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中译稿通过大量中外历史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不但介绍了西方史学研究中常用的历史比较法,而且还具体地通过对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交通与阻断的分析,说明了古代罗马帝国与中国之间的时隐时现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关于中国与东罗马关系的研究,虽然早在19世纪时已由夏德的《中国与罗马东部》开其端,张星娘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接其后,但它们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实的考订方面,尚未能将东西方的历史作一有机的对比联系,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海报:
第一章 恺撒奥古斯都提比略(自公元前74年至公元37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部和欧洲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事件之间的相关性;黑海作为联系东西方的环节;蛮族部落的活动)
第二章 盖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
罗马和帕西亚(自公元38年至公元70年间发生于罗马帝国东都和欧洲的事件)
帕西亚和中国(自公元前60年至公元63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
第三章 韦斯巴芗多密喜安图拉真
欧洲的战争
公元70~107年
妇
中国、帕西亚和罗马帝国东部(自公元72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喀什噶尔和帕西亚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
中国、蒙古和欧洲(自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7年间发生于天山地区和中欧发生的事件)
观察与评论(由维斯图拉河到黄河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结论
对蛮族入侵问题的一些解释
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观察与评论
附录
书刊名称缩略表
自古以来,书便是人类灵魂的伴侣,在中国,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警示;在西方,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格言。处于不同的社会时期,身在不同的术业当中,名家学者们各抱着不同的阅读心态,有些是书迷,有些是书痴,有些是书的攫取者,有些是书的捍卫者;同时他们形成了迥异的阅读习惯,甚至由此产生了许多佳话。当我们走进这个名家阅读的大观园,一定会被他们读书的故事深深吸引,更会为他们的读书心得和做人智慧颔首赞叹。上周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来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时,给深圳市民提到一个阅读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更有效率的办法,就是读得更多。其实在历史上,这种“读得更多”而成为大学问家的例子比比皆是。鲁迅就对青年提出读书应博览的建议。他认为,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在博的基础上,要渐择而入于己所爱的一门或几门。”
评分大象学术书系。嗯值得一看。
评分买了《后帖木儿时代》,貌似这个出版社出的书都还满好看的,顺带收本罗马与中国来看看。
评分比较的历史研究方法,篇幅虽短,问题却多。《罗马与中国:历史事件的关系研究》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梯加特的部代表作,出版于1939年。这部书突破传统的史学研究观念,提出并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即:针对历史上某一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将与之有较密切关系(在时空上)的历史事件详加罗列,在精细的对比中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评分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全新一级棒
评分如:在前一个地区(天山或罗马东部)发生战争,后一个地区(潘诺尼亚境内的多瑙河或多瑙河下游及莱茵河)也发生战争;前一个地区没有战事,后一个地区也平静安宁。这足以说明亚洲的战争与欧洲的局势是密切相关的。亚洲的战争和欧洲的蛮族入侵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事件,这一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说明了历史事件之间有着一种规律,而这一规律迄今未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它扩展了历史研究工作的视界。
评分结果证明,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即便得出蛮族入侵是由中国西域和罗马东境的战争诱发而起这一肯定的结论,也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可以就此结束。相反,这恰恰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去解释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但是,正如以前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的论述缺乏精确性,也没有明确的中心。此外,既然原始记载中的事件是战争,那么也就必须从这些战争所造成的影响的某些特征之中去寻找对当时环境条件的解释。
评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是“博读”的忠实拥护者。他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习惯是一个人如影随形的伴侣,不同的习惯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阅读习惯,我们会惊叹阅读的方式是如此多样:一目十行型、水滴石穿型、还有“饿狼”型、“牛嚼”型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方式,他们都去粗存精,将知识的营养吸收最大化。
评分大象文库的好书之一,匕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