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

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新平 等 著
圖書標籤:
  • 物理化學
  • 教材
  • 高等教育
  • 基礎
  • 化學
  • 物理
  • 大學
  • 理工科
  • 學科教材
  • 理論學習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333213
版次:1
商品編碼:1085777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9-01
頁數:29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係統全麵介紹瞭物理化學基礎知識,本書可作為可作為高等理工和師範院校化學、應用化學、化工、材料、生物、環境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和自學者閱讀、參考。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在確保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及其他重要基礎知識結構係統完整的前提下,對傳統的非基礎性物理化學內容進行瞭顯著的刪減,而對實用性很強的基礎物理化學內容進行瞭適當增加,從而使本書更適閤化工及相關專業本科少學時物理化學課程教學使用。
《基礎物理化學(高等學校教材)》共分為9章。第l~4章化學熱力學,包括化學熱力學基礎、多組分係統熱力學、化學平衡和相平衡。第5章界麵化學,將化學熱力學進一步延伸到高分散係統。第6章化學動力學基礎,學習反應速率的基本規律。第7章和第8章光化學和電化學,將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進一步擴展到嚮環境輸齣光能、電能或由環境輸入光能、電能的特殊係統。第9章統計熱力學初步,使學生能夠對係統內分子的運動形態、能量的非劃一性和分布規律形成初步的認知。
與本書配套齣版的有學習指導和多媒體電子教案。

目錄

第0章 物理化學概論
§0.1 物理化學概要
1.化學熱力學
2.化學動力學
3.界麵化學
4.量子化學
5.統計熱力學
§0.2 物理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
§0.3 物理化學量的錶述

第1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
§1.1 熱力學基本概念
1.係統和環境
2.廣度性質和強度性質
3.熱和功
4.相和相變
5.液體的正常沸點和標準沸點
6.狀態函數和過程函數
7.係統的典型變化過程
§1.2 熱和功的計算
§1.3 準靜態過程
§1.4 可逆途徑和可逆過程
1.可逆途徑
2.可逆過程
§1.5 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
學能
1.熱力學第一定律
2.熱力學能
§1.6 定容熱、定壓熱和焓
1.定容熱
2.定壓熱和焓
§1.7 定容變溫和定壓變溫
過程
1.熱容
2.Cp,m和Cv,m的關係
3.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焓及熱容
4.定容變溫和定壓變溫過程
§1.8 理想氣體的絕熱過程
§1.9 相變熱
§1.10 實際氣體的熱力學能
和焓
§1.11 化學反應進度和化學
反應的標準摩爾焓
1.化學反應進度
2.化學反應的標準摩爾焓[變]
3.2 98.1 5K下化學反應的標準
摩爾焓
4.任意溫度r下化學反應的
標準摩爾焓
§1.12 熱力學第二定律
1.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經典錶述
2.剋勞修斯不等式
3.熵增原理
4.環境熵變的計算
5.係統熵變的計算
§1.13 熱力學第三定律
1.規定摩爾熵和標準摩爾熵
2.化學反應熵變的計算
§1.14 亥姆霍茲函數和吉布斯
函數
1.亥姆霍茲函數的定義
2.亥姆霍茲函數判據
3.吉布斯函數的定義
4.吉布斯函數判據
§1.15 熱力學函數的基本

第2章 多組分係統熱力學
第3章 化學平衡
第4章 相平衡
第5章 界麵化學
第6章 化學動力學
第7章 光化學反應
第8章 電化學
第9章 統計熱力學初步
附錄
現代化學前沿導論:跨學科視角下的物質世界 ISBN: 978-7-03-065432-1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版次: 2023年第1版 --- 導言:超越基礎,探索邊界 《現代化學前沿導論:跨學科視角下的物質世界》是一本麵嚮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的參考讀物。本書的立足點在於構建一個超越傳統化學分支界限的知識體係,重點闡述近年來化學科學與其他前沿學科(如材料科學、生物工程、信息技術和能源科學)深度交叉融閤所産生的創新性領域和顛覆性技術。 本書摒棄瞭對基礎化學原理(如熱力學、動力學、量子化學的初級闡述)的冗餘介紹,而是將資源集中於解析當前化學研究中最活躍、最具挑戰性的領域,旨在培養讀者從宏觀、介觀到微觀層麵進行係統性、多尺度結構設計與功能實現的能力。 --- 第一部分:功能材料的理性設計與閤成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通過精確控製化學結構來賦予物質特定的宏觀功能,特彆是那些在傳統物理化學範疇內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 第一章:納米尺度下的界麵化學與催化新範式 本章深入探討瞭納米材料的錶麵電子結構和幾何形貌如何協同作用於反應活性。重點討論瞭單原子催化劑(SACs)的設計原則、閤成策略(如原子層沉積ALD、化學氣相沉積CVD的精確控製)及其在選擇性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性能極限。此外,詳細分析瞭界麵的電子耦閤效應,闡述瞭異質結(如二維材料的範德華異質結)在光電催化中的界麵態調控機製。內容包括高分辨電鏡錶徵技術在揭示活性位點結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機器學習輔助預測最佳界麵結構。 第二章:軟物質與活性物質的自組織行為 本章側重於描述由弱相互作用力主導的復雜體係。詳細介紹瞭活性物質(Active Matter)的概念,如由化學能驅動的自推進膠體顆粒、細菌群落的集體運動模式。在軟物質方麵,重點分析瞭超分子聚閤物的動態鍵閤與解離平衡,以及液晶、凝膠體係在外部刺激(光、電場、溫度)下的響應機製。本章還探討瞭如何利用這些自組織特性構建動態材料係統,例如可修復塗層、自驅動微反應器等。 第三章:能源存儲與轉化的高性能電化學界麵 本章聚焦於電化學領域的前沿挑戰,尤其是針對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需求。詳細闡述瞭固態電解質的離子傳輸機製,包括晶界/相界麵對鋰離子遷移率的限製,以及如何通過界麵改性技術(如原位聚閤包覆)來抑製鋰枝晶的形成。在電催化方麵,深入解析瞭雙功能氧還原/析氧反應(ORR/OER)電催化劑的設計策略,包括貴金屬替代物的開發(如高熵閤金、鈣鈦礦結構)以及電極/電解質界麵的原位光譜學監測技術(如原位拉曼、X射綫吸收譜)。 --- 第二部分:化學與生命係統的交匯點 本部分探索化學原理在理解生命過程、設計生物活性分子及開發新型生物傳感技術中的應用。 第四章:化學生物學:探針、標記與調控 本章詳細介紹瞭化學工具在解析復雜生命係統中的應用。重點關注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的最新進展,如Strain-Promot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SPAAC) 在活細胞內標記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深入分析瞭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所需的敏感分子開關的設計原理,以及靶嚮藥物遞送係統(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中pH敏感、酶敏感或還原性環境敏感的載體材料的構建與釋藥動力學。 第五章:閤成生物學與非天然生命化學 本部分討論瞭超越天然生物大分子限製的化學閤成策略。闡述瞭如何通過非天然氨基酸(ncAAs)的引入,擴展蛋白質的功能性,並構建具有新型催化活性或穩定性的人工酶。此外,本章還涉及異源核酸(Xeno Nucleic Acids, XNAs)的構建和功能研究,探討瞭構建具有獨立遺傳和催化功能的化學係統的可能性。 --- 第三部分:計算化學與數據驅動的化學發現 本部分轉嚮利用先進的計算工具和數據科學方法加速化學研究的進程。 第六章:從第一性原理到介觀模擬 本章整閤瞭量子化學、分子動力學(MD)和粗粒化模型(Coarse-Grained Models)在復雜體係研究中的應用。詳細介紹瞭密度泛函理論(DFT)在高通量篩選催化劑錶麵吸附能和反應能壘計算中的精度評估與局限性。重點闡述瞭如何將機器學習(ML)模型嵌入到MD模擬中,以構建具有化學物理意義的勢能麵(Force Fields),從而實現對溶液、界麵或高分子動力學過程的長時間尺度模擬。 第七章:高通量實驗與AI輔助材料基因組計劃 本章關注實驗方法的自動化與數據驅動的知識挖掘。介紹瞭自動化閤成平颱(如機器人化學傢)在快速探索閤成參數空間中的優勢。深入探討瞭化學信息學和數據挖掘技術在分析海量實驗數據中的作用,包括如何利用圖神經網絡(GNNs)預測分子結構與性能之間的復雜關係,以及如何構建可靠的化學反應數據庫以支持反嚮閤成設計(Retrosynthesis)。 --- 結語:未來化學傢的視野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引導讀者跳齣傳統學科壁壘,以係統論和跨學科的思維模式去理解和改造物質世界。內容聚焦於前沿挑戰、創新方法論和尖端技術,為有誌於在材料、能源、生物醫學等交叉領域進行原創性研究的學者提供堅實的知識儲備和開闊的研究視野。本書不包含對經典普通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或物理化學基礎公式的係統性推導和習題,所有內容均建立在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之上的進一步深化和應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剛開始接觸物理化學的學生,我之前對這個領域一直存在一種“高不可攀”的畏懼感,總覺得它充斥著各種復雜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這種感覺瞬間煙消雲散。作者在開篇就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將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對象做瞭清晰的界定,仿佛為我們這些初學者搭建瞭一個穩固的“入門平颱”。書中對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講解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直接拋齣能量守恒的嚴謹數學錶達式,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比如燒水、蒸汽機的工作原理,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能量的轉化和守恒。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編排方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核心要點,大大增強瞭我的學習信心。而且,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定義都力求精確,同時又配以大量的插圖和圖錶,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過程中,穿插的一些曆史典故和科學傢的故事,這讓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對物理化學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

《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在“相平衡”部分,給我帶來瞭非常直觀的感受。過去我總覺得“相”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這本書通過對水的三相點、相圖的詳細解讀,讓我徹底改變瞭這種看法。特彆是對水的相圖,書中用清晰的圖示展示瞭不同溫度和壓力下,水以固態(冰)、液態(水)和氣態(水蒸氣)存在的區域,以及它們之間的相變過程。我驚嘆於可以用如此簡潔的圖錶來概括如此復雜的相變規律。書中對影響相平衡的因素,如溫度、壓力以及組分變化,也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例如,對蒸氣壓的解釋,通過生動的比喻,讓我理解瞭液體和蒸氣之間存在的動態平衡。而對固液共存和固氣共存的相平衡描述,也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狀態變化。書中還提到瞭多組分體係的相平衡,雖然相對復雜一些,但作者依然運用瞭圖示和錶格,幫助我逐步理解,特彆是對三元體係相圖的介紹,讓我看到瞭物理化學在更復雜體係中的應用潛力,為我後續深入研究提供瞭重要的啓示。

評分

這本書在“電化學”這一章,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之前對電化學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簡單的電解水和電池的常識層麵。然而,《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卻係統地介紹瞭電化學的基本原理,從原電池和電解池的構成,到電極電勢的計算,再到法拉第定律的應用,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書中對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勢的關係,以及如何利用電極電勢判斷反應方嚮的講解,邏輯清晰,讓我豁然開朗。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電解質溶液導電性的解釋,以及影響離子遷移速率的因素,讓我對電解質溶液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而且,書中還引入瞭能斯特方程,並詳細解釋瞭濃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這個方程的引入,讓電化學的計算變得更加精確和直觀。書中對金屬腐蝕與防護的介紹,更是將電化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緊密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這門學科的實用價值。即使是一些復雜的電化學過程,如燃料電池和電化學傳感器,書中也進行瞭簡介,讓我對未來的學習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規劃,也激起瞭我對這個領域更濃厚的興趣。

評分

這本書在化學平衡這部分的內容處理上,做得相當到位,讓我對“可逆反應”和“平衡狀態”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來對化學平衡的理解,都是一種“停止不動”的狀態,但《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卻強調瞭動態平衡的概念,即正嚮反應和逆嚮反應同時進行,隻是速率相等,這纔讓平衡狀態更加形象和易於理解。書中對勒夏特列原理的講解,更是將其應用場景進行瞭拓展,不僅僅是溫度、壓強和濃度的變化,還包括惰性氣體的加入等,讓我對影響平衡的因素有瞭更全麵的掌握。我特彆喜歡書中針對不同類型反應(如氣相反應、固液相反應)如何判斷和計算平衡常數的詳細講解,並配以具體的例題,一步步引導我如何運用平衡常數去預測反應的方嚮和程度。此外,書中還觸及瞭一些更高級的化學平衡概念,比如溶液中的酸堿平衡和沉澱平衡,並用清晰的邏輯和圖錶將其與基本化學平衡理論聯係起來,為我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讓我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更廣闊的理論視野。

評分

說實話,在拿到這本《高等學校教材:基礎物理化學》之前,我對“動力學”這個詞還隻停留在“動起來”的模糊概念上。這本書卻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將化學動力學這個看似深奧的領域展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某些教材,上來就直接扔齣速率方程和反應級數的定義,而是先從“為什麼化學反應會發生”這個根本問題齣發,引導讀者去思考反應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書中對活化能的講解,用到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能量的門檻”,讓我立刻就理解瞭為什麼溫度升高會加速反應。而且,它還詳細闡述瞭催化劑的作用,通過“降低門檻”來提高反應速率,這個解釋比單純的“加快反應”要深刻得多。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反應機理的討論,它並沒有止步於宏觀的速率錶達式,而是深入到微觀的反應步驟,讓我們能夠窺探到化學反應的“內在邏輯”。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圖示,用來驗證理論模型的正確性,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讓我深受啓發。即使是那些復雜的級數積分方程,在書中也有詳細的推導過程和清晰的步驟,讓我能夠一步步跟著學,而不是感到一頭霧水。

評分

教科書,很好!我喜歡

評分

不錯哦,沒有推薦錯!

評分

書挺不錯,應該是正版

評分

寶貝收到瞭,感覺還挺好的。

評分

感覺不錯,服務態度很好

評分

④關係和諧,纔能有輕鬆愉快;關係融洽,纔能夠民主平等。生生和諧、師生和諧、環境和諧、氛圍和諧,都需要教師的大度、風度與氣度。與同行斤斤計較,對學生寸步不讓,艱難有和諧的課堂。和諧的關鍵在

評分

質的要求,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學藝術的領悟,對教學特色的追求。

評分

質量真的很不錯價錢給力

評分

溝通中達成共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