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

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红 著
图书标签:
  • 古筝
  • 教材
  • 入门
  • 集体课
  • 演奏
  • 乐器
  • 音乐
  • 教学
  • 实用
  • 初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30182
版次:1
商品编码:1020475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2
字数:2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基础教材,各种技术技巧剖析直观、到位,一目了然,并辅以相应的练习曲和乐曲,让初学者在每掌握一项基本技巧的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乐曲。《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字部分。“古筝基本常识”使初学者能对古筝做一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古筝的演奏技巧与练习。针对每项技术进行剖析,并辅以图片及练习曲、乐曲。第三部分:乐曲部分。针对以上所学,在演奏中灵活运用多种技巧,准确表达乐曲内涵。因此,在掌握各种技巧并能熟练运用后,即可进行乐曲演奏的综合练习。
  
  商品《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内容简介

  《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为天津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杨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的古筝基础教材。全书共分三大部分:一、古筝的基本常识;二、演奏技巧与练习;三、乐曲部分。教学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各种技术技巧剖析直观、到位,教学效果好。为提高学习兴趣,练习曲多采用儿歌、民歌及其它器乐名曲的改编曲。
  《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适合古筝初学者及业余爱好者自学使用,也是古筝集体课教学的理想教材。

作者简介

杨红,青年古筝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实用古筝演奏入门》《中国传统古筝曲集萃》《古筝流行金曲》等多部书籍,录制《中国筝曲》《洛神》等数张光盘。

目录

第一部分 古筝基本常识
一、古筝的历史渊源
二、古筝流派、音乐特点及代表人物
三、古筝的构造及其种类
(一)古筝的构造
(二)古筝的种类
四、古筝的定弦及转调
五、古筝的摆放与演奏姿势
六、古筝的系弦方法与护理
(一)系弦方法
(二)护理
第一课 认弦及勾、抹、托单指练习
一、认弦
二、勾与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认弦练习
三、抹与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认弦练习
四、托与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认弦练习
第二课 勾、抹、托各指组合练习
一、勾与托组合
(一)勾托与托勾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二)撮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二、抹与托组合
(一)抹托与托抹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二)小撮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三、勾、托、抹、托组合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三课 托与劈指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四课 综合练习
第五课 颤音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六课 上滑音与下滑音练习
一、上滑音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二、下滑音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七课 变音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八课 连托、连抹、连勾练习
一、连托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二、连抹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三、连勾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九课 花指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花指种类
4.练习
第十课 刮奏练习
1.指法说明
2.刮奏种类与演奏方法
3.练习
第十一课 同度按音与双抹、双托、双勾练习
一、同度按音(固定按音)
1.技法说明
2.记谱方式
3.指法运用
二、双托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三、八度双托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四、双抹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五、双勾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六、实际演奏音响
七、练习
第十二课 同弦按音练习
1.技法说明
2.书面记谱
3.实际演奏
4.音响效果
5.练习
第十七课 双手轮撮练习
1.指法说明
2.“轮撮”的音乐特点
3.演奏方法
4.练习
第十八课 双手分指拨弹练习
1.指法说明
2.基本手型
3.弹奏方法
4.技巧特点
5.音响效果
6.练习
第十九课 双手分解和弦练习
1.指法说明
2.基本手型
3.弹奏方法
4.技巧特点
5.音响效果
6.练习
第二十课 琶音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琵音的类型
4.音响效果
5.练习
第二十一课 摇指练习
1.指法说明
2.摇指种类
3.悬腕摇指的演奏方法
4.音响效果
5.练习方法
6.练习
第二十二课 摇指与琶音练习
1.练习
第二十三课 扫摇练习
1.指法说明
2.演奏方法
3.练习
第二十四课 轮指练习
1.指法说明
2.练习
第二十五课 复调练习
1.复调
2.复调技术特点
3.复调技术种类
4.练习
第三部分 乐曲部分
1.渔舟唱晚
2.倒垂帘
3.夜深沉
4.空山鸟语
5.泼水
6.凉山春(古筝合奏)
7.瑶族舞曲(古筝合奏)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古筝基本常识
  一、古筝的历史渊源
  筝是中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四世纪)筝就广泛流传,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的悠久,人们故常常称之为“古筝”。筝始于秦国(现在我国的陕西省),最早见于《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一文:“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骸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的描写,形象地刻画出秦国民间弹筝欢歌的热闹场面,所以,又有“秦筝”之称。除了以起源地为名的秦筝外,它的别称雅号也甚多,如以演奏技巧而言的掐筝、弹筝;以放置形式而言的横筝、卧筝;以形制大小而言的长离、鸿筝;以局部质料而言的簧篥、雕桐;以饰物命名的玉筝、钿筝、银筝、锦筝、云和筝、吹云筝、玳瑁筝;以音色和表现力命名的鸣筝、清筝和哀筝等。此外,还有故筝、宝筝、素筝、掬筝、绿云筝和仁智器,等等。
  筝的形制从古至今不断改进。战国时期筝的雏形为五弦,以后发展为十二弦(秦、汉)、十三弦(唐、宋),元明时期发展为十四弦、十五弦,清代才有十六弦等。建国后,筝有了很大的变革,演奏艺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将原有丝弦改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并逐渐增至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多种弦制,也出现了设有机械变音装置进行快速变调的各式“转调筝”,其中以二十一弦筝的运用最为普遍,常用于独奏、重奏、伴奏、合奏等形式。
  二、古筝流派、音乐特点及代表人物
  筝广泛流传于民间,根据流行地域的不同,融合了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其中主要有河南筝(中州筝)、山东筝(齐鲁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杭州或武林筝)、陕西筝等流派。由此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演奏风格,北方多使用十三弦,用真甲弹奏,右弹左按,双手并重;南方多使用十六弦,用义甲弹奏,并以右手清弹为主。
  河南筝曲分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风格明朗粗犷、泼辣高亢,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代表人物为魏子猷、曹东扶、王省吾、任清志等。代表曲目有《陈杏元和番》、《苏武思乡》、《高山流水》、《新开板》等。
  山东筝曲主要由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唱腔曲牌以及民间小调组成,音调刚劲有力、华丽明快。代表人物有黎邦荣、黎连俊、张为昭、赵玉斋、高自成等。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鸿雁捎书》、《四段》、《凤翔歌》等。
  ……

前言/序言


好的,这里是针对您的需求,撰写的一份不包含《古筝集体课推荐教材:实用古筝演奏入门》内容的图书简介: --- 《丝弦上的江南烟雨:中国传统古筝技法与美学探微》 【书籍概述】 本书并非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教材,而是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古筝艺术的理论基石、历史演变及其独特美学内涵的学术专著与鉴赏指南。我们旨在将古筝从演奏技巧的表层,提升至文化精神与哲学意境的层面,为具有一定演奏基础的爱好者、专业院校师生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度探索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全书结构严谨,论证翔实,将古筝的演奏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之美”、“意境营造”紧密结合,探讨演奏者如何通过指法、音色、节奏的精妙控制,展现如诗如画的东方神韵。 【内容精要】 第一部分:古筝的形制流变与文化语境 本部分追溯古筝自秦汉以来的形制变迁,重点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如唐、宋、明清乃至近现代)对筝体结构、用弦材质以及音色倾向的影响。我们详细对比了不同流派古筝(如海派、川派、潮州派等)在筝体设计理念上的差异,阐明这些物理差异如何直接塑造了各流派独特的音乐风格。 核心议题包括: 1. “匏制”到“梧桐”: 古筝材料学在不同朝代的演进及其对共鸣特性的影响。 2. 徽位之谜: 对古代十二徽、十三徽乃至现代十二平均律徽位配置的数学与声学分析,探讨其与中国传统音律观(如“三分损益法”)的关系。 3. 琴的身份: 古筝在宫廷雅乐、文人清赏与民间戏曲中的角色转换,揭示其社会文化身份的复杂性。 第二部分:高阶演奏技法的深层解析 本书超越了基础指法教学,重点剖析了那些决定演奏家风格与艺术高度的关键性技术要素,特别是那些难以在初级教材中详述的细节处理。 深入探讨以下核心技巧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运用: “揉”的哲学: 对“吟、猱、擞、滑”等多种揉弦技巧进行精确的动作解剖与力度分析。探讨何种速度和幅度的揉弦最能模拟自然界(如风声、水流)的动态变化,并以特定乐曲为例,分析“慢揉”与“快揉”在不同段落中的情感张力。 指力的传导与控制: 研究如何通过指甲与指肉接触角度的微小变化,实现音色的“刚”与“柔”、“亮”与“润”的自由切换。着重分析“托、劈、抹、担”等基本技法在快速十六分音符与慢速抒情段落中的力度差异。 颤音的精微控制: 区别传统“颤音”(以手腕带动整个手臂的微小抖动)与现代“指尖颤音”(依靠指腹的细微震动)在不同流派中的应用标准,并探讨其在表现悲怆或喜悦情绪时的音色差异。 滑音的“路径美学”: 详细解析不同起音、滑行速度和终点处理对滑音(如上行滑音、下行滑音)意境表达的影响,强调滑音的起止点如同书法中的“藏锋”与“出锋”。 第三部分:流派风格的艺术密码与比较研究 本部分是本书的精髓,致力于解构中国几大主流古筝流派的“艺术密码”,帮助学习者辨识并内化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文化基因。 流派深度分析(非教学,而是鉴赏与比较): 1. 川派(“刚劲雄浑”): 侧重于其强烈的节奏感、丰富的滑音运用和低音区的张力表现。分析代表作品中如何体现巴蜀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 2. 潮州派(“细腻婉转”): 聚焦于其特有的“小撮”、“轮指”技巧在表现潮汕地方戏曲韵味上的独特作用,以及音色上追求的“金石味”与“丝竹味”的平衡。 3. 河南派(“悲切大气”): 剖析其如何通过大开大合的力度变化和极具张力的颤音,来传达黄河流域深厚的历史沧桑感。 4. 客家派与客家筝曲: 探讨客家文化背景下,古筝如何融入客家山歌的旋律框架,形成其特有的叙事性与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 比较维度: 我们将从节奏处理的自由度、音色的偏好(明亮或浑厚)、装饰音的使用频率和复杂性等方面,对上述流派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风格差异背后的文化逻辑。 第四部分:古筝音乐中的意境营造与哲学思考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读者理解,古筝演奏的最高境界在于“言外之意”的表达。 “空”的艺术: 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留白理论,探讨古筝乐曲中“静默”、“休止”与“稀疏音符”在构建音乐空间感和哲学意境中的关键作用。 物我合一的演奏观: 探讨演奏者如何通过对乐曲的理解,达到“心手相应”的状态,使手指的动作不再是机械的执行,而是自然心流的体现。引用传统美学中对“气韵生动”的论述,解析其在听觉艺术中的转化。 现代语境下的继承与创新: 分析当代作曲家如何在不失古筝本体特征的前提下,运用西方复调、和声概念,拓展古筝的音乐表现力,并对这些创新进行审慎的美学评估。 【本书受众】 已具备扎实基础,渴望突破技术瓶颈,追求艺术深度的中高级古筝学习者。 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及研究人员。 对中国传统器乐美学、文化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本书不是工具书,而是思想的引路人,旨在揭示丝弦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哲学与审美情趣。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曾经的音乐爱好者,多年后重新拾起乐器,我对教材的要求会更加多元化。我不仅希望它能让我快速上手,掌握基础的演奏技巧,更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古筝的独特魅力,体会不同乐曲的情感表达。我浏览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古筝教材,有些过于追求速成,内容显得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学完之后,可能只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旋律,却对古筝的音色、发力技巧、以及如何表现乐曲的张力一无所知。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引导我去感受音乐本身,去体会古筝“弹拨”之间产生的丰富变化的书籍。例如,关于如何控制指尖的力度,如何运用“勾、抹、托、按”等基本指法来塑造不同的音色,以及如何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达乐曲的起伏。如果教材中能够配有高质量的示范音频或视频,那就更完美了,这样可以直观地对照学习,避免走弯路。此外,对于乐曲的选择,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从古风雅韵到现代流行,能够拓宽我的音乐视野,让我感受到古筝的无限可能。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学习方法非常讲究的人,尤其是学习一门乐器,系统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我曾尝试过一些古筝教材,发现它们在教学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材一开始就抛出很多复杂的乐理知识,比如五线谱、简谱的讲解过于冗长,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本天书。有的教材则过于依赖老师的口传心授,对于自学来说,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反馈。我理想中的古筝教材,应该能够将乐理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演奏练习中,让我在弹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乐理。比如,在学习某个音符时,能够同步讲解它在乐谱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指法。此外,教材的练习曲设计应该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旋律组合,再到完整的乐曲,每一个阶段都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练习内容。如果教材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纠正常见错误演奏手型和指法的指导,那就太棒了,可以帮助我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

初次接触古筝,感觉是一件既优雅又颇具挑战的事情。市面上古筝入门的书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挑选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实在需要费一番心思。我花了很长时间,翻阅了许多教学书籍,比较了它们的编排结构、内容深度以及教学方法。我发现有些书过于侧重理论,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就接触大量的乐理知识,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打消学习的念头。还有些书的曲目选择比较陈旧,虽然是经典,但对现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可能不足。我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手型、指法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并且能够穿插一些耳熟能详、容易上口的曲目,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好的教材还应该在乐曲的难度上有所区分,能够让我在掌握了基础之后,逐步挑战更复杂的作品。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是巨大的鼓舞,所以教材的设计逻辑和曲目选择的梯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本能够点燃我学习古筝兴趣的“火种”。

评分

在给孩子选择古筝教材时,我主要考虑的是趣味性和引导性。我希望孩子能够从一开始就爱上古筝,而不是觉得枯燥乏味。市面上的一些教材,排版过于严肃,图片单调,很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更看重那些设计活泼、配图生动,能够将古筝知识以一种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例如,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介绍古筝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讲解古筝的构造和发声原理。在曲目选择方面,我希望教材能够包含一些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歌、动画片主题曲,甚至是改编的流行歌曲,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同时,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节奏明快,难度适中,能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演奏的乐趣和成就感。如果教材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古筝保养、调音的小常识,以及一些适合家庭亲子合奏的简单乐曲,那就更加理想了,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评分

作为一名在古筝领域有一定经验的演奏者,我对于教材的选择会更侧重于技巧的深化和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我已不再满足于基础的指法练习和简单乐曲的弹奏,我希望能够通过教材来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演奏技巧,挖掘古筝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表现潜力。我翻阅了不少教材,发现有些书虽然曲目量大,但技巧讲解却比较笼统,缺乏对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关于“摇指”的技巧,有的书只是简单提一下,却未能详细讲解如何控制力度、速度和音色变化,也未能提供针对性的练习方法。我期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讲解各种高难度技巧的书籍,比如“扫弦”、“轮指”等,并提供系统性的练习方法和示范。此外,我更看重教材对乐曲情感表达的指导。如何通过细腻的指法变化、力度的控制以及节奏的微妙调整来表现乐曲的喜怒哀乐,是提升演奏水平的关键。如果教材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音乐风格(如江南丝竹、北方筝曲、戏曲改编等)的演奏特点和表现技巧的阐释,并且配有高质量的音频示范,那将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帮同事买的,见到后说很好,比书店便宜好多,而且送货非常快,很好!会继续支持京东的

评分

没什么用处,好像是摆设

评分

正版,质量好还便宜很喜欢

评分

f g 《实用古筝n演奏入门s》是t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基D础教材G,各种技术技巧剖析Q直观、T到位,一目了然,并c辅以相应

评分

还行!!!!!!!!!!!

评分

很好

评分

……我是个很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办法?我也

评分

我是初学者,感觉这本书可以满足我的需求,而且浅显易懂。

评分

真的很实用的入门教材,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