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振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视觉传播)、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高级讲师、中国高等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是香港资深摄影文化人及多产的影像作家,继1987年创办《摄影杂志》,于1997创办《DPI数码影像杂志》推广数码摄影,并于2001年改版为《DC Photo数码摄影》。主要着作包括《摄影多面睇》文集、《光与曝光》、《影像谎言》、《摄影独白》、《摄影观念》、《缘来摄影》、《Snapshot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解码》、《香港摄影20年》、《DSLR数码单反摄影天书》、《Photoshop CS4数码摄影专业执相技术》以及其他数十种摄影及相机参考书。
胡民炜,1996年香港大学毕业后投身摄影出版工作,开始刊物插图摄影的生涯,其摄影作品主要在《摄影杂志》发表,曾参与多册畅销摄影书刊的拍摄、写作及编辑工作,近年主攻数码影像及色彩管理,曾编写《彩色数码摄影摄影师色彩管理手册》。
黎韶琪,毕业于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有10年从事报道摄影及插图摄影经验,目前是香港《摄影杂志》及《DCPhoto数码摄影?的资深编辑,从事摄影出版及摄影培训教育工作多年,曾参与香港多册畅销摄影书刊的裂作。负责编辑、摄影及撰写工作,包括《数码摄影实用攻略》、《PhotoshopCS2专业影像处理手册》等。
EOS DSLR全面测试
EOS l000D功能齐全入门机身
EOS 450D入门机大革新
EOS 500D高清视频拍摄升级选择
EOS 550D超强高像素入门单反
EOS 50D画质再提升
EOS 60D可转动屏幕单反相机
EOS 7D顶级性能中级价格
EOS 5D Mark Ⅱ全画幅高清视频拍摄先驱
EOS一1 D Mark Ⅲ极速机皇再生
EOS一1 D Mark IV愈暗愈强
EOS一1 Ds MarkⅢ2,110万像素画质直逼数码后背
EF镜头实际测试
佳能流行镜头评选
EF l4mm f/2.8L USM ⅡCanon EF广角镜皇Ⅱ代
EF 50mm f/1.2L USM延续标准定焦镜皇地位的招牌镜
EF—S 10-22ram f/3.5—4.5 USM APS—C数码超广角镜
EF 16—35mm f/2.8L II USM极品级大光圈超广角镜皇
EF 24—105mm f/4L IS USM变焦新锐
EF—S 17—55mm f/2.8 IS USM高规格高速防震标准变焦镜
EF—S 18—55mm f/3.5—5.6 IS轻巧灵活防震入门版标准Kit镜
EF—S 55—250mm f/4—5.6 IS超低色散防震远摄镜
EF 70—200mm f/4L IS USM小巧精悍远摄防震招牌镜
EF lOOmm f/2.8L IS USM Macr0 1 00mm L级防震微距
EOS闪光灯应用
剖析E—TTL Il闪光灯
佳能闪光灯选择
闪光灯拍摄技巧
有线、无线闪光灯配搭
无线遥控闪光设定
多灯同步人像拍摄示范
相机配件
快门遥控器
其他配件
RAW图像处理
专业RAW图像处理Canon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3.7
照片风格化
附录
佳能数码单反相机规格表
佳能EF/EF—S镜头规格表
这本《CANON数码单反相机全集》简直是单反发烧友的福音!我本来对佳能的各种型号和技术规格总是感到一头雾水,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参数对比,看了官方手册也稀里糊涂。这本书的编排实在是太人性化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技术手册,而是真正从一个资深摄影爱好者的角度出发,把从入门级的EOS M系列到专业级的1D X Mark III,乃至那些经典的老款胶片时代数码机型的演变脉络都梳理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对镜头系统的深度解析,比如EF和EF-S的适用场景、红圈L镜头的魔力所在,甚至连一些“小众”的移轴镜头都有专门的篇幅介绍。更难得的是,作者似乎对每一款机型都有实际的使用心得,不仅仅是罗列参数,而是告诉你这款机器在特定光线条件下,它的高感表现如何、动态范围是否能满足风光摄影的需求。读完之后,我清晰地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坚持使用某些老机身,也对未来升级有了明确的方向感,而不是盲目追求最新的型号。这种由浅入深、兼顾历史与前沿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说明书大全”。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人文纪实摄影的玩家,通常我的器材选择会更倾向于轻便和低调。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没有过度推崇那些体积庞大的全画幅旗舰,而是花了很多篇幅去介绍APS-C画幅的优势,尤其是那些体积小巧但画质优秀的定焦镜头搭配方案。作者通过分析APS-C画幅的“裁切系数”如何巧妙地转化为长焦优势,为风光和打鸟题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比如,书中分析了某款入门级机身在搭配长焦定焦镜时,其轻量化的优势在需要长时间背负跋涉的徒步旅行中有多么重要。此外,关于机身的操作逻辑和自定义按键设置的探讨也极为深入。它不是笼统地说“可以自定义”,而是具体到哪些按键在抓拍时应该赋予什么功能,如何设置菜单快捷键才能在瞬间完成曝光模式的切换,这些细节处理,直接关系到能否捕捉到决定性的瞬间。这让我对自己的老机器进行了彻底的“瘦身”和优化,操作流畅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也值得称赞,看得出出版方很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色彩还原度极高,尤其是一些高阶机型的动态范围测试图和色彩层次过渡图,色彩的过渡非常平滑自然,这对于一本技术参考书来说至关重要。但抛开这些硬件条件,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视频拍摄功能的全面覆盖。在现在这个Vlog盛行的时代,很多摄影书对视频功能往往一带而过,但这本《全集》对佳能机型在4K拍摄下的裁切、升格(慢动作)的处理能力,以及触控对焦的反应速度等都做了细致的横向对比。它甚至探讨了佳能Log格式(C-Log)的后期调色潜力,并且附带了基础的LUT应用示例。这对于那些想用单反跨界做视频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省去了大量在网络上摸索的时间。可以说,它成功地将一台“照片相机”的潜力挖掘到了视频领域,内容深度完全跟得上时代步伐。
评分坦白讲,市面上关于摄影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要么过于侧重艺术性而忽略器材细节,要么就是纯粹的参数堆砌。这本书的难得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器材-技术-创作”的闭环生态。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用器材,更告诉你为什么器材设计成这样,以及在何种创作意图下应该选择哪一款器材。例如,在讨论到高速连拍性能时,作者不仅列出了每秒张数,还详细解释了缓存深度(Buffer Depth)对连续拍摄长RAW文件时的实际意义,并结合体育摄影的案例进行了说明。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曝光,但希望将自己的器材性能榨干到极致的“进阶”摄影爱好者。它成功地将复杂的工程学概念,转化为摄影师可以理解和应用的创作工具箱,让冰冷的机器焕发出真正的艺术生命力。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凑数”的心态。我以为它无非就是把佳能官网的产品介绍拼凑起来,再加点新手教程。结果大跌眼镜!这本书的实操性和应用性强到让人惊叹。它对色彩科学的解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是简单地说“佳能色彩好看”,而是深入分析了佳能的色彩配置文件(Picture Style)是如何影响最终成像的,比如“标准”、“风景”和“人像”模式在肤色还原上的细微差别和调整空间。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曝光三角的高阶应用部分。书中用大量的实景案例来讲解,如何通过灵活运用快门速度来“凝固”或“模糊”运动,以及光圈值对景深和锐度的精确控制。例如,它有一章专门讨论在演唱会这种极端暗光环境下,如何平衡噪点、快门速度和对焦精度,给出的设置建议简直就是“作弊码”。这种详尽到位的操作指导,让我感觉像是请了一位私人摄影导师常驻身边,极大地提升了我在实际拍摄中的效率和成片质量。
评分质量很好。不错的包装。
评分质量很好。不错的包装。
评分每一个人的天堂,就是他的欲望
评分质量很好。不错的包装。
评分质量很好。不错的包装。
评分好
评分每一个人的天堂,就是他的欲望
评分每一个人的天堂,就是他的欲望
评分每一个人的天堂,就是他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