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人物摄影是摄影实践的最重要表现内容。此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物摄影的各分支命题,且注重了在审美认知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上如何进行实践的启发性、指导性介绍。
内容简介
《人物摄影教程》分十章对人物摄影的各个方面作了阐述,涉及到人像摄影、人体摄影、创意摄影、纪实摄影等诸多领域,力求比较全面地介绍关于人物摄影的基础知识。作为一本教材,除了要考虑到它系统性和条理性外,还要注意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争取有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喜欢它。《人物摄影教程》以大量的实例介绍了人物摄影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仅是一本教科书,还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作者将自己长期的人物摄影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贯穿于书中,让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精心挑选了一些自己在不同时期的摄影作品作为例图,并为每幅例图配写了一篇短文,从审美和技术两个层面加以评价,可以给读者以更多的启迪。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人物摄影概述
第一节 人物摄影的特点/1
第二节 人物摄影的种类/3
一、人像摄影/3
二、社会生活中的人物摄影/4
三、舞台表演与时装表演中的人物摄影/5
四、纪念照/5
五、人体摄影/6
第三节 不同环境与光照的人物摄影/6
一、影室灯光摄影/6
二、室内现有光摄影/6
三、户外自然光摄影/7
四、闪光灯摄影/7
五、舞台摄影/7
第四节 人物摄影的要求/8
一、人物形象的美感表现/8
二、人物摄影贵在传神/8
三、通过人物形象表现社会、表现时代/8
第二章 人物摄影的器材设备
第一节 照相机/9
一、中画幅相机/9
二、数码相机/12
三、镜头/14
第二节 照相机附件/17
一、滤光镜/17
二、三脚架、快门线/17
三、反光板、柔光屏/18
四、测光表/19
第三节 影室设置/19
一、摄影室/19
二、影室灯具/20
三、背景、道具/20
第三章 人物摄影用光
第一节 光的基本特点/21
一、光的强弱/21
二、光的软硬/22
三、光的聚散/22
四、光的方位/22
第二节 光位的选择与调整/24
一、顺光/24
二、侧光/24
三、逆光/24
四、顶光/25
五、前侧光/25
六、侧逆光/25
七、脚光/25
第三节 光质的选择与处理/26
第四节 光比的选择与调节/28
第五节 影调的选择与控制/29
一、高调/29
二、低调/29
三、中间调/30
四、软调/30
五、硬调/30
六、影调的控制/30
第四章 人物摄影构图
第一节 摄影画面的景别/31
一、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31
二、头像、半身像、大半身像、全身像/32
第二节 方向的选择/33
一、正面/33
二、半侧面/34
三、侧面/34
四、背面/34
第三节 高度的选择/34
一、平视/34
二、俯视/35
三、仰视/36
第四节 主体与陪体/36
一、主体/36
二、陪体/38
第五节 对比与均衡/38
一、对比/38
二、均衡/42
第六节 画面的分割/43
一、线/43
二、黄金分割/44
三、空间的分配/44
第七节 背景/45
一、空景与虚景/46
二、实景/47
三、背景的选择和处理/47
第八节 前景/48
第九节 确定画幅格式/49
一、横画幅/49
二、竖画幅/49
三、方画幅/50
第五章 人物形象的调整
第一节 人物的脸型/51
第二节 人物的表情/54
一、笑容/54
二、冷面/55
三、眉眼/55
四、嘴脸/57
第三节 人物的动作和姿态/59
一、手/59
二、腿/62
三、全身姿态/62
第四节 谈人物摄影的服装/62
一、胖人的着装/63
二、瘦人的着装/63
三、矮个子的着装/63
四、服装的搭配/63
第六章 影室灯光摄影
第一节 灯光分布/65
一、主光/65
二、辅助光/66
三、背景光/67
四、轮廓光/67
五、修饰光/67
第二节 布光设计/68
一、主光的运用/68
二、辅助光的运用/68
三、背景光的运用/71
四、多灯配合/71
五、商业人像摄影布光设计/72
六、婚纱摄影的风格与布光/72
七、常见婚纱摄影布光样式/73
第三节 家庭摄影室/74
一、基本设备/74
二、拍摄方法与特点/75
三、混合光摄影/76
第七章 室内现有光摄影
第一节 室内现有光的特点/77
一、室内自然光/77
二、室内现有灯光/79
三、室内混合光/81
第二节 室内现有光摄影的曝光控制/82
第三节 室内现有光的造型表现/83
一、顺光拍摄/83
二、侧光拍摄/83
三、逆光拍摄/84
四、侧逆光拍摄/84
五、室内现有灯光拍摄/84
第四节 舞台摄影/84
一、舞台摄影的曝光控制/84
二、舞台摄影的角度选择/88
三、舞台摄影的瞬间把握/88
第八章 户外自然光摄影
第一节 户外自然光的特点/91
一、明朗阳光/91
二、柔和阳光/91
三、阴天散射光/92
四、晴天天空光/93
第二节 户外自然光摄影的光线处理/94
一、选择拍摄时间/94
二、选择拍摄环境/96
三、反光板的运用/96
四、吸光板的运用/96
五、柔光屏的运用/96
六、闪光灯的运用/97
第三节 户外自然光摄影的曝光控制/97
一、影响曝光的因素/98
二、正确测光/100
三、按拍摄意图控制曝光/102
第四节 户外自然光摄影的色彩表现/102
一、影响照片色彩的因素/102
二、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05
三、色彩的平衡与倾向/105
四、色彩的节奏与韵律/105
五、色彩的象征意义/106
第九章 创意摄影
第一节 创意类人物摄影的特点/107
一、形式感/107
二、唯美/107
三、画意/107
四、抽象/107
第二节 魅态摄影/108
一、化妆/109
二、发型/110
三、时尚与性感/111
第三节 画意摄影/112
一、仿油画效果/112
二、仿版画效果/113
三、仿素描效果/114
四、仿国画效果/115
第四节 多次曝光摄影/115
第五节 人体摄影/117
一、人体模特/119
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119
三、模特的动作与姿态/120
四、人体摄影的一些技术问题/122
第十章 纪实摄影
第一节 纪实摄影的特点/124
一、真实性/124
二、人文性/124
三、文化性/125
第二节 纪实摄影的器材装备/126
一、照相机/126
二、镜头/127
三、其他装备/127
第三节 纪实摄影的种类/127
一、新闻摄影/127
二、专题摄影/128
三、民俗摄影/130
四、纪实人像摄影/131
五、社会生活摄影/132
第四节 纪实摄影的拍摄方法/132
一、抓拍/132
二、偷拍/133
三、拍摄瞬间的选择/134
四、纪实摄影的镜头语言/134
五、纪实摄影的文字说明/136
第五节 纪实摄影对人物的选择/138
一、重大事件中的人物/138
二、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138
三、有志气并努力奋斗的人/139
四、冒险者/139
五、罪犯和堕落者/139
六、少数民族/140
七、村民/140
八、在中国的外国人/140
九、前卫少年、时尚少女/140
十、其他/140
附录 彩色例图/141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人物摄影的器材设备
第一节 照相机
人物摄影对于照相机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各种相机都可以用来拍摄人物。最常用的是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这类135相机小型轻便,可配置的镜头和附件多,功能齐全,特别适合用于拍摄人物的活动。数码相机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目前已成为摄影者的新宠。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照片和放制大尺寸的照片,专业摄影师更倾向于使用中画幅相机或大画幅相机。
一、中画幅相机
中画幅相机底片面积一般是35mm相机底片的3-4倍,甚至更大,制作照片时放大倍率小,可以获得清晰度较高、影纹细腻、层次丰富的照片。中画幅相机即120相机,使用120胶卷,操作较之大画幅相机方便,胶片成本也相对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各照相馆影楼及广告公司,成为人像摄影的主力机型。
1.6x4.5cm画幅相机 目前有一些6x4.5cm的中画幅相机非常先进,其性能直逼现代135单反相机,实现了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过片等各种功能。宾得645N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AF功能的中画幅单反相机,该机电子化程度高,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宾得645N机身小巧,易握持,操控性好,不少人因此放弃了135相机转而改用120相机。宾得645N及其改进型645NⅡ拥有大量的优质镜头,其中包括四款变焦镜头,这大大方便了人物摄影。可喜的是这些镜头的价格并不算特别高。645N的画幅为6x4.5cm,一个120胶卷可以拍16张。645NⅡ型已经考虑到今后用于数码摄影而作了相应的设计。
康太时645是另一种中画幅AF高级相机,采用德国蔡司镜头。与哈苏相机使用的镜头同出一门。康太时645虽然对焦速度很快,但它使用的却是手动镜头。康太时独自开发的自动对焦技术,在机身内部装置了一种自动对焦检测器,能够有效地控制对焦。康太时设计的快门小而轻,645的最高快门速度达1/4000秒,闪光同步速度达1/125秒,这对于120单反相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该机还可以更换取景器,根据需要既可以平视取景又可以俯视取景。
前言/序言
对于摄影来说,最大的题材和门类莫过于人物摄影。学习摄影,必须学会拍摄人物,拍好人物。这里所讲的人物摄影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括人像摄影和社会生活中的人物活动摄影。人物摄影是利用摄影的手段来表现人和塑造人物形象。除了拍摄肖像,人物摄影主要是将现实生活中各种状态下的人物作为拍摄主体,通过描绘其外貌形态来反映其内心世界。人物摄影还注重表现人的活动与情节,从而反映出一定的生活主题。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和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艺术即人学。观察人、研究人,是所有文学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从事摄影离不开表现人,好的摄影作品大多具有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人物摄影应该把反映人的生存状态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十分复杂,因此人物摄影比风光摄影等其他题材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但同时也更为丰富多彩。从事人物摄影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技术技巧,具备在各种环境中和不同条件下拍摄人物的能力。无论你对摄影具有多高的热情和多么丰富的想像力,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技术技巧来支持。
在过去所出的众多摄影教程中,关于人物摄影的教程,大多局限于人像摄影或影楼婚纱摄影。很少把人物摄影的共性与规律统起来论述,并分别对人物摄影的各个分支和门类进行系统的分析。本书分十章对人物摄影的各个方面作了阐述,涉及到人像摄影、人体摄影、创意摄影、纪实摄影等诸多领域,力求比较全面地介绍关于人物摄影的基础知识。
《光影流转:现代人像摄影的艺术与技术》 概述 《光影流转:现代人像摄影的艺术与技术》是一本面向摄影爱好者、艺术院校学生以及希望提升人像摄影技巧的专业人士而精心打造的深度教程。本书不仅关注摄影的技法层面,更深入挖掘人像摄影背后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表达,旨在引导读者构建一套独立而成熟的人像摄影思维体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按下快门的指导书,更是一扇通往理解、捕捉和展现人物独特魅力的艺术之门。本书将人像摄影的创作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环节,从基础的光影构建到复杂的情绪捕捉,再到后期处理的精细雕琢,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框架。 创作理念与目标 在信息爆炸、视觉文化日益盛行的当下,人像摄影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记录功能,成为个体表达、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光影流转》的创作理念根植于对这一时代特性的深刻洞察,旨在打破传统人像摄影的刻板印象,引领读者拥抱更具时代感、更富有人文精神的创作方向。 本书的目标是: 构建扎实的技法基础: 深入讲解摄影的各项基础要素,如曝光、对焦、景深、构图等,并详细阐述它们在人像摄影中的具体应用。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引导读者学会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理解光影与人物性格、情绪之间的微妙关系。 激发创意与表现力: 鼓励读者跳出定式思维,探索不同风格、不同场景下的人像创作,培养独特的艺术视角。 掌握多样的拍摄手法: 涵盖自然光、人造光、影棚、外景等多种拍摄环境下的技术要点和实践技巧。 深化后期处理的理解: 教授读者如何运用后期技术,在尊重人物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强调人文关怀与伦理意识: 提醒读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怀揣对被摄者的尊重与理解,负责任地进行影像的记录与呈现。 内容模块详解 第一部分:人像摄影的基石——理解光与影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核心,也是理解人像摄影的关键。 光线的本质与特性: 详细剖析自然光(直射光、散射光、黄金时段、蓝色时段等)和人造光(定光、闪光灯、LED灯等)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人像摄影中的作用。 光线的方向与质量: 讲解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等不同布光方式,以及硬光、软光对人物面部塑造、轮廓勾勒和情绪表达的影响。 光线与阴影的艺术: 深入探讨阴影在人像摄影中的角色,如何利用阴影塑造立体感、营造氛围,以及避免产生不适宜的阴影。 曝光控制的艺术: 详细讲解曝光补偿、测光模式(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评价测光)在人像摄影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在复杂光线下实现精确曝光。 色彩与光线: 探讨不同色温的光线对人物肤色和整体色调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白平衡调整来获得理想的色彩表现。 第二部分:构图的智慧——塑造视觉语言 构图是人像摄影的骨架,直接影响画面的信息传达和美学价值。 经典构图法则的演变: 从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到更具现代感的非对称构图,分析其在人像摄影中的适用性和创新性。 视角与景别: 讲解不同拍摄角度(平视、仰视、俯视)和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如何影响人物的视觉感受和故事性。 框架与引导线: 探索利用环境中的元素(门框、窗户、树枝等)形成画中画,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引导观者视线聚焦于人物。 背景的选择与处理: 强调背景对于人像照片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选择干净、简洁或具有叙事性的背景,以及如何利用景深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 留白与呼吸空间: 阐述画面中的留白如何增加照片的意境和视觉张力,为观者提供想象的空间。 第三部分:捕捉神韵——人物的情感与表达 人像摄影的灵魂在于“人”,在于捕捉人物内心的真实流露。 眼神的魅力: 深入分析眼神在人像摄影中的重要性,指导如何引导被摄者与镜头进行眼神交流,捕捉传神瞬间。 表情的解读与引导: 讲解不同表情所传达的情感,以及摄影师如何通过沟通、互动来引导被摄者展现自然、生动的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的叙事性: 探讨手势、站姿、坐姿等肢体语言如何辅助表情,传达人物性格、情绪和故事。 与被摄者沟通的艺术: 强调建立信任、营造轻松氛围的重要性,提供与不同类型被摄者(儿童、老人、专业模特、普通人)有效沟通的技巧。 情绪的捕捉与氛围的营造: 讲解如何通过光影、色彩、构图和引导,来营造特定的拍摄氛围,以更好地捕捉人物的情绪。 第四部分:多样化的拍摄实践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提供丰富的拍摄指导。 影棚人像: 讲解影棚灯光布置、背景选择、器材搭配等专业影棚拍摄流程。 自然光人像: 探讨如何在户外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自然光进行创作,以及如何应对光线变化。 环境人像: 强调将人物置于特定环境中,利用环境信息讲述人物故事,讲解如何选择与人物契合的环境。 肖像特写: 专注于人物面部细节的刻画,探讨如何通过光影和构图展现人物的年龄感、阅历感和情感深度。 生活化纪实人像: 捕捉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强调自然、不做作的拍摄风格。 创意人像: 鼓励打破常规,探索实验性、概念性的人像创作,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力。 特定主题人像: 如儿童摄影、孕妇摄影、情侣摄影、职业肖像等,针对不同对象的拍摄要点和技巧。 第五部分:后期处理的升华——让照片“活”起来 后期处理是人像摄影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优化照片,增强艺术表现力。 RAW 格式的优势与流程: 讲解RAW文件相比JPEG格式的优势,以及RAW格式的后期处理流程。 基础调整: 曝光、对比度、白平衡、色彩校正等基础调整的精细化操作。 局部调整: 运用蒙版、选区等工具进行局部提亮、压暗、锐化,以突出人物面部特征。 皮肤的优化处理: 讲解如何在不失真、不失真的前提下,对皮肤进行平滑、去瑕疵处理,保留皮肤纹理。 色彩的风格化: 探索不同的色彩风格(冷色调、暖色调、复古色调等)如何影响照片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 锐度与降噪: 掌握适度的锐化和降噪技巧,提升画面清晰度,同时避免过度处理。 输出与归档: 讲解不同用途(网络分享、打印输出)的图像输出设置,以及照片的有效归档方法。 第六部分:人像摄影的伦理与思考 摄影不仅是技术,更承载着责任与思考。 尊重与肖像权: 强调拍摄前获得被摄者同意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其个人隐私。 真实的呈现: 探讨如何在后期处理中保持真实性,避免过度修饰导致失真。 影像的叙事与解读: 引导读者思考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观者可能的解读,培养负责任的影像传播意识。 本书特色 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从基础理论到高级技巧,层层递进,适合不同程度的读者。 大量精美的案例分析: 精选来自不同风格、不同场景的优秀人像摄影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让读者学有所依。 实用性的操作指南: 提供详细的参数设置、器材建议和拍摄流程,方便读者立即实践。 强调“人”的元素: 贯穿全书的都是对“人”的理解与关怀,而非单纯的技术堆砌。 鼓励独立思考与创作: 引导读者形成自己的拍摄理念和风格,而非照搬套路。 融合经典与现代: 既有传统人像摄影的精髓,也融入了当代摄影的最新理念和潮流。 结语 《光影流转:现代人像摄影的艺术与技术》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教材,它是一次关于如何用镜头去“看见”和“讲述”一个人的深度探索。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按下快门的执行者,而将成为一个能够用光影、构图和真诚沟通,去捕捉、去塑造、去传达人物独特魅力的影像创作者。愿这本书成为你人像摄影旅程中,最忠实、最富启发性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