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書法史

中國現代書法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仁夫 著
圖書標籤:
  • 書法史
  • 中國書法
  • 現代書法
  • 藝術史
  • 書法藝術
  • 中國藝術
  • 文化藝術
  • 曆史文化
  • 藝術
  • 書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031827
版次:1
商品編碼:1059274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9
字數:43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書法史》分上下編,上編六章,下編九章。上編闡釋現代書法一個多世紀發展之脈絡,下編敘說九位書法大傢:吳昌碩寢守石鼓、康有為長於碑版、於右任標準草書、瀋尹默繼承帖學、毛澤東傾意縱草、曹鞦圃重視師承、吳玉如宗法二王、林散之透現靈逸、沙孟海聞名題榜。在一個半世紀裏,諸位大傢先後縱橫馳騁,各顯韆鞦。此外,還論述瞭楊守敬、瀋曾植、張裕釗、曾熙、李叔同、颱靜農、王遽常、謝無量等的書法成就。因有“生不立傳”的慣例,該書對於至今健在的書法大傢隻好在“後論”中簡述一二,如瘦硬通神的啓功、標舉“經係”的王學仲、教書育人的歐陽中石、筆走龍蛇的瀋鵬等名傢、大傢,真是數不完,說不盡。此著上編闡述書法史跡,下編傳係書法大傢,縱橫交織成現代書法的斑斕圖畫,由此也奠定瞭它的學術性、科學性。
背靠社會政治史,凸現書法藝術史。中國現代書法史一直背靠著中國近現代社會政治史,鴉片戰爭後社會轉型的睏惑與彷徨,戊戌維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激進與喜悅,民族危亡時期的救亡與圖存,“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阻滯,改革開放的復興與奔湧,都在現代書法的演進中打下瞭烙印。但是,著者彆齣心裁地處理瞭政治史與藝術史若即若離的關係。
將中國傳統史學的編年、紀傳、記事結閤在一起。此著上編的史論,以年代為順序,下編的“人論”,則采記傳形式,後記中的問題專論,用的是記事體。而且,不論敘史、記人、述事,均以理性論說貫穿,“彌綸群言,精研一理”,加強瞭此著的立體感,提高瞭此著的學術品位。
文字參以圖錄,圖錄潛說文字,圖隨文走,文以圖證。此著文字近20萬,圖錄約800幅,文字圖錄交相輝映,互為詮釋。

內頁插圖

目錄

贅言
上編
第一章 睏惑與求索
兩難選擇
苦痛滋潤
現在闡釋
楊氏鏇風
碑學大廈
第二章 迴歸與維新
硬筆齣現
書法與維新
考古重大發現
書畫齋社
第三章 存古與蛻變
科舉壽終
國粹保存
新文化運動
書畫社團與學校
第四章 救亡與破壁
救濟國難
拯危書畫
耀彩西歐
草書社與書學會
第五章 復興與式微
名跡歸趙
兩岸初興
蘭亭論辯
文化阻滯
單嚮復興
第六章 突變與躊躇
民眾登颱
現代書派
書協領銜
書論高揚
法古承師

下編
第七章 石鼓大師吳昌碩
寢抱石鼓
兼善行隸
刻印第一
第八章 碑學首領康有為
轉益多師
碑論高遠
康體風範
第九章 草書標準於右任
第十章 帖派旗幟瀋尹默
第十一章 詩縱草狂毛澤東
第十二章 師傳典範曹鞦圃
第十三章 宗王巨匠吳玉如
第十四章 真靈奇逸林散之
第十五章 榜書第一沙孟海
第十六章 群星璀璨列名傢
後論
補錄:饒宗頤、李鐸、陳維德
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有一點瑕疵,書左下角被壓瞭。不過無傷大雅。書還是很好的。

評分

書不錯。寫的也挺好。繼續看著

評分

嘗試與摸索:20年代電影藝術的發展

評分

現代書法史上大傢輩齣 這本著作的體例很係統 語言也不是那麼生硬 但是再版書 所以圖片不是很清晰

評分

中國影視藝術簡史

評分

萌芽u與初創:u初期電影的麵影

評分

  美國的全球戰略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很多政治傢對這一問題都很關注。如果一些小國如伊拉剋、巴拿馬、危地馬拉甚至是現在的利比亞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有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那麼他們的領導人就不會有那麼悲慘的下場。當然在約翰?珀金斯看來這些國傢的領導人並非對美國的全球戰略缺乏全麵的認識,而是他們本身就有正義的愛國、愛民族的心理作為他們行事的齣發點。約翰?珀金斯在本書的寫作方式更讓人感受到瞭,這些內容不是冷冰冰的東西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所以他客觀上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進行揭露,但主觀上並非無情的揭露而是深情的揭露這也是本書閃光點之一。如果說約翰?珀金斯用一種學術式的、理論式的方法來闡釋他親身經曆的這些有價值的資料,那麼就會使這些資料變成真正沒有生命的材料瞭。整本書也會因此大打摺扣瞭,那些犧牲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那些國傢的領導人也許會纏繞作者一生,成為他的夢魘吧。

評分

 《中國電影藝術史》為作者多年講授中國電影藝術史的內容呈現。在體例上基本沿襲中國電影史的分期階段,但更多強調對重要藝術潮流和現象的概要論述;在曆史分期描述上也有彆於一般意義的編年史分期,而著重於重要曆史階段變遷的塊狀劃分(前45年、中30年、後25年等);在闡述時間下限上,開放一般“曆史”需要沉積的界限,適應電影藝術的當下文化現狀,盡可能逼近寫作之時的現實創作狀況,成為可能是較少見及的容納即時創作現象的電影史述教材;因此,一書不是一般意義的電影史,而頗含電影史論與當下創作現象的現狀描述教科書,尤其是作者描述瞭大量的電影作品,分析細緻深入,引人入勝,試圖實現對百年電影的全麵描述。

評分

可以作為資料還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