餘萬言,分上、中、下三冊。內容涉及廣泛,旁徵博引,舉證極多,更有南師本人所經曆的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實的語言,由淺入深地講解瞭周易、道傢、丹道的有關概念和基本原理,對儒、釋、道三傢的一體共論,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獨到精闢的個人觀點。對於一些已經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瞭解的讀者來說,此書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學習、修證;而對於一些初入門的讀者來說,則可以依此領略中國古人非凡的哲學智慧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學識之廣博,對各種修煉法門之深刻體驗,此書當是國人瞭解、解讀《參同契》這部“天書”的。
南懷瑾(1918年-2012年),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彆具一格。齣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居江蘇。
齣版說明
中冊
第二十七講
君臣禦政章第五○打坐的好處○修道的關鍵重點
○不受感動○天心為主的金丹
第二十八講
煉丹的初步○六根大定結丹○氣脈真通與變化
○修道誰做主○你懂得火候嗎
第二十九講
煉己立基章第六○養生與修道○先管嘴再管心
○找不到的東西○鉛汞代錶什麼○先天一炁來瞭
第三十講
修道百字銘○肌膚潤澤瞭○一是什麼○如何能得一○一産生一切
第三十一講
一到底是什麼○榖神與本性○兩竅互用章第七
○兩竅互用○上德與下德
第三十二講
上竅與下竅的功能○上下氣平衡交換○性命與祖炁
○一升一降的法門○黑白是什麼
第三十三講
光明來自黑暗○金水與修道○轉河車○成道的狂人
第三十四講
玉液還丹怎麼來○若有若無的境界○若有若無之後如何
○功德圓滿脫胎換骨○脈解心開之後
第三十五講
明辨邪正章第八○正道邪道○導引法祝由科
○旁門左道也不錯○拜北鬥與奇門
第三十六講
各種旁門修法○五鬼搬運法○東西方混閤的旁門○脫離正道的修行
第三十七講
伏食是什麼○金丹與命功○兩弦閤體章第九
○青龍白虎玄武硃雀○半斤八兩
第三十八講
上弦半斤下弦八兩○魂魄與心腎○金返歸性章第十
○正統道傢理論重點○認識三種現象○人的五行之氣
第三十九講
由始至終的金○孔子與《易經》○伏羲一劃分天地
○《易經》的三聖○孔子玩卦○三教三身三清
第四十講
嬰兒姹女黃婆○真土造化章第十一○水火二用必歸土
○太極函三○凝神聚氣○水火如何能相容
第四十一講
喜愛外丹的麻煩○如何煉內○內呼吸不是用鼻子
○顛倒顛的運用○黃金流珠硃雀
第四十二講
中黃真土與金之父○水火土相互關係○修丹道全在真意
第四十三講
真土對伏食的重要○還丹和精氣神○人元丹
○外丹和三屍蟲○脾土間腦神通
第四十四講
先天一炁如何得○土和四季內髒○荒誕的采補○伏丹後的變化
第四十五講
同類相從章第十二○水火相變化成丹○一陽來瞭怎麼辦
○陽火陰火真火○太陰真水妙用
第四十六講
鬍粉硫黃的作用○再說水火氣○外丹的故事○從妄想起修
第四十七講
生命中的同類○同類修道心風自在○自以為是的修道
○外丹不是真丹○烹煉溫養變化
第四十八講
笨入迷外丹○祖述三聖章第十三○《易經》生生不已的道理
○火龍真人的自白○還丹法象章第十四○如何纔能還丹○金丹的真種
第四十九講
還丹一金一半水一半○建爐采藥火候○堤防須先建
○喚醒沉睡的靈蛇○防止外泄的堤
第五十講
水火土互涵○金水神氣須調和○調和神氣的真意
○把精與神修迴來○工夫境界的變化○迴復純陽之體後如何
第五十一講
氣脈真通時的現象○入定後的變化○乾坤交大還丹
○不死之藥○采丹藥的方法○小心注意的事
第五十二講
還丹後的鍛煉○防止泄漏的方法○體內龍吟虎嘯○文火武火配閤烹藥
○自身陰陽要調好○陰陽多變化
第五十三講
順其自然的鍛煉○身心徹底轉變○道來時的現象○脫胎換骨之後
密宗真正開瞭頂的人很少,我親眼看到過。我們當年拜一個老師,四川人,是不是神仙我不知道,不過一般人叫他神仙。他那個時候八十幾瞭,可是心理狀態很年輕,也沒有什麼脾氣。他的頂門是開的,我們經常去摸,裏麵有跳動,像嬰兒一樣。還有一點,他八十歲的人,乳房這麼一擠,可以擠齣奶來,那也是真的。根據道傢說法,這一類的可算地仙,走路很快。《神仙傳》上講“行疾奔馬”,我們沒有看過他跟馬比賽,我走路還算是輕便,可是當年跟他走路,也有點吃力。這都是我親眼所見。
後來在西藏,看瞭這些喇嘛,什麼頂門開瞭插草呀!我給自己插過,也給人插過,那不算真開。氣脈打通必然會開,而且開的時候會有震動的聲音,所謂頂門一聲雷,嘣!你們真修到那個時候會把你嚇昏瞭,就像天上打雷,一大聲震動,就震開瞭,是有這種現象。
所以“上閉則稱有”,開始瞭我們後天的生命。修道是“下閉則稱無”,下麵關閉瞭,精氣神不漏,不嚮下走瞭,叫做“無”。不是沒有,而是空靈瞭,還歸於空無。所以“無者以奉上”,下麵的作用不再起瞭。在佛傢也有很多的說法,起碼是“馬陰藏相”。伍柳派非常注重這個,“馬陰藏相”沒有什麼稀奇,練氣功的人也做得到,練童子功的人也做得到。“馬陰藏相”不要亂練,過分練氣功,會罩丸收縮,那不是“馬陰藏相”,而是一種病態,搞不好最後還要開刀,或者攝護腺(前列腺)這些地方都會齣問題。真正“馬陰藏相”是個什麼樣子,也不要亂去猜想。總而言之,如果講“馬陰藏相”,那是外錶,實際上“下閉則稱無”,就是下麵完全無漏,頂門重新開瞭。“上有神明居”,從頂上開始,老實講學密宗的人,到瞭這個境界,纔真正叫做灌頂,不是像現在鈴子搖一搖,拿個瓶子裝水倒一倒,就算灌頂。天主教叫洗禮,這都是同一個係統下來的。這個時候是人定的境界,豈止光明,而且霞光萬道。不到那個境界不要去幻想,幻想不但沒有霞光萬道,反而是神經萬年。換一句話說,是頂門的脈打開瞭,這就是氣脈問題。我們說任督二脈、三脈七輪都打開瞭,就是到瞭這一步的境界,這個時候肉體上是氣住脈停的現象。
道傢還有一個秘訣,張紫陽真人說的:“一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道傢所標榜的“萬化在手,宇宙由心”。這個丹藥不是用嘴巴吃,這是道傢的隱語,是另一個口,哪裏呢?就是上竅這裏。現在我公開講瞭,反正我也沒有道,我也不是神仙,讓你們年輕人去修吧。也許你們修成神仙,將來你能幫忙拉我一把也不錯。天元丹從頂上下來這個時候,古人當它是不傳之秘,我覺得沒有什麼,這可以明講,一般人就算曉得也做不到。上下氣平衡交換
注意下麵一句話:“此兩孔穴法,金暴亦相胥”,上下互用,這個是火候瞭,很難。你們做工夫做到頭昏、頭重,還談不到這個境界。氣嚮上行,就會有頭昏的現象。你們問經常頭痛怎麼辦,我說把腳扭一扭,是“其治者在下”的道理。因為那不是真的氣上來,是虛的,你元氣沒有上來,頭輪的氣脈打不通,很脹。你去量血壓並不一定高,反而是低血壓,那是氣上不來的原故。所以我經常笑現在的人是科學迷信,我不量血壓,也不檢查身體,因為我活到這個年紀,用瞭幾十年很夠本瞭。即使檢查齣來,有個不好怎麼辦?不好也是死,好也是死。已經曉得最後是這麼一件事,所以懶得去麻煩檢查。
血壓跟著氣候、情緒都在變化,氣候濕度太高,大傢這幾天就感覺沉悶。注意現在是陰曆五月,乾支是午月,濕度高,人就容易昏沉愛睡,那是因為陰氣剛剛萌芽。這個時候有些人覺得難過,我說這個時候最容易死人的,早晚氣候不同,血壓不同,情緒心境好就高興,也許血壓就高。有些人還買一個血壓計放在旁邊,進來量一量,齣去量一量,活得好辛苦啊!就閤瞭老子的話:“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如果能不為這個身體忙,還會有什麼痛苦呢?
但是上下這個氣,隨時要交換的,所以我常常問,你怎麼醒來怎麼睡著的?這與兩個氣都有關係。這兩個孔穴要想打通,“金燕”必須平衡,金也不是元氣,西方屬金,金屬白色,“金熏亦相胥”就是要平衡的意思。我經常問人,你們天天講任督二脈通瞭,通到哪裏去瞭?你轉河車轉到什麼時間為止?都答不齣來!修佛傢止觀法門修數息的,坐在那裏已經數瞭幾十年,我說學會計都比你高明,你在那裏數下去乾嗎呢!“一數二隨”,你數瞭以後,覺得呼吸跟心念一配閤,就不要數瞭,接著是隨息的方法。所以一般人修道,至少在我這個不修道的人看來,是蠻可憐的,古人叫做“學遭之愚”,被道騙瞭。其實道也沒有騙你,自己被自己騙瞭。
……
這本《南懷瑾作品集1 我說參同契(中冊)》確實是一本讓人越讀越有味道的書。第一次翻開,可能覺得有點門檻,畢竟是講《參同契》這種古老而深邃的著作,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南師那充滿智慧和生活氣息的講解,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將原本晦澀的道傢煉丹內修之法,化為可理解、可體悟的道理。我特彆喜歡他那種旁徵博引、縱橫捭闔的講解方式,從佛經禪宗到中國曆史文化,再到西方科學,幾乎無所不包,但又總能巧妙地將這些看似無關的知識點,巧妙地串聯起來,最終指嚮《參同契》的核心。 他並沒有生硬地去解釋每一個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的比喻、故事,甚至是生活中的小事,來闡釋那些高深的哲學概念。比如,他講到“煉丹”時的精妙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那些所謂的“火候”、“藥物”並非真的指代物質,而是我們內心修為的各個階段和方法。這種“活”的講解,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驚嘆,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的種種,從中找到修行的契機。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既有古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人的幽默感。南師的講解,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娓娓道來,時而又帶著一絲調侃,讓人在輕鬆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大量的知識和智慧。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情世故的洞察,他能從《參同契》中挖掘齣關於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深刻道理,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傳統文化半生不熟的普通讀者來說,是極大的幫助。 讀完這本《我說參同契(中冊)》,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世界的窗戶。南師的講解,讓我不再對“修行”這個詞感到神秘或遙不可及,而是將其理解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命本真的探索。他鼓勵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照自己的心念做起,這比那些空泛的理論更具實踐意義。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新的感悟。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參同契》的解讀,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生活、如何與世界相處的智慧之書。南師的學問深厚,人格魅力更是讓人摺服,他的聲音仿佛就在耳邊,帶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引導著我走嚮更深邃的思考。
評分這本《南懷瑾作品集1 我說參同契(中冊)》,可以說是打開瞭我對中國古代智慧認識的一扇窗。初讀這本書,我首先被南師那宏大而又細緻的講解風格所吸引。他不僅僅是在講解《參同契》這本道傢經典,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上溯黃老之學,下啓佛道禪宗,甚至將其與現代科學哲學相聯係,這種全方位的視野,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邊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師對於“性命雙修”的闡釋。他並沒有將此神秘化,而是將其解讀為一種身心閤一的實踐過程。他用瞭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吃飯、睡覺、呼吸,來比喻煉丹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讓原本聽起來如同天書的術語,變得親切易懂。他強調,真正的修行,並非是脫離塵世的苦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調整自己的心念和行為,達到內在的和諧與平衡。 南師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他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嚴肅認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被他的學識和人格所吸引。他講到一些修行的睏難時,也會很坦誠地指齣,並且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們知道,修行之路並非坦途,但隻要用心去實踐,總會有所收獲。 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傢思想,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我以前總覺得這些學問離我們太遙遠,難以理解,但通過南師的講解,我發現,這些古老的智慧,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它們就是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的“說明書”。 總而言之,《我說參同契(中冊)》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不僅拓寬瞭我的知識麵,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並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生活。南師的講解,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探索生命意義的道路。
評分對於《南懷瑾作品集1 我說參同契(中冊)》這本書,我可以說是在閱讀過程中,經曆瞭一場思想的“大地震”。南師的講解,徹底顛覆瞭我以往對傳統文化的刻闆印象。他並沒有將《參同契》束之高閣,而是將其中的精華,如同活水一般,注入到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理念之中。 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南師能夠將那些古老的煉丹理論,與我們現代的生理、心理學知識巧妙地結閤起來。他用瞭很多科學的比喻,來解釋那些看似玄妙的“精氣神”概念,讓我這個對科學略有瞭解的讀者,也能從中找到共鳴。他強調,無論是古代的煉丹術,還是現代的生命科學,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瞭更好地認識和運用我們自身的生命能量。 南師的講解,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他說話直接而有力,不迴避問題,也不故弄玄虛。他常常用一些幽默的段子,來化解聽眾的疑慮,又能在關鍵時刻,點齣問題的核心。這種“亦莊亦諧”的風格,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興趣。 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於有多少理論知識,而在於能否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並付諸實踐。南師引導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質疑,去探索,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鼓勵我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去驗證那些古老的學說,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真理。 總而言之,《我說參同契(中冊)》是一本我非常推薦的書。它不僅是一部經典的解讀,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認識生命、認識宇宙的智慧指南。南師的博學多纔和人格魅力,足以讓人摺服,他的講解,更是如同一次心靈的“SPA”,讓人在思想的碰撞中,獲得心靈的升華。
評分讀罷《南懷瑾作品集1 我說參同契(中冊)》,我有一種如沐春風、又醍醐灌頂之感。南師的講解,並非是枯燥的說教,而更像是與一位飽學之士的深入對話,他將《參同契》的深邃內涵,用一種極其生活化、且極具啓發性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麵前。 我特彆欣賞南師在講解中,對於“學”與“用”的辯證關係的處理。他並非僅僅將《參同契》視為一本古老的煉丹秘籍,而是將其中的哲學思想,與我們當下的社會現實、人生睏境相結閤。他會從曆史的縱深處挖掘,也會從人性的深層去剖析,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道傢理論,變得鮮活而具有現實意義。 南師的語言,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他時而莊重嚴肅,引人深思;時而又幽默睿智,令人捧腹。他能夠將那些復雜的概念,用最樸實、最形象的比喻娓娓道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悟瞭其中的奧妙。他的講解,總能恰到好處地觸動聽眾內心最深處的思考,引發一連串的追問和探索。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的,是它提供瞭一種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生活態度。南師鼓勵我們去認識自己,去瞭解自己的身心,去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並非是遁世避俗,而是在紅塵中曆練,在生活中成長。這種“入世”的智慧,讓我對人生的追求有瞭新的方嚮。 總而言之,《我說參同契(中冊)》是一本真正能夠啓迪心靈的書。它不僅讓我對《參同契》這部經典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方式,引導我去認識生命,認識世界。南師的學問和風範,足以令人景仰,他的講解,更是如同一道智慧的光芒,照亮瞭我探索生命真諦的道路。
評分拿到這本《南懷瑾作品集1 我說參同契(中冊)》時,我帶著一絲忐忑,畢竟《參同契》這種古籍,對我來說一直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然而,南師的講解,卻如同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內心的疑慮。他並非照本宣科,而是將《參同契》的核心思想,用一種生動、形象、且極富洞察力的方式呈現齣來。 我特彆欣賞南師在講解中,對於“理”與“事”的辨析。他能夠從古老的煉丹術語中,提煉齣普遍適用的哲學道理,並將其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經驗相結閤。例如,他講到“煉丹”時,會從煉金術的比喻,延伸到人性的淬煉,以及個人品德的修養。這種由錶及裏、由物及人的講解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在讀一本古籍的解讀,更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反省。 南師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他不是一味地賣弄學問,而是將深奧的道理,融入到他對時事的評論、他對人情世故的洞察,甚至是他的個人經曆之中。他的講解,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又妙語連珠,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引發瞭更深層次的思考。 這本書對於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活”的智慧。南師強調,學問不能隻停留在知識層麵,更要落實到生活實踐中。他引導我們去觀察自己的心念,去體悟身體的感受,去認識到我們與宇宙萬物的聯係。這種“從內而外”的修學方式,讓我覺得修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觸手可及的當下。 總的來說,《我說參同契(中冊)》是一本讓我醍醐灌頂的書。它不僅讓我對《參同契》有瞭初步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中國傳統智慧的價值和魅力。南師的學養和境界,足以讓人敬佩,他的講解,更是如同一次心靈的洗禮。
評分瑜伽師地論好好好好好
評分南懷瑾的書都很經典,值得收藏!
評分南老師講的書,不用考慮,直接入。這次乘活動,入瞭十幾本,能看很久瞭。
評分快遞員按時配送,服務颱態度好!書籍正版!
評分京東上買書真不錯,又便宜又好,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好評!
評分印刷精美。清晰。京東的書不錯,有圖有真相!我是一個消費者,不是托!
評分列子,這個禦風而行的人,要我們從一切自設的框架中突圍,成就天地間的自在逍遙……
評分南懷瑾作品集1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下冊) 南懷瑾作品集1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下冊)
評分一本一本的評,為瞭京豆手真的纍 ,書不錯。最後一本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