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位大藝術傢曾經說過,在他看來,宗教思想的核心是連續感,實際上,這種感覺就是宗教。說這話的時候,我正和這位藝術傢站在一起,英國大地在眼前伸展著。對麵山坡上有一條老路,多少世代之前,馬兒曾在那條路上往返,把每日用的麵包送到山頂的小村莊裏。歲月改變瞭這一切。現代運輸方法取代瞭馬兒,但山坡上的小路卻仍然依稀可辨,提醒人們歲月蹉跎,而生活卻從未間斷過。我感到這位藝術傢的話鏗鏘有力。也許,當你在倫敦街頭漫步,想起瞭莎士比亞時代的倫敦時,你仿佛來到瞭一個三百多年前的城市,離你有一韆多英裏遠,然後,你突然意識到,這就是那個倫敦,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根本的變化,不過有一點循序漸進的改變、發展和重新規劃罷瞭。而這種思想裏卻孕育著宗教思想之根。如果有人問起文學史除瞭直接研究文學外還有彆的什麼用途的話,下麵就是答案。這部書有兩個用途:首先,它代錶性地總結瞭世界大文豪的成就。其次它還用曆史的視角看待這些成就,錶明從開始到現在,從早期經典的無名詩人到羅伯特·勃朗寜,創造性的文學語言所錶達的最深切精神始終要經過無數亙古不變的錶徵。《世界文學史:插圖本(套裝上下捲)》的目的不僅要讓讀者瞭解荷馬、莎士比亞、歌德和托馬斯·哈代的特殊性,而且要錶明這些人及其同行,他們那些色彩斑斕的聲音和姿態,也依然是、一個綿延不斷的連續體的承繼。
作者簡介
約翰·德林瓦特,英國詩人,劇作傢。
目錄
《世界文學史(上捲)》
第一章 世界的古籍
第二章 荷馬
第三章 《聖經》的故事
第四章 作為文學的英文版《聖經》
第五章 東方的聖書
第六章 希臘神話和希臘詩人
第七章 希臘與羅馬
第八章 中世紀
第九章 文藝復興
第十章 威廉·莎士比亞
第十一章 從莎士比亞到彌爾頓
第十二章 約翰·彌爾頓
第十三章 馬韋爾與沃爾頓
第十四章 約翰·班揚
第十五章 佩皮斯、德萊頓和王政復闢時期的劇作傢
第十六章 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文學
第十七章 蒲柏、艾迪生、斯梯爾、斯威夫特
第十八章 小說的興起
第十九章 18世紀的詩人
第二十章 約翰遜博士和他的圈子
第二十一章 愛德華·吉本和l8世紀其他散文作傢
第二十二章 羅伯特·彭斯
《世界文學史(下捲)》
精彩書摘
第七章 希臘與羅馬
第一節 希臘精神
在討論希臘大詩人的成就之前,有必要說一說希臘精神,那種特殊的民族天纔使得一個小民族在公元前5世紀就生産齣瞭無比輝煌和高貴的文學、卓越絕倫的建築和雕塑,還為數學、物理學和哲學奠定瞭牢固的基礎。人們常說:“除瞭基督教外,希臘人幾乎是現代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開端。”
希臘人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們對過去一無所知。他們隻能猜測。他們不懂地理,也幾乎不瞭解其他民族。另一方麵,他們也擁有一筆寶貴的財富,即一種美麗的語言,在錶現力和準確性上特彆適閤那些美麗思想的永恒錶達。希臘人本身是高度文明的,但距離野蠻時代也僅僅一步之遙。他們是我們的黎明,但是,就我們所知,這個黎明是在沒有任何準備和預告的情況下到來的。希臘人是生活在清晨清新涼爽的空氣中的一個年輕民族。希臘人與希伯來人之間的對比是鮮明的。對希伯來人來說,世界上的苦難是由於不服從一個全能上帝的律法造成的。希臘人全然沒有齣於善意、指導眾生之路的單一神的概念。他們有許多神,這些神還經常發動戰爭,隻是偶爾纔關懷人類事務。他們都像人類一樣富有激情,主要忙於自己的冒險事業。
但在這些神的背後是命運之神,他決定人和神的命運,而與命運抗爭是毫無益處的。這就是希臘悲劇的主要特點。它給希臘悲劇帶來瞭極大的尊嚴。自尊要求人們應該毫無抗拒地接受命運之神的法規,隻接受事物的現存狀況,不渴望不可企及的東西。自尊也迫使人們遠離邪惡,堅守善行,而不乞求他們的欲望之神。
希臘人決不是神秘主義者,而是現實主義者。人們常說,對荷馬來說,海浪“不過是鹽水”。對希臘人來說死亡就是死亡。以後發生的事他不知道,也不願煩心去猜測。對希臘人來說,人在世界上孤立無助,而由於人常常戰勝睏難,以無比的尊嚴接受命運的最艱難的考驗,所以對人的崇拜是希臘生活和希臘宗教的最重要特點。這種崇拜導緻瞭對改善人生的一切事物的熱愛。這些事物中首要的是美。印度和埃及的偶像是可怕而令人生厭的,象徵著恐怖和力量。但希臘人隻崇拜美的神。他們的塑像中隱藏著崇拜者的夢想和理想。除瞭美,希臘人還熱愛正義、自由和真理——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幸福所必需的。
正義、自由和真理之愛
也許由於缺乏傳統和既定習俗,希臘人纔從不傷感。而由於是現實主義者,他們纔熱愛素樸和無華。希臘詩歌中絕沒有《失樂園》中那種精雕細琢的修飾。它是樸素的。在文學中與在雕塑中一樣,希臘人達到瞭素樸直白的美——純真之美。
有三個事實是需要特彆牢記在心的。希臘人是一個生活在許多小城邦裏的小民族,每個城邦人口不過幾韆,而他們又都生活在海上。雅典是這些城邦中最繁華、最有意思的一個,而迄今為止,流傳到我們手上的大部分希臘文學都齣自這樣一個小小的城邦,其麵積和人口都大大小於倫敦的一個郊區。第二個事實是,希臘文學中有百分之八十失傳瞭。現存的文學都藏於亞曆山大。
……
前言/序言
穿越時空的宏大敘事,窺探人類文明的精神脈絡 這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書籍、渴望理解人類文明深度與廣度讀者的史詩級著作。它並非孤立地羅列書目,而是以一種動態的、充滿生命力的視角,引領我們踏上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漫遊。這套《世界文學史:插圖本》(套裝上下捲)所呈現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勾勒齣人類思想、情感與想象力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蓬勃發展,並最終匯聚成一股股滋養人類心靈的強大洪流。 上捲:從神話的黎明到思想的啓濛 上捲的旅程始於人類文明最古老的迴響——神話與史詩。我們將一同潛入古埃及的金字塔之下,聆聽《亡靈書》中對永生的追問;漫步在古希臘的廣場,感受荷馬史詩中英雄的悲壯與諸神的愛恨;沉醉於印度吠陀的神秘韻律,體味《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中關於達摩與輪迴的深刻哲思;穿越美索不達米亞的泥闆,尋覓吉爾伽美什的勇氣與哀愁。這些早期文獻,如同人類文明的嬰兒啼哭,充滿瞭原始的生命力與對宇宙萬物的敬畏,為我們理解後世文學的根基提供瞭寶貴的綫索。 接著,我們的目光將轉嚮古典文明的輝煌。在古希臘,我們不僅會重溫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哲學思辨,更會深入探討戲劇的誕生與發展,從埃斯庫羅斯、索福剋勒斯、歐裏庇得斯的悲劇,到阿裏斯托芬的喜劇,感受人類情感的極緻張力與社會現實的辛辣諷刺。古羅馬文學的嚴謹與實用,維吉爾史詩的宏大,以及奧維德的綺麗想象,也將一一呈現。 進入中世紀,文學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麵貌。在歐洲,我們將在騎士的傳說中品味愛情的忠貞與榮譽的榮耀,欣賞《羅蘭之歌》的英雄主義,《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的纏綿悱惻。宗教詩歌的莊嚴與神聖,如但丁的《神麯》,將引領我們踏上精神的朝聖之旅。而在東方,伊斯蘭文明的詩歌閃耀著智慧與哲思的光芒,莪摩伽謨的《魯拜集》以其對人生短暫的感悟,流傳韆古。中國的唐詩宋詞,更是以其精煉的語言、深邃的情感,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文藝復興的曙光,如同一次偉大的覺醒。我們將在莎士比亞的筆下,見證人類情感的復雜與人性的深度,《哈姆雷特》的孤獨,《羅密歐與硃麗葉》的激情,《麥剋白》的野心,無不觸及人類心靈最隱秘的角落。我們還將一同探索但丁、彼特拉剋、薄伽丘等人的作品,感受人文主義精神的勃興,以及對古典藝術的重新發現。 啓濛運動的理性之光,則為文學注入瞭新的活力。我們將在伏爾泰的諷刺中洞察社會的弊病,在盧梭的激昂文字中感受自由的呼喚。小說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逐漸登上曆史舞颱,笛福的冒險故事,斯威夫特的諷刺寓言,都為我們展現瞭那個時代的風貌與思考。 下捲:現代的探索與後現代的迴響 下捲的旅程,將我們帶入一個更加復雜多元的現代世界。19世紀的浪漫主義浪潮,以其對情感、自然與個性的張揚,為文學注入瞭澎湃的生命力。英國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德國的歌德、席勒,法國的雨果,俄羅斯的普希金,他們的作品,都充滿瞭對超越世俗的渴望與對個體情感的極緻抒發。 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與社會變革的加速,文學也開始轉嚮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現實主義的興起,如巴爾紮剋的《人間喜劇》,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狄更斯的社會批判,托爾斯泰的宏大敘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人性的挖掘,都以其精準的筆觸,描繪瞭那個時代的社會圖景與人物命運。他們的作品,既是曆史的見證,更是對人類生存睏境的深刻拷問。 20世紀的文學,更是進入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實驗與變革時期。現代主義文學,以其對傳統敘事方式的顛覆,對個體意識的深入探索,對語言形式的創新,為我們帶來瞭卡夫卡的荒誕,《尤利西斯》的意識流,普魯斯特的記憶。我們將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現代人在紛繁世界中的迷失、焦慮與對意義的追尋。 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深刻地影響瞭20世紀的文學。存在主義文學,如薩特的《牆》,加繆的《局外人》,展現瞭在虛無麵前的個體選擇與抗爭。戰後,文學的邊界進一步被打破,後現代主義文學以其對宏大敘事的解構,對文本的戲仿,對身份的質疑,為我們帶來瞭更加多元和開放的文學景觀。 當然,這套《世界文學史:插圖本》絕不僅僅是西方文學的獨角戲。我們還將積極地關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豐富而獨特的文學傳統。從印度文學的現代轉型,到非洲大陸的後殖民敘事,再到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奇詭想象,都將在這部著作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它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命體驗與思想深度。 圖文並茂的深度體驗 這套書之所以冠以“插圖本”之名,絕非偶然。每一幅精心挑選的插圖,都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與文本內容緊密相連,相互呼應。它們可能是珍貴的古代手稿影印,可能是名傢繪畫中的經典場景,也可能是反映特定時代風貌的曆史照片。這些圖像,不僅為我們提供瞭直觀的視覺體驗,更能夠幫助我們穿越時空的阻隔,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學作品所描繪的世界,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甚至是捕捉那些文字難以完全傳達的情感氛圍。 從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神秘綫條,到古希臘雕塑的嚴謹比例;從宋代山水畫的意境悠遠,到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的細膩寫實;從19世紀工業城市的渾濁天空,到20世紀現代主義建築的奇特造型——這些插圖,如同一個個時間膠囊,將遙遠的過去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文學世界的理解維度。它們不僅僅是畫麵的呈現,更是曆史的見證,文化的符號,與文字共同構建瞭一個立體而豐富的文學體驗。 結語 《世界文學史:插圖本》(套裝上下捲)是一次對人類精神財富的全麵梳理與深度解讀。它以宏大的視野、嚴謹的態度、生動的語言,將浩瀚的世界文學星河展現在我們麵前。閱讀此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追問。它將幫助我們理解人類共同的喜怒哀樂,體悟不同文明的智慧閃光,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也更加珍視那些跨越時空、永恒流傳的文學瑰寶。這是一部值得您反復品讀,並從中汲取無盡啓發的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