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 郭本城著 廣西師範本社

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 郭本城著 廣西師範本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本城 著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父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個人傳記
  • 文學迴憶
  • 柏楊
  • 郭本城
  • 新民說
  • 文化隨筆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墨軒書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65726
商品編碼:10345100581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0
字數:260000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1.柏楊長子親筆撰述,一部帶著父親體溫的迴憶錄
2.附有大量傢書、信件、詩詞等一手珍貴曆史材料
3.首度完整呈現柏楊一生,在苦難中體會愛與寬容
  內容推薦     柏楊去世五年之後,其長子郭本城開始動筆,重溫父親的苦難、鬥誌和皇皇2000萬字的創作曆程。《背影》的完成,也讓作者更為深入地認識瞭父親的精神世界。
    本書詳述瞭柏楊幼年被後母淩虐、少年失學、戰亂從軍、冒名讀書、遠渡颱灣以及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牢獄、十年著史的人生經曆,作者重溫父親的苦難、抗爭和對中國曆史文化的獨特感悟。希望通過這部迴憶錄,呈現柏楊先生“愛好和平的精神”“誠信寬恕的思想”和“堅忍卓絕的毅力”。
作者因為父母離異,曾經對柏楊先生有過諸多疏離和誤解,本書也是作者走進父親內心世界的一次心靈旅程。
     
作者簡介     郭本城,文史名傢柏楊先生長子。一九五四年生於颱灣省颱北市。從事文藝創作與實業貿易活動。現任柏楊文創執行長。      目錄 1 混沌年代 誕生中原
  2 生母早逝 繼母凶暴 
  3 慈母恩重 山高海深
  4 外祖父母 嗬護備至
  5 良師啓濛 惡師鞭撻
  6 兩位父親 背影不同
  7 繼母吸毒 傾傢蕩産
  8 西安事變 聯閤抗日
  9 醜陋帝國 掠奪侵略
10 珞珈歡麯 奪命悲歌
11 婚喪喜慶 逃離故鄉
12 大隧道案 慘絕人寰
13 買假造僞 遭除學籍
14 再接再厲 復製證件 
15 國仇傢恨 日本投降
16 迴到東北 福禍並至
17 橫渡海峽 登陸颱灣
18 三天飽飯 妻離子散
19 十年雜文 刀筆如削
20 大力水手 惹齣大禍
21 誣陷逼供 拐騙栽贓
22 十大罪狀 死刑起訴
23 錐心泣血 上訴萬言
24 冤氣之歌 長恨之歌
25 惡魔島上 珍貴友誼
26 忠貞叛徒 同埋一丘
27 寫史寫詩 獄中傢書
28 隔壁軟禁 黑牢無期
29 人權外交 獲釋迴颱
30 劫後餘生 再遭圍剿
31 監獄文學 贈與恩人
32 應邀齣訪 新馬歐美
33 十年譯寫 資治通鑒
34 故土情思 重返傢園
35 人權價值 普世共通
36 生命鬥士 柏楊全集
37 平反冤獄 恢復名譽
38 與世長辭 生態海葬
39 根留兩岸 緬懷傳承
40 駐足高崗 永垂不朽
前言 先父柏楊在1949年離開大陸來到颱灣,當年他30歲。他在颱灣度過瞭60年的歲月,這60年,他寫瞭2000多萬字,齣版瞭200多本書。即使是身係囹圄、在惡劣的環境裏,他還是堅持文學創作:他利用早餐吃剩的稀飯塗在報紙上,好幾張黏在一起,形成一張堅硬的紙闆,隨後就靠坐黑牢牆角,把紙闆放在大腿上,藉著微弱的燈光,眯著眼睛,堅毅地緊握著筆杆,持續他的“監獄文學”創作。
父親的監獄文學作品《中國人史綱》第一章,有這樣一段像詩一樣的文字:

中國版圖像一片和平寜靜的海棠葉,颱灣島和海南島,像鑲在葉柄下方的兩顆巨大珍珠,南中國海諸島,則是無數散落在碧綠海水中的小的珍珠群。

這就是父親心中永遠深愛的故鄉。在他心裏、在他眼底、在他口中、在他筆下,他的故鄉是那麼的遼闊廣袤、那麼的美、那麼的高貴。他的故鄉,當然也是我們五位柏楊兒女的
媒體評論 ● 坊間雖有不少柏楊的傳記,卻至今沒有從傢人眼中描寫的柏楊,郭本城真正動筆後纔深切感受到自己對父親的心疼與不捨——《中國時報》
● 破碎傢庭長大,柏楊兒女無怨懟——《中國時報》
● 柏楊兒子為父作傳:文字尖銳,心卻柔軟——《聯閤報》
● 憶柏楊《背影》:郭本城銘記父愛,從小不敢提起父親,寫書作為“和解”與紀念——《旺報》
● 《工商時報》書摘館推薦:追憶我的父親……柏楊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 這本書並非一部虛構的傳奇故事,也不是一部宏大的曆史敘事,它聚焦於一位與時代洪流緊密相連的父親,以及兒子郭本城對其深切的追憶與觀察。本書以“背影”為題,恰如其分地捕捉瞭成長過程中,父親那沉默而堅韌的身影,以及父子之間情感的流轉與傳承。 郭本城以其細膩而真摯的筆觸,勾勒齣父親柏楊在特定曆史時期的人生軌跡。柏楊,作為那個時代的文化鬥士,其著作《醜陋的中國人》曾引發巨大的爭議與深刻的討論,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本書並非對柏楊的學術成就進行梳理或評價,而是從兒子獨特的視角齣發,展現一個更具血肉、更富人情味的父親形象。 在郭本城的迴憶中,父親柏楊並非一個高高在上的道德楷模,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普通人。書中描繪瞭父親在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那些平日裏不被注意的瑣事,在兒子的筆下卻散發齣動人的光芒。這些細節,或許是父親辛勤勞作的身影,或許是父親麵對睏境時的隱忍與堅持,又或許是父親與傢人相處的溫情瞬間。正是這些“背影”,構成瞭兒子心中父親的完整形象。 本書的敘事流暢自然,仿佛在與讀者娓娓道來一段塵封的往事。郭本城並沒有刻意拔高或貶低父親,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將父親的人生片段呈現在讀者麵前。這種樸實無華的敘述方式,反而更能觸動人心,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父愛的深沉與厚重。 作者對於父親的理解,並非停留在錶麵的贊揚,而是深入到瞭父親性格形成的根源,以及其人生選擇背後的考量。他試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悟,去理解父親為何會成為他現在的樣子,以及父親的經曆對傢庭、對社會可能産生的復雜影響。這種探究式的寫作,使得本書具有瞭更深遠的意義。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父子之間的情感紐帶,更是時代變遷下個體命運的縮影。柏楊的人生,與中國現代史的諸多重要節點交織在一起,他的經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那個時代許多知識分子命運的寫照。郭本城通過迴憶父親,也間接地展現瞭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人們的精神狀態以及集體記憶的形成。 本書的文字質樸而富有力量,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句句珠璣。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瞭自己對人生、對傢庭、對時代的反思,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迴憶錄,更是一部充滿智慧與人文關懷的作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在某個瞬間,聯想到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成長經曆,從而産生強烈的共鳴。 “背影”這個意象,也貫穿瞭全書的情感主綫。父親的背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風景,是力量的象徵,是責任的體現。當孩子長大,迴首望去,那個曾經偉岸的背影,或許已不再年輕,但那份愛與付齣,卻永遠銘刻在心。郭本城用“背影”作為書名,正是要傳達這種對父親深深的懷念與感激,以及對生命中那些默默付齣、不求迴報的身影的緻敬。 本書並非旨在為柏楊正名或為其辯護,而是以一種更加私人化、更加溫暖的方式,去展現一位父親的形象,去探索父子之間難以言說的情感。通過郭本城的視角,讀者得以窺見這位飽受爭議的文化名人,在傢庭生活中的另一麵,看到他作為父親的溫情與不易。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思考的書,它讓我們重新審視傢庭關係,重新理解父愛,也讓我們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歸屬。這本書,是兒子寫給父親的一封長信,也是作者獻給所有辛勤付齣的父輩的真摯贊歌。

用戶評價

評分

僅僅是書名《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就讓人心頭一動,腦海裏立刻湧現齣各種畫麵。柏楊先生,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傳奇色彩,他的文字,曾如同一記記警鍾,敲打在沉睡的國人心頭。而“背影”,又是多麼富有詩意和深情的詞語。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迴憶錄,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透過兒子郭本城先生的視角,去重新審視這位曾經影響瞭無數人的思想傢。我很難想象,在一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時代,作為父親的柏楊先生,他的“背影”是怎樣的。是挺直的脊梁,還是深沉的目光?是堅定的步伐,還是默默的付齣?“新民說”的理念,是柏楊先生畢生追求的,那麼,在傢庭生活中,他又是如何將這種理念傳遞給子女的?郭本城先生的筆下,我想定然不會缺少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充滿智慧與溫情的瞬間。這不僅僅是關於一位父親的記述,更是一次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的深刻解讀,一次對“新民”精神傳承的追溯。這本書,或許會顛覆我心中對柏楊先生的某些既有印象,讓我看到一個更立體、更真實的“父親”形象,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新民”二字的內涵。

評分

《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故事張力。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隻是柏楊先生在公眾視野下的形象,更多的是那種“父親”的普遍意象——那個在背後默默付齣、為子女遮風擋雨的身影。然而,柏楊先生又是如此獨特,他的“背影”背後,一定承載著更為宏大的思考和深沉的情感。郭本城先生作為作者,以“背影”為切入點,無疑是想通過父子之情這條綫,去探索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我很好奇,在這本書裏,是否會展現柏楊先生在生活中,如何平衡作為一位思想傢與一位父親的雙重身份?他的“新民說”理念,是否也滲透在他的傢庭教育之中?“背影”可以象徵很多東西:支持、引導、榜樣,甚至是難以言說的擔當。我期待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鮮活的生活細節,那些父子間真實的情感交流,那些在時代洪流中,一位父親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為子女鋪就前行的道路。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的齣品,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有瞭更高的期待。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柏楊先生的迴憶錄,更是一次關於時代、關於人性、關於傳承的深刻探討,而這一切,都將透過“父親的背影”這一溫暖而有力的意象,得以呈現。

評分

讀到《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這個書名,我的思緒瞬間被拉迴瞭中學時代。那時候,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在校園裏引起瞭巨大的轟動,雖然年少,卻被他那毫不留情、直擊要害的語言所震撼。他的文字,不是為瞭迎閤,而是為瞭喚醒,為瞭讓國人正視自身的不足,去思考如何改變,如何成為“新民”。如今,看到郭本城先生以“背影”為題,書寫自己的父親柏楊,我感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撲斯。父親的背影,往往承載著一個傢庭的責任與擔當,也往往隱藏著時代的烙印。我很好奇,作為柏楊先生的兒子,郭本城先生會如何去描繪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是他在默默耕耘、筆耕不輟時的身影,還是他在麵對爭議、遭受質疑時的堅毅?又或許,是他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默默承受著一切,隻為心中那份對民族的期盼?“新民說”不僅僅是一種思想的呼喚,更是一種行動的指南,它需要一代代人的踐行。我相信,通過郭本城先生的筆觸,我們不僅能看到一位偉大的思想傢、作傢,更能感受到一個父親的溫暖、堅韌與深情。這本書,必將是一次與曆史對話,與思想共鳴,與親情交織的閱讀體驗。

評分

剛拿到這本書,還沒開始翻閱,但光是書名和作者,就已經勾起瞭我內心深處無數的迴憶和感慨。《新民說》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時代的迴響,仿佛能聽到先輩們在那段變革時期,對思想、對民族命運的深刻探討。而“背影:我的父親柏楊”,更是直擊人心。提到柏楊,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他那剛毅的形象,以及他對中國社會、曆史的犀利批判,他的文字如同手術刀,剖析病竈,直指人心。郭本城先生作為作者,能以“我的父親”的視角去書寫,這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我相信,這本書不會僅僅是關於柏楊先生個人的迴憶錄,更會是一幅宏大的時代畫捲,通過一個父親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紐帶,摺射齣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人們的思想是如何碰撞、革新,又如何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新民說》的概念,在柏楊先生的著作中早已深入人心,而現在,以“背影”為切入點,以親情為綫索,去重溫這段曆史,去理解“新民”的意義,定然會是一種全新的、更具溫度的體驗。我迫不及待地想從字裏行間,去感受那位父親的擔當,去理解他所處的時代,以及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這本書,在我看來,承載的不僅僅是父子情深,更是對一個民族精神傳承的追溯與思考。

評分

這本書《新民說 背影:我的父親柏楊》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種溫暖與曆史的厚重感並存。柏楊先生,這個名字在中國當代思想史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他的文字,常常帶著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讓人在反思中成長。而“背影”,卻是如此具象又富有情感的意象,它飽含著親情,也隱藏著歲月的滄桑。郭本城先生以“我的父親柏楊”為題,必定要書寫一段不為人知的父子情深,更要透過這段親情,去描繪一個時代,去理解“新民說”的內涵。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一個更加立體的柏楊先生。或許,他不僅僅是那個在熒幕上、在書中侃侃而談的大傢,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父親。他的“背影”,又承載著怎樣的期望和教誨?“新民說”的理念,又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的傢庭,他的子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讓我體會到思想的光輝如何與生活中的點滴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力量。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的齣版,也讓我相信,這將會是一本兼具思想深度和文學溫度的佳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