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注杜詩(全2冊)

錢注杜詩(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 杜甫 著,[清] 錢謙益 注
圖書標籤:
  • 杜詩
  • 詩歌
  • 唐詩
  • 注譯
  • 錢注
  • 古典文學
  • 中華文化
  • 詩詞鑒賞
  • 文學經典
  • 版本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53006
版次:1
商品編碼:10191539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9-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51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杜甫之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對杜詩的種種注釋箋校便蔚然成風,有“韆傢注杜”之說。錢謙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學者,其學問之廣博精深素來為世所公認。他著重以史證詩,通過對曆史事實的考核進一步闡明杜詩的思想內容,對相關交遊、地理、職官、典章製度等的箋注亦頗有價值,可說資料翔實、論證精當,是最有影響的杜詩注本之一。

內頁插圖

目錄

捲之一 古詩五十五首
捲之二 古詩四十二首
捲之三 古詩七十八首
捲之四 古詩三十七首
捲之五 古詩五十六首
捲之六 古詩五十三首
捲之七 古詩四十九首
捲之八 古詩四十五首
捲之九 近體詩八十二首
捲之十 近體詩一百二十四首
捲之十一 近體詩一百四首
捲之十二 近體詩一百二十八首
捲之十三 近體詩九十六首
捲之十四 近體詩一百十九首
捲之十五 近體詩一百四十三首
捲之十六 近體詩九十七首
捲之十七 近體詩五十五首
捲之十八 近體詩六十一首
捲之十九 錶賦記說贊述十五首
捲之二十 策問文狀錶碑誌十七首
附錄

前言/序言

  丙午鼕。予渡江訪虞山劍門諾勝。得識遵王。遵王。錢牧齋先生老孫子也。入其門庭。見幾閣壁架間。縹緗粲然。茶碗酒盞。無非墨香。知其為人。讀書而外。顧無足好者。一日指杜詩數帙。泣謂予曰。此我牧翁箋注杜詩也。年四五十即隨筆記錄。極年八十書始成。得疾著牀。我朝夕守之。中少間。輒轉喉作聲日。杜詩某章某句尚有疑義。口占析之以屬我。我執筆登焉。成書而後。又韆百條。臨屬續。目張。老淚猶濕我撫而拭之曰.而之誌有未終焉者乎。而在而手。而亡我手。我力之不足。而或有人焉。足謀之而何恨。而然後瞑目受含。牧翁閱世者。於今三年。門生故舊。無有過而閥其書者。予讀其書。部居州次。都非人間所讀本。而筆陣縱橫。甲乙牽連。目眯誌荒。不可辨別。遵王袞袞誦之。若數一二蓋牧齋先生投老。晨夕蘗幾。輿聞後堂筅絃。老門生則馮子定遠、陸子敕先。而其傢族子孫。雖冠帶得得。其與之共讀書者。則惟避王一人。以是牧齋先生所讀書。遵王實能讀之。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影響瞭整整一代政治和學術領袖。——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

評分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喜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閤稱“唐宋八大傢”。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閤稱“韆古文章四大傢”。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周必大等編定的《歐陽文忠公文集》153捲,約百萬言。另外,史學著作有奉詔與宋祁等閤作編著的《新唐書》,並有他自己獨傢編纂的《新五代史》74捲。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校勘。景佑三年,範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迴京,復任館閣校勘,後知諫院。慶曆三年(1043),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齣瞭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曆五年,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後,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瞭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很有影響。嘉佑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錶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準。神宗熙寜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錶異議,且未執行。熙寜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寜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歐陽修號醉翁,在他的《醉翁亭記》中曾經自敘以“醉翁”為號的原因。《醉翁亭記》是歐陽修被貶至滁州(今安徽滁州)時所作。《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可見歐陽修是經常喝酒之人。在美麗的山水之間,有一座醉翁亭。當時歐陽修是滁州太守,常與朋友到亭中遊玩,“飲酒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事業上的不如意,歐陽修隻有用飲酒來排解心中的鬱悶,所以自號“醉翁”。 歐陽修彆號“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傢藏書一萬捲,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韆捲,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六一居士傳》(歐陽修),以上共有六個“一”。所以他自號“六一居士”。

評分

附錄

評分

《錢注杜詩(全2冊)》內容為:杜甫之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對杜詩的種種注釋箋校便蔚然成風,有“韆傢注杜”之說。錢謙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學者,其學問之廣博精深素來為世所公認。他著重以史證詩,通過對曆史事實的考核進一步闡明杜詩的思想內容,對相關交遊、地理、職官、典章製度等的箋注亦頗有價值,可說資料翔實、論證精當,是最有影響的杜詩注本之一。

評分

  刪去瞭前三條小字的作者自注,僅留下最後一條做靶子。內容且不論,這環環相扣的風格頗有些做證明題的架勢,符閤我等民科的胃口,忍不住要添一個Q.E.D.

評分

可是,不知為啥,這次的印刷質量很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