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中譯稿通過大量中外曆史文獻資料的比較分析與研究,不但介紹瞭西方史學研究中常用的曆史比較法,而且還具體地通過對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的交通與阻斷的分析,說明瞭古代羅馬帝國與中國之間的時隱時現的不可分割的聯係。關於中國與東羅馬關係的研究,雖然早在19世紀時已由夏德的《中國與羅馬東部》開其端,張星娘在《中西交通史料匯編》中接其後,但它們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實的考訂方麵,尚未能將東西方的曆史作一有機的對比聯係,從而找齣它們的相互關係,特彆是漢代對西域的經營對羅馬帝國的影響。
海報:
內容簡介
《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是美國著名曆史學傢弗雷德裏剋.J.梯加特的部代錶作,齣版於1939年。這部書突破傳統的史學研究觀念,提齣並使用瞭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即:針對曆史上某一有重大意義的課題,將與之有較密切關係(在時空上)的曆史事件詳加羅列,在精細的對比中進行研究,從而得齣科學的結論。
該書列舉的大量史實錶明,在羅書帝國的盛衰期,其本土及北境、東境經常遭受蠻族的進攻、騷擾,而這類“侵擾”,以及羅馬帝國主動發起和被動接受的諸多戰爭,又往往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到中國對西域地方的經營及政局變化的影響,從而在理論上將古代東西方的交往(盡管在當時應屬於較疏鬆、較間接的交往)由簡單的經濟關係上升到復雜的政治關係,使當時的世界形勢展現齣一種全新的畫麵……
目錄
第一章 愷撒奧古斯都提比略(自公元前74年至公元37年間發生於羅馬帝國東部和歐洲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事件之間的相關性;黑海作為聯係東西方的環節;蠻族部落的活動)
第二章 蓋烏斯剋勞狄烏斯尼祿
羅馬和帕西亞(自公元38年至公元70年間發生於羅馬帝國東都和歐洲的事件)
帕西亞和中國(自公元前60年至公元63年間發生於喀什噶爾和帕西亞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
第三章 韋斯巴薌多密喜安圖拉真
歐洲的戰爭
公元70~107年
婦
中國、帕西亞和羅馬帝國東部(自公元72年至公元107年間發生於喀什噶爾和帕西亞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
中國、濛古和歐洲(自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7年間發生於天山地區和中歐發生的事件)
觀察與評論(由維斯圖拉河到黃河之間各民族之間的聯係)
結論
對蠻族入侵問題的一些解釋
曆史事件之間的關係
觀察與評論
附錄
書刊名稱縮略錶
精彩書摘
北方蠻族對貿易和商路亦頗有興緻。在日耳曼日常經濟中,馬匹、羊群、奴隸、皮毛和琥珀等都是使用和交換的重要物品。愷撒說過,萊茵河以北部落的食物主要依賴牛群,而衣物則依靠野獸,尤其是馴鹿的皮毛。塔西圖說,日耳曼人男男女女都穿野獸的皮毛。然而鄰近的部落卻從商人那裏得到其他的衣物。於是女人們便去換一些紫色條紋的棉麻服裝。 喬丹斯記載斯堪的納維亞的蘇約納人(the Suiones) 以他們“美麗的毛皮而著名,雖然他們生活貧睏不堪,但衣著卻十分華貴”。奧維德說,吉提人“皮毛裹身”以禦鼕寒。森尼卡( Seneca,尼祿的首相)說,南俄羅斯的西徐亞人以狐皮和貂皮為衣,這種皮料質地柔軟,足以抵擋寒風。塔西圖進一步記載瞭日耳曼人用“遠海動物”的毛皮來裝點鑲飾自己的衣物。而這些産自遙遠北方的毛皮必然來自芬蘭人或拉普斯人(the Lapps)。
實際上從萊茵河到頓河,使用毛皮是蠻族生活的一大特點。 給日耳曼人帶來遙遠北方物産的貿易則錶明當時有著一係列遠距離的商路和市場,盡管“這些內地的部落依然保存著簡單的老式的商品交換”。愷撒具體記載瞭這樣一條商路:它由赫爾維提人的邊界開始,沿多瑙河上遊而下,到達西人和阿納提人領土,然後“嚮左”轉入維斯瓦河盆地;在六十日旅行的後期,這位旅行傢來到一個産有珍奇動物的國傢。愷撒描述瞭麋鹿和野牛。在赫爾維提人和波希米亞之間的這一段路綫是由波伊人控製的,直到布勒比斯塔把他們趕走為止。
延亙的北方商路已盡歸部落群所控製,這是值得注意的。 組成巴斯塔尼民族的各部落,分布在從多瑙河口直到維斯瓦河上遊的各條源流一帶。在巴爾喀阡山另一麵,巴斯塔尼人與另一個部落民族阿納提人有聯係。在維斯瓦河,他們又與盧吉人有接觸。盧吉這個名字可能指的是立下誓言的同伴或閤夥人。盧吉人領土直抵奧德河。他們的西麵是蘇比人。蘇比人也不僅是一個部落。他們占據瞭奧德河和易北河之間地區,並控製瞭易北河東岸以北直到西姆布裏剋半島( the Cimbric P.),這個北方的部落組織並非一個簡單的嫡親群體。當托勒密後來將朗哥巴底人、安格裏人(the Angli)和賽姆農人視為蘇比人,而將布裏人(the Buri)、 狄杜尼人(the Diduni)和奧曼尼人(the Omani) 視為盧吉人時,他也並非試圖按血緣關係來劃分這些民族,而是指齣他們在重要的貿易路綫上的地位。 因而不難想象,在北方蠻族中間,商品由一個部落到另一個部落不斷地傳開去,直至抵達所需要的人手中為止。正如位處極北的希佩博裏安人(the Hyperboreans) 的“第一次收獲”乃由一個西徐亞民族傳到另一個民族,直至經辛洛普抵達德洛斯的阿波羅(Apollo) 神廟,或如同斯堪的納維亞産的色澤好似藍寶石般的毛皮經由數不清的部落被送到羅馬前綫的驛站一樣。
當羅馬東方發生戰爭時,由黑海到易北河和萊茵河的北方各路綫上都有騷亂發生,而且均有非同尋常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興趣和活動都在北方和維斯瓦河上的巴斯塔尼人襲擊瞭瓦拉奇亞( Wallachia) 的吉提人,或渡過多瑙河進入多布羅加。此外,他們脫離瞭自己直接關心的那條路綫,轉而攻擊跟自己素無貿易聯係的民族。 同樣在愷撒時代,蘇維比人進攻瞭烏西皮特人、騰剋裏特人及烏比人,將戰火擴展到萊茵河。
所有的入侵和騷擾都是突然發生的,齣乎意料的。一方麵,正如愷撒所說,對這種突然襲擊的恐懼達到瞭頂點,以至於日耳曼部落寜可在邊境上保留大片不毛之地 對多瑙河以南的部落來說,這條河本身就是道防禦入侵的屏障,但鼕天則不行,因河流一結冰,就等於為薩馬爾特人搭上瞭一座橋。另一方麵,據塔西圖說,蘇約內人不習慣於打仗,因為海洋使敵人無法對他們搞襲擊。發生戰爭以後,遭受突襲的民族便逃離故地。 斯特拉波說(第四章,第 196節),在愷撒徵服之前,高盧人隻要一受到任何比他們強大的民族的攻擊,他們就會攜傢拖眷地遷徙異地。在斯特拉波的時代,被蘇維比人趕走的日耳曼人應跑到萊茵河西岸避難(第四章,第 194 節);同樣,當羅馬侵入這個國度時,日耳曼部落要麼先投降,以後再反叛, 要麼就離棄自己的居住地。斯特拉波講到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地區時說,“世界這一地區的民族的共同特點,就是動輒遷徙他地……因為他們住的隻不過是些臨時搭成的小棚子,多依靠野草充飢度日。 他們也和遊牧部落一樣,將傢用物品裝在大車上,趕著牲口到他們認為最適閤的地方去”。在多瑙河下遊地區,吉提人受到攻擊時也是遷往異地。他們渡河來到特利巴利人的地方,而特利巴利人不得已隻好允許他們留居。斯特拉波還說到遠離多瑙河的西徐亞人、巴斯塔尼人和薩爾馬特人常常對吉提人占壓倒性優勢,甚至打過河去襲擊那些曾被他們趕走的部落。但當入侵者撤退之後,吉提人顯然又迴到原先的住處,因為斯特拉波曾說他們經由兩條路綫不斷地在渡河遷移。
……
前言/序言
對丘進同誌翻譯
《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之管見
《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中譯稿通過大量中外曆史文獻資料的比較分析與研究,不但介紹瞭西方史學研究中常用的曆史比較法,而且還具體地通過對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的交通與阻斷的分析,說明瞭古代羅馬帝國與中國之間的時隱時現的不可分割的聯係。關於中國與東羅馬關係的研究,雖然早在 19 世紀時已由夏德的《中國與羅馬東部》開其端,張星烺在《中西交通史料匯編》中接其後,但它們僅停留在地名、人物和史實的考訂方麵,尚未能將東西方的曆史作一有機的對比聯係,從而找齣它們的相互關係,特彆是漢代對西域的經營對羅馬帝國的影響。因此,此稿的翻譯齣版,不但是中國學術界瞭解西方的曆史比較法的具體應用,而且也是繼夏、張二氏後關於羅馬與中國關係研究成果的一個新裏程。
關於西方的比較研究法,我國過去在文學方麵的研究談得比較多,而曆史學方麵則介紹得極少;不久前齣版的美籍學者汪榮祖《史傳通說》一書,是其中的一種,而在中外關係( 交通)史研究方麵,則尚無先例。 本書之齣版,無疑將為中國讀者提供研究中外關係( 交通)史的一個新方法,開拓中外關係史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中華書局編審 謝方
1993 年 9 月 30 日
羅馬與中國:曆史事件的關係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羅馬與中國的標題。。其實不好。
評分
☆☆☆☆☆
大象學術書係。嗯值得一看。
評分
☆☆☆☆☆
結果證明,本書的研究方法是完全正確的。然而,即便得齣蠻族入侵是由中國西域和羅馬東境的戰爭誘發而起這一肯定的結論,也並不意味著研究工作可以就此結束。相反,這恰恰提齣瞭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如何去解釋這些事件之間的聯係。但是,正如以前所提齣的,這個問題的論述缺乏精確性,也沒有明確的中心。此外,既然原始記載中的事件是戰爭,那麼也就必須從這些戰爭所造成的影響的某些特徵之中去尋找對當時環境條件的解釋。
評分
☆☆☆☆☆
中國人與塔裏木地區諸國、並通過他們及其他中介國傢與敘利亞形成的貿易關係是舉世矚目的。同樣,正如本書所討論的那樣,當塔裏木的商路上發生戰爭時,在帕西亞,在亞美尼亞或敘利亞邊境地區也發生瞭動亂。顯然,塔裏木地區的戰爭阻斷瞭絲路的交通,進而引起絲路沿綫直至幼發拉底河流域各地的敵對行動。
評分
☆☆☆☆☆
羅馬 與 西漢 更準確。。
評分
☆☆☆☆☆
主要講述的是羅馬的關係,還行吧 這書
評分
☆☆☆☆☆
這本是西方史學名著..某位老師推薦的,忘瞭是誰瞭..
評分
☆☆☆☆☆
正版~~~~~~~~~~~~~~~~~~~~~~~
評分
☆☆☆☆☆
大象文庫的好書之一,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