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訓詁”,也叫“訓故”、“詁訓”、“故訓”、“古訓”。一般認為,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爾雅》前三篇叫《釋詁》《釋言》《釋訓》,“訓詁”一詞就是從這裏來的。“訓”“詁”二字連用在一起,發端於周末魯國人毛亨,毛亨注釋《詩經》,定書名為《詩故訓傳》。用淺顯的話來說,訓詁就是解釋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語言解訓詁學 訓詁學
評分楊琳老師做學問一嚮紮實,此書亦是他做學問風格的體現。推薦購買哦。
評分這是一部關於訓詁學理論的前沿著作,對以前的訓詁理論有所總結和發展,對研究古漢語來說值得參考!
評分作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很風趣。
評分聲訓的作用:1.尋求本字。本字是對藉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時不寫本字而用一個音同或者音近的字來代替,這個藉字與它所記錄的詞的詞義毫無聯係,隻是聲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訓詁時應該破除藉字,尋求本字。而尋求本字的途徑隻能從聲音入手。利用聲訓可以說明通假,尋求本字,防止望文生義,還可以糾正某些注釋和解說上的失誤。2.推求語源。語源是就根詞和賴以産生的派生詞之間的關係而言的。由同一根詞派生齣來,因而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者義近音同的詞,叫做同源詞。所謂推求語源,主要是從同源詞中廣泛係聯派生詞,即確定同源派生詞之間的淵源關係。運用聲訓的方法係聯同源詞,首先是指文字上同聲符的。其次,因為漢語的同源詞並不總是用同樣的諧聲偏旁錶示,這就需要我們打破字形的束縛,輾轉係聯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確定它們的語源義。探求名物的來源是聲訓的一種特殊作用。總之,探求語源,往往能突齣詞義的特點,有助於對詞義的理解;還有助於探討詞義引申和語音變化的規律。
評分還行,用著不錯下次還會買。
評分此書是關於訓詁學理論的一本最新研究著作,所言雖未必一一皆是,然作者亦有比較深入的思考,值得一讀!
評分不錯,對學習有益。加油吧,訓詁學!!!!
評分這是一部關於訓詁學理論的前沿著作,對以前的訓詁理論有所總結和發展,對研究古漢語來說值得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