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史:插图本(套装上下卷)

世界文学史:插图本(套装上下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约翰·德林瓦特 编,陈永国,尹晶 译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世界文学
  • 文学
  • 历史
  • 文化
  • 经典
  • 套装
  • 插图
  • 外国文学
  • 人文社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2750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45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插图本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9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位大艺术家曾经说过,在他看来,宗教思想的核心是连续感,实际上,这种感觉就是宗教。说这话的时候,我正和这位艺术家站在一起,英国大地在眼前伸展着。对面山坡上有一条老路,多少世代之前,马儿曾在那条路上往返,把每日用的面包送到山顶的小村庄里。岁月改变了这一切。现代运输方法取代了马儿,但山坡上的小路却仍然依稀可辨,提醒人们岁月蹉跎,而生活却从未间断过。我感到这位艺术家的话铿锵有力。也许,当你在伦敦街头漫步,想起了莎士比亚时代的伦敦时,你仿佛来到了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城市,离你有一千多英里远,然后,你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那个伦敦,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根本的变化,不过有一点循序渐进的改变、发展和重新规划罢了。而这种思想里却孕育着宗教思想之根。如果有人问起文学史除了直接研究文学外还有别的什么用途的话,下面就是答案。这部书有两个用途:首先,它代表性地总结了世界大文豪的成就。其次它还用历史的视角看待这些成就,表明从开始到现在,从早期经典的无名诗人到罗伯特·勃朗宁,创造性的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最深切精神始终要经过无数亘古不变的表征。《世界文学史:插图本(套装上下卷)》的目的不仅要让读者了解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和托马斯·哈代的特殊性,而且要表明这些人及其同行,他们那些色彩斑斓的声音和姿态,也依然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连续体的承继。

作者简介

约翰·德林瓦特,英国诗人,剧作家。

目录

《世界文学史(上卷)》
第一章 世界的古籍
第二章 荷马
第三章 《圣经》的故事
第四章 作为文学的英文版《圣经》
第五章 东方的圣书
第六章 希腊神话和希腊诗人
第七章 希腊与罗马
第八章 中世纪
第九章 文艺复兴
第十章 威廉·莎士比亚
第十一章 从莎士比亚到弥尔顿
第十二章 约翰·弥尔顿
第十三章 马韦尔与沃尔顿
第十四章 约翰·班扬
第十五章 佩皮斯、德莱顿和王政复辟时期的剧作家
第十六章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文学
第十七章 蒲柏、艾迪生、斯梯尔、斯威夫特
第十八章 小说的兴起
第十九章 18世纪的诗人
第二十章 约翰逊博士和他的圈子
第二十一章 爱德华·吉本和l8世纪其他散文作家
第二十二章 罗伯特·彭斯
《世界文学史(下卷)》

精彩书摘

第七章 希腊与罗马
第一节 希腊精神
在讨论希腊大诗人的成就之前,有必要说一说希腊精神,那种特殊的民族天才使得一个小民族在公元前5世纪就生产出了无比辉煌和高贵的文学、卓越绝伦的建筑和雕塑,还为数学、物理学和哲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人们常说:“除了基督教外,希腊人几乎是现代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开端。”
希腊人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对过去一无所知。他们只能猜测。他们不懂地理,也几乎不了解其他民族。另一方面,他们也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一种美丽的语言,在表现力和准确性上特别适合那些美丽思想的永恒表达。希腊人本身是高度文明的,但距离野蛮时代也仅仅一步之遥。他们是我们的黎明,但是,就我们所知,这个黎明是在没有任何准备和预告的情况下到来的。希腊人是生活在清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中的一个年轻民族。希腊人与希伯来人之间的对比是鲜明的。对希伯来人来说,世界上的苦难是由于不服从一个全能上帝的律法造成的。希腊人全然没有出于善意、指导众生之路的单一神的概念。他们有许多神,这些神还经常发动战争,只是偶尔才关怀人类事务。他们都像人类一样富有激情,主要忙于自己的冒险事业。
但在这些神的背后是命运之神,他决定人和神的命运,而与命运抗争是毫无益处的。这就是希腊悲剧的主要特点。它给希腊悲剧带来了极大的尊严。自尊要求人们应该毫无抗拒地接受命运之神的法规,只接受事物的现存状况,不渴望不可企及的东西。自尊也迫使人们远离邪恶,坚守善行,而不乞求他们的欲望之神。
希腊人决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现实主义者。人们常说,对荷马来说,海浪“不过是盐水”。对希腊人来说死亡就是死亡。以后发生的事他不知道,也不愿烦心去猜测。对希腊人来说,人在世界上孤立无助,而由于人常常战胜困难,以无比的尊严接受命运的最艰难的考验,所以对人的崇拜是希腊生活和希腊宗教的最重要特点。这种崇拜导致了对改善人生的一切事物的热爱。这些事物中首要的是美。印度和埃及的偶像是可怕而令人生厌的,象征着恐怖和力量。但希腊人只崇拜美的神。他们的塑像中隐藏着崇拜者的梦想和理想。除了美,希腊人还热爱正义、自由和真理——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幸福所必需的。
正义、自由和真理之爱
也许由于缺乏传统和既定习俗,希腊人才从不伤感。而由于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才热爱素朴和无华。希腊诗歌中绝没有《失乐园》中那种精雕细琢的修饰。它是朴素的。在文学中与在雕塑中一样,希腊人达到了素朴直白的美——纯真之美。
有三个事实是需要特别牢记在心的。希腊人是一个生活在许多小城邦里的小民族,每个城邦人口不过几千,而他们又都生活在海上。雅典是这些城邦中最繁华、最有意思的一个,而迄今为止,流传到我们手上的大部分希腊文学都出自这样一个小小的城邦,其面积和人口都大大小于伦敦的一个郊区。第二个事实是,希腊文学中有百分之八十失传了。现存的文学都藏于亚历山大。
……

前言/序言







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窥探人类文明的精神脉络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书籍、渴望理解人类文明深度与广度读者的史诗级著作。它并非孤立地罗列书目,而是以一种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视角,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学漫游。这套《世界文学史:插图本》(套装上下卷)所呈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勾勒出人类思想、情感与想象力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并最终汇聚成一股股滋养人类心灵的强大洪流。 上卷:从神话的黎明到思想的启蒙 上卷的旅程始于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回响——神话与史诗。我们将一同潜入古埃及的金字塔之下,聆听《亡灵书》中对永生的追问;漫步在古希腊的广场,感受荷马史诗中英雄的悲壮与诸神的爱恨;沉醉于印度吠陀的神秘韵律,体味《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中关于达摩与轮回的深刻哲思;穿越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寻觅吉尔伽美什的勇气与哀愁。这些早期文献,如同人类文明的婴儿啼哭,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与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为我们理解后世文学的根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接着,我们的目光将转向古典文明的辉煌。在古希腊,我们不仅会重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辨,更会深入探讨戏剧的诞生与发展,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到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感受人类情感的极致张力与社会现实的辛辣讽刺。古罗马文学的严谨与实用,维吉尔史诗的宏大,以及奥维德的绮丽想象,也将一一呈现。 进入中世纪,文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欧洲,我们将在骑士的传说中品味爱情的忠贞与荣誉的荣耀,欣赏《罗兰之歌》的英雄主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缠绵悱恻。宗教诗歌的庄严与神圣,如但丁的《神曲》,将引领我们踏上精神的朝圣之旅。而在东方,伊斯兰文明的诗歌闪耀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莪摩伽谟的《鲁拜集》以其对人生短暂的感悟,流传千古。中国的唐诗宋词,更是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情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文艺复兴的曙光,如同一次伟大的觉醒。我们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见证人类情感的复杂与人性的深度,《哈姆雷特》的孤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激情,《麦克白》的野心,无不触及人类心灵最隐秘的角落。我们还将一同探索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的作品,感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勃兴,以及对古典艺术的重新发现。 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则为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在伏尔泰的讽刺中洞察社会的弊病,在卢梭的激昂文字中感受自由的呼唤。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笛福的冒险故事,斯威夫特的讽刺寓言,都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与思考。 下卷:现代的探索与后现代的回响 下卷的旅程,将我们带入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现代世界。19世纪的浪漫主义浪潮,以其对情感、自然与个性的张扬,为文学注入了澎湃的生命力。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雨果,俄罗斯的普希金,他们的作品,都充满了对超越世俗的渴望与对个体情感的极致抒发。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与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学也开始转向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现实主义的兴起,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狄更斯的社会批判,托尔斯泰的宏大叙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挖掘,都以其精准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与人物命运。他们的作品,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拷问。 20世纪的文学,更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与变革时期。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对传统叙事方式的颠覆,对个体意识的深入探索,对语言形式的创新,为我们带来了卡夫卡的荒诞,《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普鲁斯特的记忆。我们将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现代人在纷繁世界中的迷失、焦虑与对意义的追寻。 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如萨特的《墙》,加缪的《局外人》,展现了在虚无面前的个体选择与抗争。战后,文学的边界进一步被打破,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对文本的戏仿,对身份的质疑,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文学景观。 当然,这套《世界文学史:插图本》绝不仅仅是西方文学的独角戏。我们还将积极地关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传统。从印度文学的现代转型,到非洲大陆的后殖民叙事,再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诡想象,都将在这部著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命体验与思想深度。 图文并茂的深度体验 这套书之所以冠以“插图本”之名,绝非偶然。每一幅精心挑选的插图,都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文本内容紧密相连,相互呼应。它们可能是珍贵的古代手稿影印,可能是名家绘画中的经典场景,也可能是反映特定时代风貌的历史照片。这些图像,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体验,更能够帮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是捕捉那些文字难以完全传达的情感氛围。 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神秘线条,到古希腊雕塑的严谨比例;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悠远,到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细腻写实;从19世纪工业城市的浑浊天空,到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奇特造型——这些插图,如同一个个时间胶囊,将遥远的过去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文学世界的理解维度。它们不仅仅是画面的呈现,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符号,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文学体验。 结语 《世界文学史:插图本》(套装上下卷)是一次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全面梳理与深度解读。它以宏大的视野、严谨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将浩瀚的世界文学星河展现在我们面前。阅读此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它将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体悟不同文明的智慧闪光,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也更加珍视那些跨越时空、永恒流传的文学瑰宝。这是一部值得您反复品读,并从中汲取无尽启发的传世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最初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有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书名,加上“插图本”的字样,让我以为会是一本轻松愉悦的“图文读物”。然而,当我真正投入其中阅读时,才发现它远非如此。这套书是一部严谨而深刻的文学史研究,其学术的厚度足以让任何一个对文学充满好奇的读者感到震撼。它不是简单的罗列名家名作,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关于文学如何产生、演变、并最终影响人类思想与社会进程的宏大叙事。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精准,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论述,让我对文学史的理解,从点到面,再到整体,有了质的飞跃。我尤其喜欢它在分析作品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哲学、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的丰富内涵。即使是一些我曾经认为已经足够了解的作品,在作者的笔下,也展现出了我从未察觉过的深刻之处。

评分

这本书在我书架上已经安静地躺了好一阵子了,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无所不包”的野心,从古希腊的史诗唱诵,到中世纪骑士的浪漫传奇,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乃至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探索,仿佛将人类文明最璀璨的文学星辰一一摘录。书中穿插的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文字意境的绝妙补充。当我读到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的恢弘战场,或是但丁《神曲》中地狱的幽暗深邃,那些图画便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我脑海中鲜活起来。它们帮助我更容易地进入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并非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充满了讲述者的热情与洞察,像是与一位博学而健谈的老者在围炉夜话,听他娓娓道来那些伟大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观。即便是我并不熟悉的文学流派,也能被他描绘得生动有趣,激起我深入探索的欲望。

评分

最近,我沉醉于一本厚重的文学史著作,它的规模之宏大,内容之包罗万象,让我一度感到不知所措,却又欲罢不能。这本书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描绘了人类文明历程中,那些闪耀着智慧与情感光芒的文学作品。它的叙述方式极具感染力,仿佛作者在娓娓道来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文学时期之间过渡的描绘,那种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衔接,让我能够深刻地理解文学是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例如,书中对于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转变的论述,就让我看到了人本主义思潮如何逐渐取代宗教的束缚,并引领文学走向新的高峰。而且,作者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即便是在讨论一些相对枯燥的学术问题时,也能被他描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思想和情感演变的史诗。

评分

这是一套让我感觉“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书。在此之前,我对世界文学的认知,大多局限于一些广为人知的西方经典。然而,这套书则像是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文学瑰宝。从古波斯史诗的神秘浪漫,到日本物语的细腻婉约,再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诡想象,这本书的视野之广阔,令人惊叹。它不仅介绍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这些文学传统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碰撞、融合,并最终形成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多元而丰富的世界文学图景。书中对于一些非西方文学的介绍,尤为精彩,它们仿佛是隐藏在角落里的珍宝,等待着被发掘。我之前对这些文学几乎一无所知,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不仅了解了它们的基本脉络和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迫切地想要去阅读原作。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世界文学的巨著,简直让人沉迷其中,欲罢不能。它的体量庞大,内容之丰富,让我感觉像是站在一座文学的宝库前,每一次挖掘都能发现新的惊喜。从古代文明的口头传统,到近现代文学的百花齐放,这本书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梳理和解读。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的分析,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文学史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它如何探讨东西方文学在观念、叙事方式上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借鉴的,这部分内容就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创作,更挖掘了他们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让人在重温经典的同时,有了新的感悟。即便是对于那些我原本觉得遥不可及的古典著作,通过作者的介绍,也变得鲜活而易于理解,仿佛那些古老的文字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评分

好书,热爱文学的都应该珍藏。

评分

很好很好,插画很喜欢

评分

在讨论希腊大诗人的成就之前,有必要说一说希腊精神,那种特殊的民族天才使得一个小民族在公元前5世纪就生产出了无比辉煌和高贵的文学、卓越绝伦的建筑和雕塑,还为数学、物理学和哲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人们常说:“除了基督教外,希腊人几乎是现代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开端。”

评分

摆在书架上,还没看完,得慢慢看

评分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评分

书本相当精致,京东快递非同一般啊,很快。非常满意。

评分

两本很有分量 包装到位的好书 与其他版本的世界文学史不同 这本书更侧重细致的讲述文学本身的产生过程及其内外的历史文化背景渊源 同时作者还会提出个人的看法 对许多文学史料细节进行大胆的评价 而不是简单罗列文学史料 而最可贵的是文内配有插图 虽说是黑白图片 但是都极具代表性和权威性 上下两本好书 值得一度 适合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朋友阅读参考 由于本书原作为英文 此版本为翻译版 有些地方翻译得有些拗口 但总的来说 体现了原作的风貌和本书应有的价值

评分

评分

应该说,文学史是难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