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曆史學傢。主要著作有兩部通史:《白話本國史))和《呂著中國通史》;五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八部專史:《先秦學術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宋代文學》、《中國製度史》、《中國民族史》、《呂著史學與史籍》和《文字學四種》。他還著有大量曆史通俗讀物。
就是文言文稍多瞭一點,要加油!
評分而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我想先生的這本通史最大意義在於,先生的治史方法乃至整個史觀和我們當下所熟悉的,或者說我們從小課本上的那些大不一樣。那是因為先生身處在一個承上啓下的時代,當時西學為廣為國人所接受甚至收到熱烈追捧,和所有學科一樣,治史的方法也毫無例外的也為之一變,從韆百年來的左史記言右史記行,到瞭融入西方哲學的新史觀。而且身處在那個外憂內患的動蕩年代裏的學人,無不以振興中華為己任,所謂治史也比必是抱定著以古為鑒的目的去的。所以先生的著作有很深刻的時代烙印,比方說,先生對於秦漢之際社會情況的論述,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些觀點就大相徑庭。而正由於他是個新舊時代中間的人物,所以他在著作中關於中國傳統社會乃至思想和西方社會思想進行的對比,就顯得分外重要,由我看來而言,可謂是精闢已極,那怕是到瞭今時今日其中的意義仍可為我們所深思和藉鑒。
評分送給朋友的書,沒有看。
評分當然內容沒有問題,隻是外觀比我想象的要差很多……
評分比較喜歡看曆史書的,擺在床頭,還不錯。
評分不久前,我被自己體會到的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所震驚:在翻閱一本關於希特勒的書時,我被其中幾幅他的照片所觸動。它們讓我迴想起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戰爭中度過的,好幾位親人都死在納粹集中營裏。但與這張令我追憶起生命的往昔,追憶起不復返的往昔的希特勒的照片相比,他們的死又算得瞭什麼?
評分史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後來人誰也不知道,即便是再標榜公正,隻要是人記錄下的曆史,總是有偏薄的,無論如何有時代局限總是在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樣來讀所謂的“曆史”呢?或者說我們應該怎麼樣從他人論述的“曆史”中,找到自己的那份能理解的曆史呢?想必也隻有博采眾長,好在我們很多前輩們的大作可以拜讀,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史觀。而作為那個新舊過渡年代的代錶性學人,先生的這本通史也起到瞭承前啓後的作用,是我們絕對不應該錯過的。
評分寫得可以
評分若法國大革命永遠地重演,法國的史書就不會那麼以羅伯斯庇爾為榮瞭。正因為史書上談及的是一樁不會重現的往事,血腥的歲月於是化成瞭文字、理論和研討,變得比一片鴻毛還輕,不再讓人懼怕。一個在曆史上隻齣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位反復輪迴、不斷來砍法國人頭顱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無限的差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