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文集(第9卷)

潘光旦文集(第9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潘乃穆,潘乃和 编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5-2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42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928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0-12-01
页数:594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潘光旦先生(1899-1967)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生著述甚丰,是一宗很有价值的学术遗产,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潘光旦文集》将编入现今收集到的作者的主要著作,包括论著、译作、论文、书评、诗词、日记等,在潘光旦学术纪念基金的资助下陆续出版。本文集的出版,不仅便于国内外读者了解和研究潘光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也有助于广大学人研究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状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前进,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潘光旦,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不,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大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目录

一九三五年
性与养的问题——优生学谈座之一
谈谈双生子(一)——优生学谈座之二
谈谈双生子(二)——优生学谈座之三
谈谈双生子(三)——优生学谈座之四
谈谈双生子(四)——优生学谈座之五
风起云涌的双生子研究(一)——优生学谈座之六
风起云涌的双生子研究(二)——优生学谈座之七
寄养儿童与家庭环境
优生与社会设计
当前民族问题的另一种说法
女子教育、家庭前作与种族运命
生育节制的几个标准
书“冯小青全集”后
论自信力的根据
儿童年与儿童的第一种权利
上海人口动态的一斑——见诸于集团结婚者
优生教育论
训政何以必须结束
不齐的人品
性与个人——性与青年三讲之一
近代苏州的人才
性与社会——性与青年第二讲
从汪院长的被刺说到宪政的不可再缓
性与民族——性与青年第三讲
缪勒利尔《婚姻进化史》译本代序
译文:一个意国学者的战争之优生观
一九三六年
论本性难移
介绍陈通夫先生的《人口问题》
本性难移的又一论证
民族的根本问题
论本性难移与胎教
遗传的原则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中的人口问题
医学与优生学
后顾茫茫呢?前程远大呢?
品性遗传概观(一)
关于人才问题
……
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八年
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年
一九四一年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三年

前言/序言







潘光旦文集(第9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潘光旦文集(第9卷)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光旦文集(第9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潘光旦文集(第9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而现在教师的师德却是少得可怜的“几不原则”。学校应该是一个焕发学生生命活力、激发创新的殿堂。“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应首先处于丰富、充实、发展、创新之中。在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鼓励者、引导者。记得一位中学老师说的好,“教他们学会可以一辈子免于孤独的方法:阅读。教他们可以走到人生更高处的方法:看书。要学会自己去寻找书,要学会拒绝别人强迫你读的书,阴险的让你一辈子不想再读书的书。教他们学会用文字来呈现自己的内心,清澈的内心,温柔的内心,温暖的内心,丰富的内心。”

评分

WEF5RGEGFREGFSEWFEQDFWE

评分

真正的高贵,是思想所能到达的远方。思想到底存在怎样的远方?人类只有一个至此二千五百年前的时光,僭主和智者各行其事,暴君和圣贤分界而立。今天,有人存在在他们之中,所以,今天可能也是僭主和智者各行其事,暴君和圣贤分界而立。只是,他们都缺乏识别性。或者说,凡夫们普遍缺乏识见。

评分

在京东上购物就是舒服,实在是太舒服了,仅仅是因为舒服才上京东买,反正就是很舒服!

评分

这套文集中,他的短篇也相当有价值

评分

很好 大真正的大家 书里收录也很全 印刷的也不错

评分

潘光旦先生极有洞察力,思想很深刻

评分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忽视人的主体性。这当然受到了我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生命意识只是一个泡沫。一代代的统治者总是不遗余力地剔除民众的生命意识,生命不能把自身作为目的,而是实现生命之外的某个价值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教育者视学生为整齐划一的物,而不是有血有肉的灵魂;学生的生命意识则处于蒙昧状态,无法思考自我,完善自我。

评分

最近阅读的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儿时在懵懵懂懂成长,一切循规蹈矩,在学校偶尔犯错,但具体又不知道错在哪,如何犯的错,老师经常也不解释,因为压根他就没这意识,采取最有效最直接批评、体罚,心理承受能力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锻炼出来的。进入大学后,开始自己摸索着看书,毫无顾忌讨论,渐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自我的价值判断,才恍然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就此也就提出几点思考: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潘光旦文集(第9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