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1929-1949年竺可楨文稿287篇。從南京到杭州,從杭州到遵義湄潭的“文軍”長徵。氣象颱在北極閣建立,浙江大學在抗戰烽火中崛起。適閤科技史專業讀者閱讀。
評分頗具史料價值的一套日記
評分很好看的日記,那個時代的真實記錄。
評分讀完後一定能增多少個人修為,感謝前輩先賢。
評分頗具史料價值的一套日記
評分除去頭巾與鬍子,再戴上眼鏡,祖衝之就是竺可楨。這個發現是德國漢學傢阿梅龍告訴我的。以竺可楨的形象來仿寫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數學傢祖衝之,一點也不辱沒先人。
評分挺棒的,竺先生氣候學涉及非常廣泛,論述龐雜,有深有淺,也可見近代中國學問的逐步完善~
評分好書,不錯!好書,不錯!
評分書已齣瞭好幾年。還沒齣完。竺先生在新中國生活瞭24年時間,一方麵他真心擁護共産黨,在另一方麵他又不得不經曆各種運動,也不得不寫、不得不說那些不想寫不想說的話。我們在1957年可以讀到他的一篇反右的發言稿《誰說黨不能領導科學》,在兩次會議上都同用這一篇,隻不過第二次加瞭一段很輕描淡寫的批判文字。在日記中他自己說,此文不過三韆字,竟花瞭兩天功夫。要批判就得有話說,但又無話可說,可見當時是如何地搜索枯腸。《竺可楨全集》的編者告訴我們隻有這末一段批判語是作者手筆,獨占一頁,其他是彆人抄寫的。感謝編者的細心,讓我們知道瞭文字以外的信息。在這篇批判文章中還有一句話是說中國有世界上豐富無匹的資源,顯然與二十年前在《中國的地理環境》一文中地大物不博的觀點相悖,違心在這種文章中本不可免。而且在日記中,竺先生還說他的發言是完全照著稿子讀的,批判會議當時的情景由此語可以想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