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钢手册

模具钢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蓝德年,陈再枝 著
图书标签:
  • 模具钢
  • 模具材料
  • 金属材料
  • 机械工程
  • 材料科学
  • 制造工艺
  • 热处理
  • 模具设计
  • 工业工程
  • 金属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290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6758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8
字数:518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模具钢手册》共分4章,第1章是模具钢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模具钢发展概况,各种类型模具钢的特性、用途、主要质量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是模具钢的性能数据,详细介绍各种牌号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等。该书内容丰富、数据可靠、实用性强,反映了近40年来国内外模具钢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应用经验和模具钢的发展方向。
《模具钢手册》可供从事模具钢生产,模具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参考;也可以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品参考。

目录

模具钢基础理论
1.1概述
1.1.1模具钢的重要性
1.1.2发展简史
1.1.3国外模具钢发展概况
1.1.4我国模具钢生产技术现状及展望
1.2模具钢的分类、性能及主要用途
1.2.1分类
1.2.2性能要求
1.2.3模具钢的主要用途
1.3碳素模具钢
1.3.1碳素工具钢
1.3.2碳素塑料模具钢
1.4合金模具钢
1.4.1一般特性
1.4.2提高合金模具钢
质量的途径
参考文献
冷作模具钢的性能数据
2.1 Crl2钢
2.2 Crl2MolVl钢
2.3 Crl2MoV钢
2.4 Cr5MolV钢
2.5 Cr5WV钢
2.6 Cr4W2MoV钢
2.7 6Cr4W3M_02VNb钢
2.8 6W6M05Cr4V钢
2.9 7Cr7M03V2Si钢
2.10 9Mn2V钢
2.11 9SiCr钢
2.12 9CrWMn钢
2.13 CrWMn钢
2.14 Cr2钢
2.15 7CrSiMnMoV钢
2.16 Cr2Mn2SiWMoV钢
2.17 4CrW2Si钢
2.18 5CrW2Si钢
2.19 6CrW2Si钢
2.20 T7钢
2.21 T8钢
2.22 T10钢
2.23 T11钢
2.24 T12钢
2.25 W18Cr4V钢
2.26 W6M05Cr4V2钢
2.27 W12M03Cr4V3N钢
2.28 W12Cr4V4Mo钢
2.29 W6Mo5Cr4V2l钢
2.30 W9M03Cr4V钢
2.31 7Mnl5Cr2A13V2WMo钢
2.32 1Crl8Ni9Ti钢
参考文献
热作模具钢的性能数据
3.1 5CrMnMo钢
3.2 5CrNiMo钢
3.3 4CrMnSiMoV钢
3.4 5Cr2NiⅣIOVSi钢
3.5 4Cr5MOSiV钢
3.6 4Cr5MoSiVl钢
3.7 4Cr5W2VSi钢
3.8 8Cr3钢
3.9 3Cr2W8V钢
3.10 3Cr3M03W2V钢
3.11 5Cr4M[02W2VSi钢
3.12 5Cr4M03SiMnVAl钢
3.13 5Cr4w5M[02V钢
3.14 6Cr4M03Ni2WV钢
参考文献
塑料模具钢的性能数据
4.1 SM45钢
4.2 SM50钢
4.3 SM5钢
4.4 3Cr2Mo钢
4.5 3Cr2MnNiMo钢
4.6 5CrMnNiMoVSCa钢
4.7 8Cr2MnWMoVS钢
4.8 40Cr钢
4.9 42CrMo钢
4.10 30CrMnSiNi2A钢
4.11 20Cr钢
4.12 12CrNi3A钢
4.13 06Ni6CrMoVTiAl钢
4.14 1Ni3Mn2CuAlMo钢
4.15 25CrNi3MoAl钢
4.16 2Crll3钢
4.17 4Crl3钢
4.18 9Crll8钢
4.19 9Crll8Mo钢
4.20 Crl4M04V钢
4.21 1Crl7Ni2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工业国家及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钢号化学成分表
附录2 我国合金工具钢标准钢号与国外和国际相近标准钢号对照表
附录3 我国研制和仿制的模具钢钢号、代号及主要化学成分
附录4 硬度的换算和对照表
附录5 温度换算(华氏-摄氏)表

前言/序言


《模具钢手册》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工具书,旨在为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维修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权威的技术参考。本书致力于梳理和解析各类模具钢的性能特点、应用范围、热处理工艺以及失效分析等关键环节,以期帮助读者更精准地选择和使用模具钢材,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具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书内容涵盖了模具钢的广泛范畴,从基础的材料学理论到复杂的应用实践,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我们将从模具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入手,详细介绍不同种类模具钢(如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高速钢、粉末冶金模具钢等)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由此带来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差异。对于每种钢材,我们将深入剖析其在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热性、抗回火性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并配以详实的图表数据,让读者一目了然。 接着,本书将重点阐述模具钢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原则与方法。我们将结合不同类型的模具(如冲压模、注塑模、压铸模、锻造模等)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提供详细的选材指导。例如,对于承受高冲击载荷的冷作模具,我们会推荐具有高韧性和耐磨性的钢种;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热作模具,则会侧重介绍具备优异耐热性、抗氧化性和抗热疲劳性的钢材。同时,本书还会探讨模具钢的加工性能,包括切削加工、成形加工以及焊接性等,为模具制造提供工艺参考。 热处理是决定模具钢性能的关键环节,本书将对此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我们将深入介绍各种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氮化、渗氮碳等,并详细阐述不同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回火温度等)对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合理的热处理方案,优化模具钢的各项性能,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此外,本书还将针对常见的热处理缺陷,如淬火裂纹、淬火变形、组织不均匀等,提供诊断和预防措施。 失效分析是提高模具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本书将对模具钢的常见失效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磨损、腐蚀、疲劳、断裂、热裂纹、变形等。我们将运用显微金相分析、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先进的分析手段,对失效原因进行科学的判断,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用户避免重复发生类似故障。 此外,本书还将涵盖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技术,如氮化、镀层、涂层等。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粘着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表面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适用范围。 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力求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每章都设有明确的标题和子标题,关键术语和概念都会有详细的解释。大量的插图、表格和数据图表贯穿全书,形象地展示了模具钢的性能、组织和应用实例。书末还附有常用的模具钢牌号对照表、单位换算表以及相关标准规范链接,方便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查阅和学习。 《模具钢手册》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实用工具,它将成为模具行业从业者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助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深刻理解模具钢的奥秘,掌握科学的选材、制造和维护方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模具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模具设计初学者,对各种模具钢材的概念还不太清晰。《模具钢手册》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盏指路明灯。我一直以来都对模具设计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是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模具钢材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从最基础的钢材分类、成分分析,到更深入的性能解读、热处理工艺,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模具钢材的应用指南。比如,当我想设计一个注塑模具时,我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参考,了解不同注塑产品对模具钢材有哪些具体要求,以及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钢材,才能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和产品质量。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示和表格,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我尤其关注了关于模具钢的硬度、韧性、耐磨性、热稳定性等性能的介绍,这些都是在模具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它让我明白,选择合适的模具钢,不仅能够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更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我还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模具钢材的加工性和焊接性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日后的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对模具钢材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光是翻看目录就已经被各种钢材的名称和参数给震撼到了。我一直对金属材料,特别是那些支撑起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数产品的“幕后英雄”——模具钢,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接触到的很多模具师傅,他们总是对各种钢材的特性了如指掌,我一直很羡慕这种专业知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神秘世界的大门。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不同模具钢种的详细介绍,不仅仅是枯燥的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它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钢材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劣势,比如在高温、高压、高磨损的环境下,哪种钢材的表现更出色,又是为什么。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比如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具钢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这些案例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让我觉得非常贴近实际生产。我尤其关注了书里关于热处理工艺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真的非常翔实,详细到不同钢材需要什么样的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冷却介质,以及这些参数对最终性能的影响。我曾经尝试过一些简单的金属热处理,深知其中的门道,而这本书提供的这些信息,简直就是一本宝贵的参考指南,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钢材,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性能会有天壤之别。而且,它还介绍了各种辅助的表面处理技术,比如氮化、渗碳等等,这些技术如何进一步提升模具钢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甚至还在书中找到了关于模具失效分析的内容,这让我意识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是多么重要,能够避免多少不必要的损失。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感觉像是在系统地学习一门新的学科。

评分

《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拿到手之后,简直爱不释手。作为一名材料科学的研究生,我对各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一直非常感兴趣,而模具钢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工程材料,更是吸引着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对各种模具钢的成分和性能罗列,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相变动力学和晶粒长大机制的论述,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模具钢的热处理过程至关重要。书中详细地解释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是如何改变模具钢的微观组织结构,从而影响其宏观性能的。它还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显微照片,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钢种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形貌,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模具钢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以及高温蠕变行为的分析,这些都是评估模具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指标。它详细地阐述了这些性能是如何受到钢材成分、微观结构以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新型模具钢的研发动态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我进行前沿课题的研究非常有启发性。我还会经常查阅书中关于不同模具钢的详细性能参数表,这些数据对于我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深入的模具钢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扎实地进行理论研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模具制造车间的技术工人,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和各种钢材打交道。《模具钢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我们车间里常用的钢材种类很多,以前都是靠师傅的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来判断。这本书把市面上常用的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模具钢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每个钢种都有详细的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要求,甚至还包括了机械加工的指导性参数。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模具钢性能解读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给出了一堆数据,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你这些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意味着什么。比如,为什么某种钢材的硬度很高,但却不适合用于制造高精度零件,因为它的尺寸稳定性较差。再比如,为什么有些钢材的耐磨性特别好,那是因为它内部含有大量的硬质碳化物。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各种模具钢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比如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它们对模具钢有哪些特殊的要求,这本书都给出了明确的解答。我最关注的还是热处理章节,我们车间的热处理师傅经常需要查阅相关的参数,这本书就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工艺参数,并且详细解释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例如,对于同一种钢材,不同的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最终得到的硬度、韧性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本书就像一本“万能字典”,解决了我们生产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让我对模具钢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操作和选择合适的材料。

评分

《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最近一直在翻阅,每次打开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我之前是做模具设计助理的,接触过一些材料选型的工作,但说实话,很多时候都是照着前辈的经验来,对其中的原理和深层原因并不清楚。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补上了最关键的一课。它不仅罗列了市面上常见的各种模具钢型号,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地分析了每种钢材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模具钢的“适用性”分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钢材硬”,而是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它硬,以及这种硬度对于什么样的模具加工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高速钢在切削加工中能保持很高的硬度,为什么钴基合金在高温环境下不易软化。书中对于热处理工艺的讲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一直觉得热处理就是个“炼钢”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明白,这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科学过程。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热处理方法,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它们对模具钢性能的特定影响。例如,它会详细说明为什么对某种钢材进行低温回火,可以获得更高的韧性,而高温回火则会提高其硬度。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专业术语,比如“过热”、“回火脆性”等等,并且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和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模具钢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分析,这对于设计承受高强度循环载荷的模具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选择模具钢不仅仅是选一个“牌子”,更是选一个能与我的设计理念完美契合的“伙伴”。

评分

说实话,拿到《模具钢手册》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只是个对机械制造有点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觉得也许能了解个大概。没想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像那种只讲皮毛的书,而是真正深入到模具钢的“骨子里”去了。我一开始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钢材的成分,比如碳含量、铬含量、钼含量等等,这些数字背后代表了什么?书里就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它告诉你,为什么有些钢材含碳量高,硬度就高,但韧性可能就差一些;为什么加入铬,就能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更让我惊叹的是,它还详细描述了不同钢材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影响宏观性能的。我之前对金相显微镜下的世界一无所知,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对那些奥氏体、马氏体、珠光体之类的术语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理解了它们在模具钢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书中对于不同模具钢种的分类和特点的介绍,让我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哪些钢材更适合用于注塑模具,哪些更适合用于冲压模,甚至细化到不同类型的注塑产品,需要使用哪些特定性能的钢材。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模具钢选用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比如成本、加工性、使用寿命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热处理工艺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列出一些参数,而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些参数,以及不同参数组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比如,对于某种钢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调质处理,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感应淬火,这些细节的处理,都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专业和用心。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点点地揭开模具钢的神秘面纱。

评分

《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最近刚入手,就被它严谨的学术性和丰富的实用性深深吸引了。我是一名高校的材料学讲师,在给学生讲解模具材料时,常常感到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教学辅助资源。它不仅仅是对模具钢的分类和性能进行介绍,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性能背后的材料科学原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合金元素对钢材性能影响的详细阐述,比如碳、铬、钼、钒等元素是如何影响钢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和热强性的,以及它们在钢材中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机制。书中对各类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讲解,包括各种热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工艺参数的选择原则、以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钢材的微观组织和宏观性能的关系。这对于我向学生讲解热处理理论非常有帮助。我还会利用书中提供的丰富数据和图表,来设计一些课堂案例和实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模具钢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书中还讨论了一些前沿的模具钢技术,比如纳米晶模具钢、形状记忆合金在模具中的应用等,这为我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为学生传授模具钢的知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材料科学人才。

评分

《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几乎是放在床头,每天睡前都会翻上几页。作为一个对精密机械制造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支撑起精密零件制造的“骨骼”——模具钢,充满了好奇。《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满足了我对这个领域的所有想象,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各种钢材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而是深入地剖析了这些数值背后的“故事”。我喜欢它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讲解了不同钢材的“脾气”和“性格”。比如,为什么有些钢材容易开裂,而有些钢材却非常坚韧。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历史性的介绍,讲述了一些经典模具钢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工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我尤其沉迷于书中关于热处理工艺的描述,它就像是在讲述一场关于金属“炼金术”的奇妙过程。我通过这本书,理解了为什么同样的钢材,经过不同的“淬火”和“回火”,就能获得截然不同的性能。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关于模具钢的“保养秘诀”,比如如何防止生锈,如何提高抗腐蚀性等等,这些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知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那些看起来冰冷坚硬的金属,也拥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它让我对制造业有了更深的敬意,也激发了我对材料科学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模具维修师傅,我深知模具钢材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模具钢手册》这本书,我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出来看一看。它就像一本“故障排除指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模具的“病症”和“药方”。书中对于各种模具钢的性能解读,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出模具磨损、开裂、变形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我看到一把模具的某些部位出现了严重的磨损,我就会翻阅书中的相关章节,看看这种钢材的耐磨性到底如何,它的硬度、韧性是否适合当前的使用环境。书中关于热处理工艺的详细介绍,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经常需要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对一些模具进行局部的热处理,比如进行再回火或者表面硬化处理,这本书提供的详尽工艺参数,能够让我更准确地把握操作的火候,避免二次损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具钢的失效分析部分,它列举了很多常见的失效模式,比如疲劳断裂、塑性变形、腐蚀磨损等等,并且分析了这些失效模式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这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在维修过程中,能够提前预判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辅助的维修技术,比如堆焊、修补焊等等,这些技术如何与模具钢材的特性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用”钢材,更是教我“懂”钢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模具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评分

我是一名模具公司的采购经理,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具钢材。《模具钢手册》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以前,我们在选择模具钢时,往往是依赖于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或者凭借着一些经验来判断。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权威的参考标准。它详细地列举了市场上各种主流的模具钢牌号,并且对每种钢材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内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模具钢“性价比”的评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某种钢材的性能有多好,而是会综合考虑其成本、加工性、使用寿命、以及在特定应用中的表现,来帮助我们做出更经济、更合理的选择。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模具失效分析的案例,这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选择不当的材料可能会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和损失。我还会经常翻阅书中的一些对比表格,将不同钢材的关键性能进行直观的比较,这对于我们在报价和谈判过程中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关于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内容,也为我们规范采购流程提供了依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帮助我们提升采购决策水平的“智囊”。它让我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钢材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做出选择,为公司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评分

这个是马马虎虎的呢。。

评分

最贵的一本书,没有封塑保护也就算了,还略有磨损

评分

最贵的一本书,没有封塑保护也就算了,还略有磨损

评分

很好

评分

这个是马马虎虎的呢。。

评分

这个是马马虎虎的呢。。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