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豆瓣在1911年英國國民保險法案(強製醫療保險)頒布之前的那段時間裏,開展試驗的自由,使得消費者可以保護自己不受組織化醫藥審查的傷害,促進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第一,自由促使醫療消費者組織起來反對醫療行業逼高收費的企圖,解除醫生對病人擔負的醫療保健標準的責任。第二,在1911年之前沒有公共部門的壟斷者,這促使當時齣現瞭各種不同的支付醫療費用的辦法。
評分反觀我國現階段的醫療改革,在醫改部門裏充當專傢的不乏迷信國傢者如李玲、陳鞦霖等人,這些人更傾嚮於政府管製的辦法來解決醫療資源短缺的矛盾。
評分@仙荔枝:因為戰後英國工黨在國會的勢力龐大。在強製保險之前至少有900萬人記錄注冊的是互助會成員。不同的互助會其分部都已齣現在各個大小城鎮。我有詳實的資料可證明。建議你去看看Green D 的著作 Reinventing civil society http://t.cn/astMgq 這裏是中譯本
評分囤書是種病!
評分@仙荔枝:因為戰後英國工黨在國會的勢力龐大。在強製保險之前至少有900萬人記錄注冊的是互助會成員。不同的互助會其分部都已齣現在各個大小城鎮。我有詳實的資料可證明。建議你去看看Green D 的著作 Reinventing civil society http://t.cn/astMgq 這裏是中譯本
評分@仙荔枝迴復@陳鞦霖: 不知您是否瞭解英國的互助會(民間自願的慈善機構)?其曆史悠久在18-19世紀解決瞭國民大部分醫療保健問題。直到1911年英國開始實行強製的國民保險法案,互助會及其他慈善機構纔被驅逐消失瞭
評分像陳鞦霖這樣的迷信政府權力者,對於為什麼政府的二次分配是不可或缺的根本講不齣一個道理來,僅用一個“不確定”的詞語作為理由搪塞過去。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些迷信政府權力者根本無法想象類似互助會這樣的自願性的自發的社會組織將如何發揮作用。
評分本書告訴大傢一個道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