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候书林,朱海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制造
  • 机械加工
  • 工艺基础
  • 金属切削
  • 机床工具
  • 加工工艺
  • 制造工程
  • 教材
  • 职业教育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86381
版次:2
商品编码:1059963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5
字数:3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是按照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由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编写的,是《机械制造基础》的下册。本书主要内容共8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加工方法综述、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典型表面加工分析、先进制造技术、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及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每章后附有习题。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十分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此,在内容上既体现现代制造技术、材料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密切交叉与融合,又体现工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高等农林院校等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及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第1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1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1.1.1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1.1.2切削用量
1.1.3切削层的几何参数
1.2刀具材料及刀具角度
1.2.1刀具材料
1.2.2刀具角度-
1.2.3刀具结构
1.3金属切削过程
1.3.1切屑的形成及其类型
1.3.2积屑瘤
1.3.3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1.3.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3.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1.4切削加工技术经济
1.4.1切削加工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2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1.4.3切削液的选用
1.4.4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5机械零件的极限与配合
1.5.1基本概念
1.5.2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
1.5.3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1.5.4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1.5.5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1.5.6表面粗糙度
小结
习题
第2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2.1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1.1机床的分类
2.1.2机床的结构
2.2机床的传动
2.2.1机床的常用机械传动
2.2.2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分析
2.2.3液压传动
2.3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简介
2.3.1自动和半自动机床
2.3.2数控机床
2.3.3数控机床的分类
2.3.4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
2.4加工中心
小结
习题
第3章常用的加工方法综述
3.1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3.1.1车削的工艺特点
3.1.2车削的应用
3.2钻削、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3.2.1钻孔
3.2.2扩孔和铰孔
3.2.3镗孔
3.3刨削、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3.3.1刨削的工艺特点
3.3.2刨削的应用
3.3.3拉削
3.4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3.4.1铣削的工艺特点
3.4.2铣削方式
3.4.3铣削的应用
3.5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3.5.I砂轮的特征要素
3.5.2磨削过程
3.5.3磨削的工艺特点
3.5.4磨削的应用及发展
小结
习题
第4章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
4.I精密和光整加工
4.I.1研磨
4.I.2珩磨
4.I_3超级光磨
4.1.4抛光
4.1.5超精密加工概述
4.2特种加工
4.2.1电火花加工
4.2.2电解加工
4.2.3超声波加工
4.2.4高能束加工
小结
习题
第5章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5.1外圆表面的加工
5.1.1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
5.I.2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
5.2内圆表面的加工
5.2.1内圆表面的技术要求
5.2.2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案
5.3平面的加工
5.3.1平面的技术要求
5.3.2平面的加工方案
5.4成形表面的加工
5.4.1车削圆锥面
5.4.2铰削圆锥孔
5.4.3磨削圆锥面
5.4.4加工特形面
5.5螺纹表面的加工
5.5.1螺纹表面的技术要求
5.5.2螺纹表面的加工方法
5.6齿轮表面的加工
5.6.I齿轮表面的技术要求
5.6.2齿轮表面的加工方法
小结
习题
第6章先进制造技术
6.1高速加工技术
6.1.1高速加工及其特点
6.1.2高速加工机床
6.1.3高速加工工具系统
6.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6.2.1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6.2.2两种常用的RPM工艺
6.3先进制造模式
6.3.1并行工程
6.3.2敏捷制造
6.3.3精益生产
6.3.4虚拟制造
6.3.5网络化制造
6.3.6智能制造
小结
习题
第7章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7.1基本概念
7.I.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7.1.2生产类型
7.2零件的安装与夹具
7.2.1零件的安装
7.2.2机床夹具简介
7.2.3零件定位原理
7.2.4常用定位元件
7.2.5夹紧装置的组成和要求
7.2.6夹紧力的确定
7.2.7常用基本夹紧机构
7.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
7.3.1零件的工艺分析
7.3.2毛坯的选择及其尺寸和形状的确定
7.3.3定位基准的选择
7.3.4定位误差分析
7.3.5工艺路线的拟定
7.3.6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7.3.7工艺文件的编制
7.4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
7.4.I轴类零件
7.4.2套类零件
7.4.3箱体类零件
7.5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7.5.1机械加工精度
7.5.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7.6装配工艺
7.6.1装配工艺的制定
7.6.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7.7CAD/CAM技术
7.7.1成组技术
7.7.2CAPP
7.7.3CAD/CAM集成技术
小结
习题
第8章零件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
8.1切削加工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8.2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的
实例分析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高级篇》 本书是《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的进阶读物,旨在为从事精密机械设计、制造、加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提供深入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在前一阶段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之上,本书将目光聚焦于精密加工的更高层次,探索在极端精度和复杂性能要求下,如何进行高效、可靠的机械设计与制造。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涵盖了精密机械制造的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第一部分:精密加工原理与工艺方法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精密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包括热变形、残余应力、刀具磨损、振动等。我们将从微观层面剖析材料在切削、磨削、抛光等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工艺优化策略。 超精密加工技术: 详细介绍金刚石车削、离子束刻蚀、纳米压印等用于制造光学元件、半导体器件及微机电系统(MEMS)的关键技术,分析其原理、适用范围及工艺难点。 特种加工方法: 涵盖电化学加工(ECM)、电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LBM)、超声波加工(USM)等非传统加工技术的原理、工艺参数选择、材料适用性及在精密制造中的应用实例,尤其关注其在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加工中的优势。 磨削与抛光技术: 深入研究各种磨削(如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无心磨、坐标磨)和抛光(如超精密平面抛光、磁流抛光、化学机械抛光CMP)的技术要领、磨削液的选择与作用、砂轮修整技术以及如何实现纳米级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加工精度保障: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采用先进的测量手段以及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第二部分:精密机械设计与优化 本部分将设计理念与制造可行性紧密结合,强调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精密加工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制造。 精密零部件设计原则: 聚焦于薄壁件、长细杆、精密齿轮、轴承座、传感器外壳等典型精密零件的设计要点,分析其受力特点、变形趋势,以及如何通过结构优化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最终的装配精度。 公差设计与分析: 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合理的公差分配,应用尺寸链法、统计公差分析等方法,确保零件在批量生产中的互换性和装配体的功能要求。探讨不同配合的公差选择策略。 表面工程与改性: 介绍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如硬质涂层(TiN, DLC)、渗氮、氧化、电镀、阳极氧化等,以及它们对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硬度及减少摩擦系数的作用。 应力与变形分析: 运用有限元分析(FEA)等现代设计工具,对精密部件在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热、力变形进行模拟预测,并提供结构优化建议,以最小化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先进制造装备与自动化 本部分将介绍当前精密机械制造领域的前沿装备和自动化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提升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精密机床技术: 重点介绍数控(CNC)技术在精密加工中的应用,包括五轴加工中心、高速切削机床、微细加工机床等。深入分析其运动控制系统、驱动技术、主轴特性以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线: 探讨如何构建集机床、机器人、自动化上下料系统、在线检测装置于一体的智能化制造单元和生产线。介绍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应用。 精密测量与检测技术: 详述三坐标测量机(CMM)、光学影像测量仪、激光扫描仪、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精密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测量精度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介绍在线监测与反馈控制技术。 机器人技术在精密制造中的应用: 阐述工业机器人(特别是高精度机器人)在精密装配、搬运、打磨、检测等环节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编程和协同作业实现自动化生产。 第四部分:特殊材料与难加工材料的精密加工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掌握特殊材料的加工技术成为精密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陶瓷与复合材料加工: 介绍氧化铝、氮化硅、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特性,以及针对这些材料的专用加工方法,如超硬刀具切削、激光烧蚀、水射流切割等,并分析其加工机理和挑战。 高温合金与钛合金加工: 针对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常用的高温合金和钛合金,详细介绍其切削加工的难点,如切削力大、易积屑瘤、导热性差等,并提供相应的刀具选择、切削参数优化、冷却润滑策略。 有色金属与特种合金加工: 探讨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材料的精密加工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特殊的工艺方法(如低速强力切削)来获得高表面质量和精度。 晶体材料与半导体材料加工: 介绍单晶硅、石英、蓝宝石等材料的精密加工需求,及其在光学、电子领域的应用,重点讲解化学机械抛光(CMP)等关键技术。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展望精密机械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典型精密产品制造案例分析: 选取高性能镜头模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精密医疗器械、高精度传感器等典型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全过程,深入剖析其中的工艺难点、技术创新点和质量控制要诀。 精密制造过程中的数据化与信息化: 探讨大数据、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技术如何赋能精密制造,实现过程监控、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和工艺参数的自适应优化。 绿色精密制造: 关注环保要求,介绍节能降耗的加工方法、低污染切削液的使用、废弃物处理与回收等绿色制造理念在精密加工中的实践。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智能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与减材制造(精密加工)的融合、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在精密机械领域的发展前景。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详实的阐述和丰富的图表,帮助读者系统掌握精密机械制造的深层原理和实用技术,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风格非常符合我的审美,简洁而不失专业感。封面采用了稳重的配色,主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清晰醒目,副标题“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则进一步明确了其内容范围,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其价值。作为一名在机械设计领域摸索了几年,但总感觉自己在加工工艺方面知识储备不足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填补这方面空白的教材。市面上关于机械加工的书籍很多,但很多过于陈旧,或者过于偏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指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尤其看重“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这个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下册”的定位,则意味着它将深入到更高级、更具挑战性的加工技术,这正是我急需掌握的。第2版的标识也让我相信,书中的内容是经过了充分的更新和优化,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加工方法背后的原理,掌握合理的加工参数选择,以及如何优化工艺流程,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设计出更具可制造性的产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厚重感和专业感,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字体,显得非常沉稳。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清晰地传达了书的内容核心。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扎实的机械制造基础对于理解整个工程体系的重要性。而机械加工工艺又是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零件的精度、性能和成本。我之前学习的是“上册”内容,对于基础的切削原理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本“下册”的出现,让我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更复杂的加工技术,比如精密加工、特种加工等等。第2版也意味着内容的时效性,能够跟上最新的技术发展。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掌握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刀具的选择、加工参数的设定、工艺路线的规划,以及如何解决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就很可观,预示着内容详实,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的指导下,将我的加工工艺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专业,封面简洁的排版,清晰的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都传递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研的机械类学生,机械加工工艺是必考的科目之一。我之前学习的教材在一些细节和深度上总觉得不够,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加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理解起来有些吃力。这本书的“下册”定位,让我看到了深入学习的机会,它很可能涵盖了更具挑战性的加工技术,比如高效加工、智能化加工等。第2版的更新,也让我对内容的准确性和新颖性有了信心,能够帮助我掌握最新的知识点。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和深入的加工工艺知识体系,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我还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实际生产中的案例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工艺创新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这本书的厚度也预示着内容的丰富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备考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真的非常扎实,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感。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透着一股严谨的专业气息,尤其是那个“机械制造基础”的标题,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定位,让人一眼就知道是实打实的干货。我一直对机械制造领域充满好奇,但苦于找不到系统入门的书籍,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立刻被它“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这个详细的分类所吸引。这意味着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专注于某个具体且重要的环节。而且“第2版”的字样也让我放心,说明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作者的不断完善,内容更新也应该会比较及时,至少比那些多年不更新的老旧版本要好得多。拿到手里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还没深入阅读,但光看目录就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切削原理到各种加工方法的详细介绍,这正是我想深入了解的部分。我特别期待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通过这本书构建起坚实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框架,为我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厚度也预示着内容量巨大,我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消化吸收,但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循序渐进,深入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相当不错,拿在手里触感很舒服,不像有些书那样粗糙,印刷字体清晰锐利,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封面上的信息也很直观,明确地标示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这样的书名,让我清楚地知道我获得的是什么。作为一个对机械行业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很多入门书籍往往停留在概念层面,无法深入到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细节,而这本书的标题“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恰恰说明了它是一本深度探讨该主题的著作。我尤其关注的是“下册”这个词,这意味着它很可能是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更复杂、更关键的加工技术,这正是我想进一步探索的领域。第2版的更新也让我对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毕竟科技日新月异,工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有更全面的认识,并理解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选择依据。从目录的浏览来看,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核心的加工工艺知识,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体量”。沉甸甸的,厚实的感觉,拿在手里就觉得里面内容一定非常丰富。封面设计简洁明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这样的标题,精确地传达了其核心内容。我是一名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是多么重要。虽然我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总觉得在加工工艺的原理和更深层次的优化方面,存在一些知识盲区。这本书的“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正是我想填补的空白,它意味着将深入探讨更具体的加工方法和技术。第2版的更新,也让我相信其中的内容会更加贴近当前的工业生产实际,能够指导我的工作。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各种加工方法(如磨削、抛光、电加工等)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的材料、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并掌握优化的加工参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系统学习和提升技能的宝贵机会。

评分

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扎实的品质所吸引。封面设计简约大气,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直观且信息量大,让我对书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我是一名对机械制造领域充满热情的研究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讲解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以支撑我的科研项目。很多现有的教材虽然经典,但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完全涵盖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这本书的“第2版”标识,让我对内容的及时性和前沿性充满了期待。而“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的定位,也表明它将深入探讨更高级、更复杂的加工技术,这正是我急需学习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各种精密加工技术,例如超精密加工、微细加工等,以及它们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所涉及的先进制造工艺,例如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工艺优化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这本书的体量也让我觉得内容一定会非常充实,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学习和吸收其中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非常用心,外部纸箱保护得很好,内部书籍本身也被完好无损地送达。封面设计非常具有专业性,深邃的蓝色背景,醒目的白色字体,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一目了然。作为一名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深化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的教材。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加工难题,而一本全面、深入的书籍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本书的“下册”定位,预示着它将涵盖比基础更为进阶的内容,比如高效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第2版的更新,也表明了其内容的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技术成果。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加工工艺的机理,掌握如何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路线,并能够对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化,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评分

这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给我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标题非常清晰地指明了其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作为一名在校的机械专业高年级学生,我对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解还处于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宽的阶段。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讲解机械加工工艺的教材,特别是关于一些较为复杂和精密的加工方法。这本书的“下册”定位,让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较高的期待,它很可能包含了更多关于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第2版的标识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不断更新和优化的,能够反映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标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各种磨削工艺、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等,并能够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材料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加工过程的分析和优化。

评分

这本书的纸质和印刷质量都非常出色,拿在手里感觉很厚实,内容也排版得十分紧凑。封面设计也相当符合其专业定位,标题“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下册)(第2版)”简洁有力。我是一名对机械制造充满好奇的学习者,一直以来都想系统地了解机械加工的奥秘。虽然市面上关于机械制造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却不多。这本书的“下册”和“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的标题,让我看到了深入学习的希望,它很可能涵盖了我最想了解的关于各种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钻削等)的详细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实际应用。第2版的更新,也让我相信书中的内容是相对较新的,能够反映当前技术发展的一些特点。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逐步构建起我对机械加工工艺的全面认识,理解不同加工方法之间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艺方案。这本书的篇幅也让我觉得内容会非常充实,我准备花大量的时间去深入研究和学习。

评分

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价格还比别家便宜,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书的内容直得一读。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读书的好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一看就是别人看过的书,书的前几页都卷了起来,根本就不是全新的,退书的人是不是看够了才会退的书?真拿北京的京东没办法

评分

一看就是别人看过的书,书的前几页都卷了起来,根本就不是全新的,退书的人是不是看够了才会退的书?真拿北京的京东没办法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哈哈哈哈

评分

评分

很不错啊~~~~~~~~~~~~~~很不错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