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 |
| 作者: | 张星杰 |
| ISBN: | 9787115419095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定价: | 49.8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小16开 | 装帧:平装 |
| 出版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 页码:200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术动作照片、局部细节特写照片、正确错误动作对比照片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图解了一线职业乒乓球教练员及其所带领队员的标准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从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基础动作及其训练方法,如握拍、引拍、挥拍、步法等;基本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如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和弧圈球等;体能训练方法,如耐力和力量训练;到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和对攻、双打战术等实战知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乒乓球、学习动作技巧,以及更好地应对比赛。 |
| 图书目录 |
| 第 1 章准备 训练前的准备 场地 Step 1 球台 13 Step 2 球网 15 02 器材 Step 1 球 16 击球路线 16 击球时间 17 击球部位 17 球的旋转和轨迹 18 球拍 Step 2 19 球拍的胶皮 21 球拍种类 19 03 人员 Step 1 准备姿势 22 Step 2 站位 23 横拍打法站位 23 直拍打法站位 23 双打站位 24 第 2 章基础训练 01 握拍方法 Step 1 直拍握拍法 26 中钳式握法 26 大钳式握法 27 弧圈球型握法 28 直拍削球握法 29 Step 2 横拍握拍法 29 02 引拍 Step 1 引拍姿势 31 典型的引拍方式 32 Step 2 正手引拍 32 反手引拍 32 削球引拍 33 03 挥拍 Step 1 反手挥拍 34 Step 2 正手挥拍 35 04 还原 05 步法 Step 1单步 39 Step 2 并步 41 Step 3 跨步 42 Step 4跳步 44 Step 5交叉步 45 正交叉步 45 反交叉步 46 06 球性训练 Step1 颠球练习 48 行走中颠球练习 48 借助桌台面颠球练习 50 原地颠球练习 49 双面交替变换颠球练习 51 对墙颠球练习 52 Step 2 互动练习 54 二人对颠练习 54 单人对墙练习 56 Step 3 托球练习 57 原地托球练习 57 行进中托球练习 57 Step 4 传球练习 58 第 3 章 技术 技术训练 01 发球 Step 1 平击发球 62 正手平击发球 62 反手平击发球 64 Step 2 发奔球 66 Step 3反手发急球 68 直板反手发急球 68 横板反手发急球 69 Step 4 发短球 70 Step 5 侧身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72 直板左侧上旋 72 横板左侧上旋 73 直板左侧下旋 74 横板左侧下旋 75 Step 6 侧身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76 右侧上旋 76 右侧下旋 77 Step 7 下蹲发球 79 Step 8 正手高抛发球 82 横板正手高抛发球 82 直板正手高抛发球 83 02 攻球 Step 1直板攻球 85 Step 2横板攻球 87 03 接发球 推接球 89 Step 1 Step 3 搓接球 92 拨接球 90 Step 2 正手搓接球 92 反手搓接球 93 拉接球 94 Step 4 横板拉接球 94 直板拉接球 96 Step 5摆短接球 97 横板摆短接球 97 直板摆短接球 98 Step 6 挑打接球 100 正手挑打 100 反手挑打 101 04 推挡球 Step 1 挡球 102 Step 2 快推 104 Step 3 加力推 105 Step 4 减力挡 106 05 削球 Step 1 近台削球 107 Step 2 中远台削球 108 正手中远台削球 108 反手中远台削球 109 Step 3 削加转球与不转球 110 削转球 110 削不转球 111 Step 4 削追身球 113 反手削追身球 113 正手削追身球 114 Step 5 削突击球 116 Step 6 削弧圈球 117 06 搓球 Step 1 慢搓 119 Step 2 快搓 120 Step 3 摆短 121 Step 4 劈长 123 07 拉球 08 抽球 Step 1 直板正手抽球 126 Step 2 横板正手抽球 127 09 杀球 10 弧圈球 Step 1 拉侧弧圈球 130 横板正手 130 直板反手 131 Step 2 前冲弧圈球 132 直板正手 132 横板反手 133 第 4 章 体能 体能训练 01 耐力训练 Step 1 长跑 135 跑前拉伸动作 135 跑步姿势 139 Step 2 蛙跳 141 02 力量训练 Step 1上肢 143 俯卧撑 143 引体向上 144 Step 2下肢 145 搁腿深蹲 145 踮脚跳跃法 145 Step 3腰腹力量训练 146 转体仰卧起坐 146 盘腿抱头仰卧起坐 147 元宝式仰卧起坐 147 03 平衡训练 Step 1 单脚平衡 148 Step 2 动态平衡 150 04 柔韧训练 Step 1 上肢柔韧训练 151 Step 2 腰腹柔韧训练 152 Step 3 下肢柔韧训练 153 竖叉压腿 153 横叉压腿 153 05 弹跳力训练 Step 1 蹲跳 155 Step 2 半蹲跳 156 Step 3 纵跳 156 第 5 章 比赛 投入比赛 01 赛前热身 Step 1 伸展运动 158 Step 2 转腰运动 159 Step 3 压腿运动 160 正压腿 160 仆步压腿 161 Step 4活动手腕脚腕 162 02 规则 Step 1 站位规则 164 基本站位 164 站位在实际中的运用 166 不同打法运动员的站位 167 Step 2常见犯规动作 168 发球时越过端线 168 遮挡发球 170 合力发球 172 球拍压端线 173 击球点偏低 174 按压台面击球 175 抛球过低 176 03 裁判常用手势 Step 1 裁判姿势 177 主裁 177 副裁 177 Step 2发球 178 Step 3报分 178 Step 4停 179 Step 5 擦边球 180 Step 6 阻挡 180 Step 7 交换方位 181 Step 8 出界 181 Step 9练习2分钟 182 04 对攻战 Step 1攻两角战术 183 攻两角的含义 183 攻两角的应对方法 184 Step 2 攻中路追身战术 185 攻中路杀两角 185 攻两角杀中路 185 05 双打战术 Step 1双打的站位 186 平行站位 186 前后站位 187 Step 2双打的规则 188 Step 3双打的移动 190 “八”字形移动 190 “T”字形移动 190 环形移动 191 “∞”形移动 191 Step 4双打的策略 192 控强攻弱 192 打开角度 192 逆向思维 192 连压一角 193 连续追身 193 Step 5 双打的基本战术 194 以强打弱 194 以强打强 194 球路相克 194 力拼全局 194 06 提高击球质量 Step 1 旋转球的受力 195 Step 2 旋转球的种类 196 左右轴(横轴) 196 上下轴(竖轴) 196 前后轴(纵轴) 197 Step 2 不同旋转球的性质 197 飞行弧线 197 落台后的反弹 199 平挡触拍后的反弹 200 |
| 文摘|序言 |
| 955幅超细致一线职业教练员指导技术动作步骤分解照片 ·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 正确、错误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习到: ·27 种基础训练动作:握拍、引拍、挥拍、步法和球性训练 ·53 种技术训练: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弧圈球 · 18 种对攻及双打战术要点,活用基础技巧于实战 ·场下体能训练及场上比赛规则,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及赛场智商 |
| 作者介绍 |
| 张星杰 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跆拳道四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一级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国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 副主编 蒋国强 体操项目***裁判,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校级“优秀教师”。长期以来主要承担体育系体操、乒乓球课程以及大学体育乒乓球、网球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曾获2008年院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 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校级课题。在***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体操》《体操学习指导》《健美操健美运动》等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曾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内的各种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 编委 钱煜文、汤思怡、杨康、张大卫 |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乒乓球这项运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我总觉得乒乓球是一项靠天赋的运动,普通人很难学会。然而,张星杰老师通过这本书,向我展示了乒乓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学习性。他用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案例,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了乒乓球技术背后的原理。例如,在讲解“摩擦”时,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去摩擦,还会解释摩擦产生的旋转是如何影响球的飞行轨迹和弹跳的。这种“追根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乒乓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业余选手常见误区”的分析,让我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例如,他会指出很多业余选手在发力时过于依赖手臂,而忽略了身体的协调性。这种“拨乱反正”的建议,对我来说是尤为宝贵的。更重要的是,张星杰老师在书中传递了一种“持续进步”的理念。他鼓励读者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不断地学习、练习和思考。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张星杰老师的文字如同春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我对乒乓球的理解。他并没有刻意地去“卖弄”高深的理论,而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将最核心的技术要领传递给我。例如,在讲解发球的落点控制时,他会强调“想象球在球台上的位置”,这种简单的心理暗示,却能有效地帮助我提升落点控制的准确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乒乓球装备”的介绍,例如球拍的选择、胶皮的种类等等。虽然这些内容不是直接的技术指导,却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技术与器材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此外,张星杰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引用一些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技术动作,让我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乒乓球视野。这种“博采众长”的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乒乓球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是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和方法,能够自信地走上球台,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潜移默化”的引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刻意去记诵每一个动作要领,但当我合上书本,再次拿起球拍时,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已经“记住了”那些技巧。作者张星杰老师的讲解方式非常具有“画面感”,他会详细描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应该如何配合,如何发力。例如,在讲解反手拨球时,他会强调“以腰带动手臂,以手臂带动手腕”,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力量的传递过程。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摩擦”和“撞击”,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辨析。他会用不同的比喻来区分这两种触球方式,让我能够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不同技术中的应用。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乒乓球的哲学”的思考。作者会探讨如何从乒乓球中感悟人生,如何通过这项运动来锻炼意志和品格。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技术指导,却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技能书,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启迪之书。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是“手把手教”这个字面上的承诺。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只是抱着一丝好奇,想着也许能学到几个简单的动作,或是对乒乓球有个大致的了解。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其详实而又充满趣味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作者张星杰老师并没有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仿佛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教练,一步一步地引导着我走进乒乓球的世界。从最基础的握拍姿势,到站位、步法,再到各种球的击打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得极其细致,并且配以清晰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更令我赞赏的是,作者在讲解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乒乓球历史、文化以及一些有趣的比赛细节,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技术指导,却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项运动的认知,让我不仅仅是学习“怎么打”,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打”,以及这项运动背后所蕴含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发球的旋转变化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发球方式,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发球产生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这些发球来迷惑对手,甚至还分享了一些顶级运动员的发球心得。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自己在阅读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的精彩读物,而不是仅仅在翻阅一本技术手册。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乒乓球充满向往,但总觉得这项运动门槛很高,自己可能永远也学不会。直到我遇到了张星杰老师的这本《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我才意识到,原来乒乓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动作时,都力求做到精确和到位。比如,在介绍正手攻球时,他会详细讲解如何转腰、如何发力、如何控制拍面角度,甚至连手臂的摆动幅度和甩腕的时机都一一说明。这些细节的描述,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养成错误的习惯,后期纠正起来会非常困难。而且,作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常常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在形容挥拍时,他会说“就像你甩一条鞭子”,或者在讲解引拍时,会强调“把力量集中在肘部,而不是肩膀”。这些比喻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效,能够帮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动作模型。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照猫画虎”式教学,它更注重培养读者的“乒乓球思维”。作者会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这个动作需要这样完成?它在实战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种引导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启示,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期望。起初,我购买这本书的动机十分纯粹,就是希望能提升一下自己的业余乒乓球水平,毕竟在朋友聚会或者单位活动中,能打好乒乓球也能增添不少乐趣。然而,当我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时,我发现它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张星杰老师在书中不仅仅是传授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对运动的热爱和对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挥拍,更是让你理解挥拍背后的力量传递和身体协调。书中对不同类型球的分析,从旋转、速度到落点,都做得鞭辟入里,让我认识到乒乓球的复杂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搓球时,作者不仅仅告诉你如何制造下旋,还会深入分析在不同情况下(例如,对方是快攻型还是削球型)应该如何调整搓球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种“情景式”的教学,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比赛环境中,能够提前预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学会应对。此外,书中关于“乒乓球意识”的培养,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强调了观察对手、预判球路、选择战术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乒乓球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更是智慧的较量。我开始从一个纯粹的“技术学习者”转变为一个“思考型”的球手。
评分这本书所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智慧。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乒乓球的动作非常复杂,难以掌握。然而,张星杰老师的讲解,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乒乓球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它内在的简洁和逻辑。他将每一个复杂的动作分解成最基础的单元,然后再将这些单元重新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例如,在讲解正手拉球时,他会先从基础的挥拍轨迹讲起,然后逐步讲解如何加入下肢的力量,如何通过转体来增加弧线和力量。这种“由简入繁”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充满乐趣的。而且,作者在讲解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提醒我们一些“核心要点”,这些要点就像是贯穿始终的“红线”,让我不会因为细节的繁多而迷失方向。例如,他会反复强调“拍面角度的控制”,因为这是影响球的旋转和落点的关键。这种“点石成金”般的讲解,让我能够快速抓住技术的本质。此外,书中对于“实战运用”的讲解,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他会分析不同对手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技术。这让我明白,学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在比赛中运用,而不是为了追求动作的完美。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解构”与“重塑”。张星杰老师将看似复杂的乒乓球技术,如庖丁解牛般地进行精细的拆解,让我这个从未真正系统学习过乒乓球的人,也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动作的构成要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讲解底线防守时的步法移动,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向左移”、“向右移”,而是详细地分析了各种步法(例如,交叉步、并步)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重心转移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快速启动。这种对“如何动”的细致讲解,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学习一门“身体的语言”。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反复强调一些核心的原则,比如“放松”、“协调”、“重心”。这些原则贯穿于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讲解中,让我明白,真正的技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他会列举出新手经常犯的错误,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种“对症下药”的方式,避免了我在练习中走弯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技术,更像是获得了一套“乒乓球学习方法论”,这让我对未来的进步充满了信心。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和蔼可亲、学识渊博的长辈进行一场深度对话。张星杰老师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专业教练的严谨,又不乏长者般的智慧和幽默。他并没有用生硬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高深的乒乓球理论转化成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例如,在讲解弧圈球的制造时,他会用“刮”或者“刷”这样的动词来形容拍面与球的接触,这种形象的描述,比单纯的“摩擦”二字更能让我立刻在脑海中形成动作的画面感。而且,作者在讲解完某一项技术后,常常会引用一些经典比赛中的片段,或者一些传奇球星的故事,来印证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这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运动,更是在了解一项运动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故事化”的叙述,让枯燥的技术讲解变得引人入胜。我甚至会因为某个故事而对某项技术产生特别的兴趣,然后主动去练习。此外,书中关于“心态”的论述,也让我感触颇深。张星杰老师强调了在比赛中保持冷静、克服紧张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调节心态的方法。这让我明白,乒乓球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强大的心理素质。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构建的“体系化”的学习路径。张星杰老师在书中并没有零散地讲解各种技术,而是按照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顺序,将乒乓球的各项技能串联起来。从最基础的握拍、站位,到步法、各种击球技术,再到战术运用和心理训练,每一个环节都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项项孤立的技能,而是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乒乓球知识库”。例如,在讲解正手攻球时,他会提前预设读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步法和站位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这种“前后呼应”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流畅,不会产生知识的断层。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技术之间的联系,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他会分析如何利用发球来为接下来的攻球创造机会,或者如何通过步法来衔接不同的击球技术。这种“融会贯通”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乒乓球的魅力。此外,书中关于“训练方法”的建议,也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他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帮助我们巩固所学技术,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