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认这些特质,量表会问的问句如“你是否常常感到焦虑?”,并呈现一些慢性症状的列表。原本的构想中,Eysenck在神经症量表(Neuroticism Scale)中认为神经症的特质类似气质,具跨情境特征,及反应神经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神经症也具跨时间稳定性,甚至在非人类的动物身上也有此特质,其动物的模式已被发展出来,其遗传(大半变异都在遗传的控制之下)与神经生理因素正被探究当中(De Fries et a1.,1978;Andrews,1991;Eley and Plomin,1997;Gosling and John,1997;Costa et al.,2000)。 为了解此特质的影响,考虑神经症在重大事件发生期间对于焦虑症状经验的影响是有帮助的,如以开车上班的路上,维持正常速度行驶但被一部失控的卡车冲撞为例,此人在神经症量表得分属于平均,其离家时是平静的,而稍后在路上被警察拦下临检时,显现出生理激发、警觉及处理更有效率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在之后面对卡车撞击时,生理激发程度更大,过度的焦虑也使各项能力与功能减退,因而无法避开卡车的撞击。理论上,如果在焦虑量表得分低的人,在面对警察临检时会有较少程度的生理激发,在面对卡车撞击时,焦虑的行为促进效果应该可以使其避免冲撞,相反的,高焦虑特质的人,即使离家时是平静的,但在被警察临检时就可能已表现出不顺从或服从劝导,并一直持续维持高张的生理激发状态,而当面对卡车撞击时,焦虑对行为的负向影响会更明显,甚至表现出完全错误的行为,而可能导致死亡。 的确,因为特质焦虑或神经症对状态焦虑的影响,焦虑疾患似乎更容易在此处显现出其人格的脆弱因素。神经症可能是最具影响性、独特性的个别危险因子及症状的决定因素。在我们大型的双胞胎样本研究中(Andrews et al,1990c),利用Eysenck人格问卷神经症量表(Eysenck and Eysenck,1975)为测量工具,结果显现稳定的特征,在四月、八月、十二月间其再测多聚链相关(polychoriccorrelations)达0.9,即使有证据显示在长时间后会逐渐减缓。Krueger等人(2000)研究认为“压力反应(stress reaction)”与当下及未来的焦虑,及忧郁疾患有关(效果量0.7)。神经症对于焦虑的显现与忧郁症状来说,是个清楚的表面症状,因为表面之下可能与特质相关。
前言/序言
本书第一版系根据焦虑与忧郁临床研究单位(the Clinical Research Unit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为治疗焦虑性疾患所制订之患者治疗手册而来。早在1978年开始即有为焦虑性疾患制订之专业治疗计划,首由Andrews博士组合以治疗成人口吃之治疗计划立下范例。1979年John Franklin则第一次为惧旷症患者设计与验证计划。接着恐慌性疾患与惧旷症、社会畏惧症、特定畏惧症、广泛性焦虑症与强迫症等计划也相继被发展与验证。在这二十年期间经由许多入之贡献,又再发展了各种计划的手册。显著的贡献者包括在前述单位中的同僚们,特别是John Franklin,Paul Friend,Stephen Mac Mahon,Richard Mattiek,Carmen Moran,Conrad Newman,Susan Tanner及Morison Tarrant。Robin Harvey是单位执行长,催生了本书的第一版,第一版的贡献者包括Alex Blaszczynski,Anette Johansson,Colin MacLeo &,Richard Mattick,Hugh Morgan,Michael Nicholas,Cindy Page,Ron Rapee,Mark Ryan,Derrick Silove,Michelle Singh及Beth Spencer,在此公开致谢。 比较起来,第二版是较容易的工作。第一,了解第一版缺少对创伤后压力疾患描写之单元,我们邀请了澳大利亚创伤后心理卫生中心执行长Mark Creamer提供了相关内容。第二,七年来借由本书教导研究生与临床实务者,了解有许多需要改变之处。第三,过去七年中文献突飞猛进增长,意味着对每章节的修订是令人兴奋且有趣的。第四,在门诊中自然发展出的治疗计划,其治疗手册本身十分经得起考验,同时我们感谢Stephanie Rosser及Merran Lindsay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忠告。最后,Page和Hunt博士贡献涵盖相关环境中的知识,目前也在其他大学附属医院做临床服务。因此,本书内容联合目前四所领导性大学附设医院成果,不再只是CRU fAD所说的片面单独计划。建议读者仍可利用CRUfAD网站求助更多资讯补充本书。 诚挚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Richard Barling和Pauline Graham的热心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