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城南記校注

遊城南記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 張禮 著,史念海,曹爾琴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三秦齣版社
ISBN:9787806287095
版次:2
商品編碼:1072854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長安史跡業刊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9
字數:172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遊城南記》為北宋人張禮撰,是其與友人於哲宗元年(一0八六)閏二月遊曆京兆城南即今西安南郊及長安地區的見聞記錄,涉及的自然景觀、曆史人物、事件數百宗,為唐末戰亂後長安城南地區凋敗的真實記錄,是瞭解和研究唐都長安外郭城及其南郊自然及人文地理演變的重要曆史地理文獻。本書由已故著名曆史學傢史念海先生和曹爾琴教授校注。此次校注除作版本校勘標點外,主要結閤曆史文獻及實地考察,對書中諸多的地理及人文記載作瞭詳瞻的注釋,便於讀者瞭解這一地區古今地理演變的情況,為學術界提供最新的曆史地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史念海,教授,1912年生。山西平陸人。1932年考入輔仁大學曆史係,1936年畢業,獲文學士學位。同年任禹貢學會編輯。1940年到西安任西北文化學社編輯。1941年到四川北碚任國立編譯館副編審,1946年兼任北碚復旦大學副教授。1947年任蘭州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1948年任西北大學曆史係教授。1950年任西北大學師範學院史地係教授兼係主任。1954年任西安師範學院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1960年起,多年任陝西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副校長。現任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所長、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都學會會長,中國唐史學會名譽會長。著有《中國的運河》(重慶史學書店1944年,修訂本陝西人民齣版社1988年),《河山集》(三聯書店1962年),《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河山集》三集(人民齣版社1988年)、《河山集》四集(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1990年)、《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齣版社1992年)、《中國曆史人口地理和曆史經濟地理》(颱灣學生書店1990年)、《中國自然地理·曆史自然地理》(與譚其驤、陳橋驛共同主編,科學齣版社1982年)等。1990年獲陝西省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奬委員會榮譽奬,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奬。1990年被國傢教委評為有突齣貢獻的專傢。1992年任中央電大曆史地理課程主講教師,並編寫教材《中國曆史地理綱要》(山西人民齣版社1992年)。

目錄

前言
元祐改元季春戌申明微茂中同齣京兆之東南門
曆興道務本二坊
由務本西門入聖容院觀薦福寺塔
南行至水永樂坊
東南至慈恩寺少遲登塔觀唐人留題
倚塔下瞰麯江宮殿樂遊燕喜之地皆為野草不覺有黍離麥秀之感
齣寺涉黃渠上杏園望芙容園西行過杜祁公傢廟
齣啓夏門覽南郊百神靈星三壇
次杜光村
東南曆仇傢莊
過高望西南行至蕭灌墓讀碑
由趙村訪章敬寺基經撥川王論弓仁墓
下動蔭坡入牛頭寺登長老文公禪堂夜宿寺之南軒
已酉謁龍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坡徘徊久之
覧韓鄭郊居至書麯扣堯夫門上逍遙公讀書臺尋所謂何將軍山林而不可見
晚抵申店李氏園亭夜宿祁子虛書捨
庚戌子虛邀飲書氏會景堂
復相率濟潏陟神禾原西望香積寺塔
下原訪劍希古過瓜洲村
復涉潏水遊範公五居
……
附錄

用戶評價

評分

  2:書中不少內容還是有時效性的,最好能標注每篇文章的寫作時間1:目的地是經常是一些普通旅遊者很難有機會去的地方或者是不太敢去的地方,比如新幾內亞的原始部落,地震後的日本。

評分

  2:深入。書中一般要把目的地的曆史、政治上的重要事件交代清楚。這個相對來說還不算難。另外,袁嶽對自然科學的許多學科都有所瞭解,對目的地的自然環境包括動植物的特點和由來都有所介紹,這是普通的遊記經常欠缺的。

評分

  4:作者深受Jared Diamond的人類大曆史三部麯(《第三種黑猩猩》、《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影響。不時舉書中的觀點來驗證看到的情況。我感覺整本書都可以看作是這三本書的注解。

評分

  張注曰:寺本隋無漏寺,貞觀二十一年,高宗在春宮,為文德皇後立為慈恩寺。永徽三年,沙門玄奘起塔[4],初惟五層,磚錶土心,效西域窣堵波[5],即袁宏《漢記》所謂浮圖祠也。長安中摧倒[6],天後及王公施錢,重加管建至十層。其雲雁塔者,《天竺記》達樝國有迦葉佛伽藍,穿石山作塔五層,最下一層作雁形,謂之雁塔,蓋此意也。《嘉話錄》謂張莒及進士第,閒行慈恩寺,因書同年姓名於塔壁,後以為故事。按:唐《登科記》有張颱,無張莒。颱於大中十三年崔槾下及第,馮氏引之以為自颱始;若以為張莒,則颱時已有題名之說焉[7]。塔自兵火之餘,止存七層。長興中,西京留守安重霸再修之,判官王仁裕為之記。長安士庶,每歲春時,遊者道路相屬。熙寧中,富民康生遺火,經宵不滅,而遊人自此衰矣。塔既經焚,塗圬皆剝,而磚始露焉,愚人墨跡,於是畢見,今孟郊、舒元輿之類尚存,至其他不聞於後世者,蓋不可勝數也。

評分

  東南至慈恩寺,少遲登塔,觀唐人留題。

評分

評分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锺,是謂三纔。為五行之秀,人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評分

  歷興道、務本二坊。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