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 |
| ISBN: | 9787550243705 |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定 价: | 12 元 |
| 作 者: | (北齐)颜之推,著,谭慧,译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 目 录 | |
【颜氏家训 目录】 一、序致… ……………………… 005 二、教子… ……………………… 008 三、兄弟… ……………………… 015 四、后娶… ……………………… 021 五、治家… ……………………… 025 六、风操… ……………………… 036 七、慕贤… ……………………… 050 八、勉学… ……………………… 057 九、文章… ……………………… 068 十、名实… ……………………… 079 十一、涉务… …………………… 086 十二、省事… …………………… 091 十三、止足… …………………… 100 十四、诫兵… …………………… 103 十五、养生… …………………… 106 十六、归心… …………………… 110 十七、书证… …………………… 122 十八、音辞… …………………… 137 十九、杂艺… …………………… 144 二十、终制… …………………… 152 |
| 精彩书摘 | |
一、序致 【题解】 本篇是《颜氏家训》的序言,作者颜之推在本篇 中就《颜氏家训》的写作目的做出说明,希望能借此 整顿门风,让子孙后代从中获益。 【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 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 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①耳。吾今所以复为此 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②子孙。夫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 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③之斗 阋④,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 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 ①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六朝的习语,用来比喻 做一些没有创新的重复事情。 ②提撕:拉扯、牵引。此处引申为教导、提醒。 ③凡人:指兄弟。 ④阋(xì):争斗。 【译文】 圣贤的书籍,教会人们要诚实孝顺,谨慎说话, 行为检点,树立人格传扬美名,这些道理都已经说得 非常完备了。魏晋以后,诸子百家的那些著作,道理 相同案例重复,前后相互模仿,这就好比在屋子下面 造屋子,在床上面放床一样,没什么用处。我今天之 所以要重新写这本《家训》,并不敢将它作为事物的 规范来为世人做示范,只是整顿家内的风气,教导后 人罢了。同样的话有的人愿意相信,是因为说话的人 是他们的亲人;同样的命令有人愿意执行,是因为下 达命令的人是他们服从的人。不许小孩子开过分的玩 笑,师长朋友的劝诫就比不上保姆的命令;禁止兄 弟之间相互争斗,尧舜的教导就比不上各自妻子的劝 说。我希望这本《家训》能被你们所信服,比保姆和 妻子说的话要管用一些。 【原文】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①,便蒙诱诲;每 从两兄,晓夕温凊②。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③翼 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 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④荼蓼⑤,家涂离散,百口 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 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 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 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 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 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⑥耳。 【注释】 ①龆(tiáo):通“髫”,指小孩子下垂的头发。 龀(chèn):指小孩子换牙。 ②温凊(q ì n g):指孝顺父母之道。温,暖被 窝。凊,用扇子扇席子,让席子变凉。 ③锵锵:形容走路大方得体的样子。 ④丁:遭遇。古代将父母死亡这类的丧事称作 丁忧。 ⑤荼蓼:一般用来比喻艰难困苦,文中指遭遇了 父亲的死亡。荼,苦味。蓼,辛辣味。 ⑥后车:后继的兵车,此处引申为借鉴。 【译文】 我家的门风家教,一直都严整缜密,昔日我还在 换牙的时候,便接受了相关的启蒙教育。每天跟着两 位兄长,早晚孝顺父母,冬天暖被窝,夏天扇席子, 做事遵循规矩,言语安详,神态平和,走路大方得 体,做事小心翼翼,好像给威严的双亲请安一样。双 亲经常鼓励我,问我喜好什么,鼓励我克服缺点发扬 长处,态度非常恳切。在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 家道衰落,人口萧条。慈爱的兄长抚养我长大,期间 各种苦难纷至沓来,他对我仁爱有加但不够威严,为 我指导提示但不够严格。虽然当时我也诵读《周礼》 《春秋左传》,喜欢写点文章当作爱好,但受世俗之 人的熏陶浸染较多,言辞轻浮,也不注重仪表形象。 到十八九岁时,才明白要自我磨砺,只是习惯成自 然,难以彻底改掉不良习惯。直到二十岁之后,才很 少犯大的错误,常常在信口开河的时候心中开始警 觉,理性与情感相冲突,夜里明白了白天做的错事, 今天追悔昨天犯下的过失,常常暗自神伤因为没有 受到好的教育,才会变成今天这样。追忆起往日的那 些志趣,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这绝不是仅仅读一读 看一看古书中的戒律就能有所体会的。所以我写下这 二十篇文字,让你们今后引以为戒。 二、教子 【题解】 本篇主要阐述了教育子女的相关问题,尤其强调 了教育子女中的早教、兼爱、德育等问题。 【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 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 宫,目不邪视①,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 之玉版②,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 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 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 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 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③, 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 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 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 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 婴孩。”诚哉斯语! 【注释】 ①不邪视:不看不应看的东西。 ②玉版:古代刻字用的玉片,此处泛指珍藏的典 |
| 前言 | |
前言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著有《颜 氏家训》《还冤志》《集灵记》等传世佳作。年少时便才 华横溢,深得梁湘东王赏识,十九岁时就被任命为国左 常侍。后来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北周灭北 齐,他被征为北周的御史上士。四年后,隋代北周,他又 被隋文帝召为学士,自叹“三为亡国之人”,没过多久, 因身患疾病而去世。 《颜氏家训》是他在北朝后期的重要散文作品,在 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将这本书誉为“家 教规范”。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颜之推一生关于 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 地阐述了他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力。 时至今日,本书仍有较多的启示意义,对于家庭子 女的教育培养、成长规划等颇有借鉴,每一个篇目都有其 独到的价值观,为此,本书保留了原本的二十个篇目名和 篇目顺序。考虑到内文的涵盖范围庞杂,且有一部分举例 论证的内容稍显繁复,个别事例时代久远,可靠性与可借 鉴性都不佳,秉承着“保留精华,尊重原著”的宗旨,我 们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删减。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进行阅读,我们在每篇文章的开 篇之处设立题解,从总体上把握全篇的纲要和主旨;尊重 原文的分段,采用一段原文、一段翻译的形式来解读文 章,原则上以直译为主,若直译不通顺,则在尊重原文的 基础上进行意译;对于注释的数量,予以精减,只保留较 难、较重要或者文义容易产生误解之处的注释,而对于大 众较为熟悉的文言知识则予以省略。由于篇幅有限,我们 还适当删减了一些与文章本身关联不大,或对文章句意理 解帮助较小的背景注解,以增加有效的信息容量。 因时间仓促,译注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还望各位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指正。我们将深表感谢。 |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后代的深切关怀。颜之推写下这些文字,是基于他对家族未来的深思熟虑,而非仅仅为了彰显自己的学识。这种“先忧后乐”的父辈情怀,在现代亲子关系中常常被效率和即时满足感所稀释。通过阅读此书,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长期的、非功利性的投入,是关于“成人”的培养,而非“成才”的速成。它教会我们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身的操守和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本书带来的,不是一时的激动,而是一种扎根于内心的定力,是现代人急需的一种精神锚点。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关注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对“家训”这类读物总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套说辞太过陈旧,不接地气。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充满了恳切的叮咛和实事求是的劝诫。书中对“修身”、“齐家”的阐述,其核心思想之深刻,远超出了简单的行为规范。比如,它谈及“不妄语”,放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照自身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反思。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审视自身、教育后代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论。它的语言虽然是古典的,但其蕴含的逻辑和对人性的洞察,却是跨越时空的,令人不得不服。这种深度和广度,使得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领悟,绝非泛泛而谈的读物可比拟。
评分这本书的精粹之处,在于它将宏大的儒家思想,细化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国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术理论,而是可以操作、可以实践的生存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对于“勤俭”二字的强调,不是苦行僧式的克制,而是一种对资源、对时间的珍惜与尊重。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这种朴素的价值观显得格外珍贵。我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关于待人接物的态度,悄悄地运用到与家人的交流中,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胜于直接的命令或灌输。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在耳边低语,教你如何把“好”的生活理念,变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它让人明白,真正的大家风范,往往是从最微小的细节中构建起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颜氏家训》,我怀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许不安的心情。期待的是,能从中窥见古人教化子孙的智慧与精髓,毕竟“颜氏家训”的名头之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不安在于,现代社会节奏之快、价值观之多元,是否还能让这些古老的教诲焕发新生?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确实相当考究,纸张的质感温润,字体大小适中,看得出出版方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优化。特别是那种内敛而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我花了些时间去适应那种略显古奥的文言文表达,但每一次深入理解其中的一句话,都像是在拨开一层迷雾,看到一种历久弥新的生活哲学。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家教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当下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的那些根本性的问题。读它,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在喧嚣中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选材,给人的感觉非常“专业”,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校订和策划的出品,这在国学普及读物中并不多见。很多市面上的版本,要么内容删减过多,要么注释过于浅薄,无法让人真正领会原义。但这一本,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似乎在辅助阅读方面做了很多细腻的工作,使得即便对古文不甚精通的读者,也能借助上下文的语境和合理的注释,体会到颜之推写作时的那份良苦用心。我感觉,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古文搬过来,而是出版者在尽力“翻译”古人的心境。这种对读者的尊重,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流畅和愉悦。它使得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美学的享受,而不是一场枯燥的“翻译”任务。
评分很不错的
评分有线装书的感觉,遗憾的是字体小了些。
评分收藏
评分包装好,到货快,服务佳,很满意!
评分收藏
评分包装不错,发货迅速,值得一读。
评分很不错的
评分包装不错,发货迅速,值得一读。
评分价廉物美,还是京东商城购物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