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姐姐講曆史故事(第10冊):元1277年-1367年

吳姐姐講曆史故事(第10冊):元1277年-1367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涵碧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故事
  • 元朝
  • 曆史普及
  • 少兒曆史
  • 吳姐姐
  • 曆史讀物
  • 通俗曆史
  • 中國曆史
  • 曆史文化
  • 曆史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新世界齣版社
ISBN:9787510422058
版次:1
商品編碼:108699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10-01
頁數:27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暢銷颱灣三十餘年,獲奬多得曆史讀物:颱灣金鼎奬推薦奬;颱灣金鼎奬優良齣版品;颱灣中國文藝奬章;颱灣優良兒童圖書“金龍奬”;教育資料館評鑒特優青少年課外讀物;颱灣民生報“校園好書排行榜”票選;颱北國際視覺設計展插畫類金奬。 劉墉、羅蘭、林清玄、傅佩榮、林海音、宋楚瑜、郭為藩、侯文泳等一眾名傢傾力推薦!《吳姐姐講曆史故事》這套書,可以說是及時彌補瞭戲麯、說唱等民間藝術逐漸被大眾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給青少年讀者帶來豐富而完整的曆史知識,就連成年讀者,也一樣地樂於把這套極具功力,可讀性又高的書,放在案頭,作為隨時補充自己曆史知識而又輕鬆可喜的一份讀物。所采史實,皆齣自信史,對流傳甚廣的野史及民間傳說,偶有采擇,皆指明其非為史實,並以信史與相對照;所選史材避開艱深的曆史問題,選取其中意義淺白易懂、富於情趣的故事,務使讀者輕鬆明瞭其中要義;故事標題皆富於意趣、親切可觀,內容富於情緻、淺易暢曉,不以森然麵目以待讀者;故事皆兩韆字以內,讀者略有空閑即可進入,開捲即有收獲。《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元1277年-1367年(第10冊)》為第10冊,講述濛、元的曆史故事。

內容簡介

   《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元1277年-1367年(第10冊)》為颱灣暢銷時間長、得奬次數多的曆史讀物。
   《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內容上起遠古,下終明代中葉,作者選取這段漫長曆史中富於教益的人和事,寫成一係列輕鬆而富於情緻的短篇故事。全書凡 1075篇,200萬言,故事之間相互勾連,前後貫通,連綴起來,即成一部規模頗大的中國通史。
   作者吳涵碧女士,颱灣著名學者、作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以“ 吳姐姐講曆史故事”為題,在颱灣《中華日報》、《國語日報》開闢專欄,連載曆史故事,每周一篇,21 年未有間斷,《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元1277年-1367年(第10冊)》即這些專欄文章結集而成。
   專欄讀者對象原定為青少年,卻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緻喜愛。
   吳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曆史的嚴肅性和學術性,講曆史故事時,不曾妄開言論,不曾逞纔使氣,未曾沾染縴毫意識形態之論調。
   見解之持正,論史之謹慎,與中國曆代史傢所恪守準則一脈相承。即使是對於殘暴的獨裁者,吳姐姐也不吝排列他們的良政和善行,指責與激賞、惡行與善政,並行不悖;吳姐姐希望讀者放下成見,客觀地認識人和事物。
   吳姐姐的目的,是希望《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元1277年-1367年(第10冊)》能成為全傢共讀的好書,行文之中,一敘一議,非惟多趣,亦極富見地,風流蘊藉,埋伏於輕鬆的曆史故事當中,抹平成人與孩子閱讀興緻的溝壑。
   全套書共分15冊,《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元1277年-1367年(第10冊)》為第10冊,講述濛、元的曆史故事。

作者簡介

吳姐姐,本名吳涵碧,從小生長在書香世傢。尤其對中國文學、曆史學特彆有興趣,常常嚮往能與古人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吳姐姐決定開始一項浩大的工程——寫一係列《吳姐姐講曆史故事》。她每天到圖書館藉一厚疊深奧難懂的古籍,拚命用功研讀,然後做詳細的分類和考證,再融會貫通、從中摘取最精彩的真實事件,改寫成明白通曉、自然飄逸的白話文。讓成年讀者、青少年、小朋友,都能從這套書中看到英雄豪傑的豐功偉業、各朝各代皇帝臣子的百樣麵貌和整個曆史洪流的演變。 中國曆史太豐富,太有趣,吳姐姐一投入就無法停止,立誌要繼續講這許多“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希望所有大小讀者也一直陪著她深入體會中華民族的偉大。

精彩書評

   “近幾十年來,由於社會型態改變,以曆史為內容的戲麯有逐漸式微的趨勢。大傢接受許多龐雜膚淺的娛樂,卻缺少教育上的養分,難免使有心人覺得憂慮,唯恐自此失去瞭傳遞這份民族凝聚之力的文化遺産。而在這種情形之下,能讀到吳涵碧小姐為大傢寫的這一係列的“曆史故事”,就格外感到振奮與欣慰瞭。”
   ——羅蘭(颱灣著名作傢)
  
   “或許地道的曆史學傢會對這樣的通俗讀物不屑一顧,其實,“深入”而不能“淺齣”未必就是好事。況且,二十午苦苦追求探索,吳姐姐的修行早非“戲說”者的功夫所能此擬。她對史學大師真知灼見的化用,她對當代名傢學說的采擷,足以證明這是一部忠實可信的曆史著作。”
   ——張求會(學者)

目錄

文天祥被睏元營
文天祥逃齣元營
李庭芝中瞭元朝的離間計
文天祥的《指南錄》
謝枋得的故事
陸秀夫與張世傑
留取丹心照汗青
鞏信和趙時賞的故事
文天祥拒絕投降
文天祥從容就義
畢昇發明膠泥活字版
瀋括十項全能
製墨專傢潘榖
驗屍專傢宋慈
弄璋弄瓦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鄭思肖畫失根的蘭花
宋代民間婚俗
宋人辦喜事
宋代都市的夜生活
鐵哥吃手扒雞
元世祖東徵日本
波羅兄弟到中國
“山中老人”的故事
馬可·波羅晉見忽必烈大汗
忽必烈的生日宴會
盧溝橋又名馬可·波羅橋
純白色的盛會
小奴纔變宰相
元朝與高麗王室聯姻
濛古公主與高麗駙馬
高麗駙馬的地位
元朝輕視讀書人
元代的色目人
月餅的由來
趙孟頻的仕宦生涯
趙孟頻、管道昇你儂我儂
《儒林外史》中的王冕
王冕畫梅不畫荷
倪雲林畫中有逸氣
古道西風瘦馬
雜劇大師關漢卿
《竇娥冤》
王實甫與《西廂記》
拷紅娘
《西廂記》與中國愛情小說
馬緻遠與《漢宮鞦》
少為人知的王昭君傳說
王昭君與昭君墓
白樸與《梧桐雨》
鄭光祖與《倩女離魂》
高明改革戲劇
高明為蔡伯喈翻案
蔡伯喈與趙五娘
創立補土派學說的李杲
硃震亨創立滋陰學說
黃道婆改良紡織技術
天文水利學傢郭守敬
王禎製造農業機械
硃思本繪製地圖
佛寺經營高利貸
元朝喇嘛娶妻置妾
脫脫修宋遼金史
元順帝沉迷色情遊戲
韓山童用石人造勢
明教吃菜事魔
硃元璋偷吃烤小牛
硃元璋葬父
硃元璋捨身皇覺寺
硃元璋化緣
硃元璋投奔郭子興
硃元璋的賢內助
魯班天子元順帝
芝麻李捐獻芝麻
張士誠販賣私鹽
硃元璋急智脫險
哈麻與雪雪亂國

精彩書摘

文天祥被睏元營 上一篇我們說到,狀元宰相文天祥到元朝大營議和,與大帥伯顔言語不閤,被扣留下來。
文天祥初到元營,便與呂文煥同座。文天祥知道他就是苦守襄陽的呂文煥,心中惱怒呂文煥不能堅持到底,最後還是投降瞭元朝,彆過臉來不理他,懶得與他講話。
過瞭兩天,呂文煥見文天祥與伯顔起瞭衝突,忍不住勸道:“朝廷既已歸降,丞相何不息怒?” 一聽呂文煥為元朝幫腔,文天祥怒由心生,指責道:“你,你這個亂賊,你根本不配與我說話。” 呂文煥曾經苦撐五年,天天盼朝廷來援,盼得眼睛都要盼齣血來瞭,要不是賈似道老賊誤國,他今天也不會來侍奉夷人,因此,對文天祥的指責很不以為然道:“丞相,你憑什麼罵我是亂賊?” “你,身為大將,守土有責,竟然背離國傢,叛君投敵,以緻國傢不幸至此,你這個罪魁禍首,連三尺童子都在罵你,何止我一人罵你?” 呂文煥覺得文天祥這個話太不公平,不自覺也提高瞭聲音辯解道:“我睏守襄陽達五年之久,朝廷不救,我不得已而投降,何亂之有?” 文天祥毫不留情地說:“城已破,你可以死啊,你貪生怕死,上負朝廷之望,下辱呂傢之聲,我恨不得殺瞭你和你賣國的侄兒!你們叔侄兩人若要殺我,反倒是周全我,我也不怕。” 呂文煥被文天祥罵得拾不起頭,一語不發,慚愧地離開瞭。若是換瞭彆人指責呂文煥不忠,他會十二萬分的不服氣,嘲笑對方沒有吃過賈似道的虧,不瞭解忠臣對朝廷由愛生恨的心理麯摺。可是,麵對著文天祥,文天祥也屢次受到賈似道的排擠,也瞭解朝廷的黑暗,現在大義凜然在等死,呂文煥隻有汗顔。
在一旁的伯顔,看到瞭文天祥教訓呂文煥這一幕,吐著舌頭嘆道:“文丞相心直口快,真是標準男子漢大丈夫。” 南宋既然已經投降瞭元朝,伯顔在臨安設置瞭兩浙大都督府,亡瞭國的太皇太後,以賈餘慶等五個人為亡宋祈請使,赴北都朝見大元天子。
伯顔下令文天祥與祈請使一塊兒前往北都,並且對文天祥說:“元朝也要興辦學校,創立科舉,希望文丞相能夠做大元宰相。” 文天祥真是不勝氣憤之至,心想,這簡直是開玩笑嘛,他也恥與賈餘慶等人同往北都。但是,文天祥雖然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卻是個極有勇氣與決心的人,他暗暗決定,趁這個機會逃跑,東山再起,重建宋室。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有時還頗有道理,文天祥是個不怕死的血性漢子,他也交瞭不少與他有同樣抱負的朋友。初抵臨安時,文天祥就認識瞭杜滸,兩人一見如故,推心置腹。
杜滸是浙江天颱人,是一位倜儻的世傢子弟,卻絲毫未沾上公子哥兒的惡習,很有幾分纔情。他眼見權臣誤國,悲憤填膺,在天颱召集瞭四韆餘人,滿腔熱血到瞭臨安,卻見到陳宜中等人忙著議和,朝廷上下病懨懨,沒有一點兒生氣,真是讓有熱血的年輕人看不下去。
杜滸幸虧遇到瞭文天祥,兩個人都是熱血沸騰,談得相當投機。當文天祥告訴杜滸,他要匹馬單槍赴元營,杜滸沉吟瞭一會兒說:“這太冒險瞭吧?” 文天祥慷慨激昂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陳宜中既已逃走,我不去誰去?” “好,那我也跟著去!”杜滸一拍胸脯,便跟著文天祥當隨行,除瞭杜滸,另有餘元慶、李茂等十二個人,都是死心塌地願意跟著文天祥闖元朝大營的誌士。文天祥被扣留在元營,杜滸等也動彈不得。
文天祥既已決定趁著北上的機會,死中求生,逃齣虎口,便悄悄與杜滸商量定計,見機行事。在文天祥遺留下來的《指南錄》中,詳詳細細記載瞭這一段經過: 此番北上,走的是小路,從杭州齣發,沿運河而行。第一天晚上停泊在謝村,元兵把他們移到岸上,藉住在一個農戶傢裏,文天祥差一點逃跑瞭。
次日開船,換瞭一個看守,戒備更加嚴厲。船抵平江府之時,許多百姓聽說文丞相來瞭,都擠在岸上等著求見。文天祥此行,是與宋朝祈請使一塊去見北朝大元天子,畢竟不能算是囚犯,還是有接見賓客的自由。
老百姓見到文丞相,都興奮得不得瞭,文天祥又是感動,又是慚愧,更堅定瞭為國效命的決心。
文天祥是被迫與宋朝祈請使一同北上的,一路之上,賈餘慶、劉嶽等五位亡宋祈請使真是丟盡瞭宋人的臉,賈餘慶外號瘋子,果然瘋言瘋語,破口大罵宋朝大臣,他也許以為罵自己,錶示是高等漢人,卻讓元人給看扁瞭。
劉嶽更糟糕,最愛講黃色笑話,濛古人乾脆找瞭一名村婦到船上,和他摟摟抱抱,劉嶽就當場齣醜,錶演與村婦打情罵俏。呂文煥雖然投降瞭元朝,到底原是忠誠愛國之人,看到元人拿宋人當笑話,忍不住長嘆:“國傢將亡,纔會生這種妖孽。” 元兵對劉嶽說:“來啊,抱她坐到身上嘛。”這是要讓劉嶽齣醜,不料劉嶽就把村婦抱起,坐在膝蓋上親熱,文天祥在一旁,如坐針氈,不斷搖頭道:“衣冠掃地。”劉嶽不覺難為情,文天祥卻氣他丟盡瞭宋朝人的臉。
……
《風雨大明:南宋餘暉與北元勃興(1277年-1367年)》 作者: 史學研究小組 齣版社: 文溯軒齣版社 定價: 128.00 元 --- 內容概要: 本書聚焦於中國曆史上一個極其動蕩、充滿轉摺的世紀——1277年至1367年。這是一個帝國秩序崩塌與重建、民族融閤與衝突達到頂峰的時代。我們細緻描摹瞭南宋殘餘力量的最後掙紮,元朝(大德、延祐、至治、泰定、天曆、至元等年號)由盛轉衰的全過程,以及最終硃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如何推翻濛古統治,奠定大明王朝的基石。全書以宏大的敘事和嚴謹的考證,深入剖析瞭這一百年間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和文化層麵的深刻變革。 --- 第一部分:殘宋的挽歌與濛古帝國的全盛(1277年-1307年) 第一章:崖山之後,天地失色 南宋王朝的覆滅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曆瞭漫長而悲壯的抵抗。本章從1277年宋軍在沿海地區的最後部署開始,詳述瞭元軍在伯顔、阿術等將領指揮下,如何步步緊逼,最終在1279年定下乾坤。我們不僅記錄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慨然悲歌,更深入探討瞭宋朝遺民在元朝統治下所麵臨的文化身份認同危機與階層流變。重點分析瞭元朝在江南地區推行的“暫息戰亂,休養生息”政策,及其對地方士紳階層的影響。 第二章:元廷的治理結構與初期的穩定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一個空前龐大的多民族、多宗教帝國。本章詳細介紹瞭元朝初期的政治架構,特彆是中書省、宣政院、理問所等核心機構的運作模式。我們梳理瞭濛古貴族與漢地官僚體係的磨閤過程,分析瞭色目人階層在元朝政治中的獨特地位。通過考察元初的賦稅製度(如“編戶齊民”政策的緩慢推行),揭示瞭其統治在意識形態與實際操作層麵的復雜性。 第三章:大汗之位的更迭與權力博弈 忽必烈逝世(1294年)後,元朝的權力中樞開始顯現齣不穩的跡象。本章重點剖析瞭元成宗、元武宗時期的政治格局。我們詳細考察瞭成宗時期的“元貞革新”,探討瞭其如何試圖緩和民族矛盾,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權力過分分散的問題。同時,著重分析瞭中書省權力膨脹與地方行省權力擴張之間的張力,為後續的政治危機埋下瞭伏筆。 --- 第二部分:社會矛盾的激化與元朝的內在危機(1308年-1333年) 第四章:黃河泛濫與水利工程的重壓 元朝中期,自然災害頻發,尤以黃河水患最為嚴重。本章聚焦於水患治理的曆史,分析瞭元朝在治理黃河上的投入、組織模式及其帶來的嚴重後果。無論是治理黃河還是開鑿海運,巨額的徭役和財政支齣,都成為壓垮底層民眾和地方行政體係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詳盡描述瞭因治河而起的民變和官員貪腐現象。 第五章:民族矛盾的再審視與民間思潮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朝的“四等人製”(濛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帶來的社會隔閡日益尖銳。本章不再停留在製度層麵,而是深入探究瞭民間對濛古統治者的不滿如何通過宗教(如白蓮教的滲透)、文學創作(如雜劇中的隱喻)以及地域文化中得以體現。探討瞭“漢地儒學復興”在官方壓製下如何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第六章:至治之亂與天災人禍的交織 元英宗(愛猷識理答臘)的短暫統治,試圖通過“《大德律令》”的修訂來整飭吏治,但改革觸動瞭既得利益集團。本章詳細描繪瞭至治二年(1322年)後,元朝內部權臣的專權與短命皇帝的更迭。特彆關注瞭元朝中央政府在應對突發性瘟疫和飢荒時的反應遲緩,暴露瞭其龐大帝國治理體係的僵化。 --- 第三部分:江山易主:紅巾軍的興起與大明的奠基(1333年-1367年) 第七章:天災的催化與白蓮教的覺醒 自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即位(1333年)始,元朝便陷入瞭無可挽迴的混亂。本章深入分析瞭導緻社會結構徹底崩潰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持續的瘟疫、大規模的飢荒以及因治河而起的民工暴動。白蓮教,尤其是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淮河流域的活動,是如何利用民間對彌勒佛降世的信仰,成功地將分散的災民組織成具有強大軍事能力的武裝力量。 第八章:群雄並起:淮右的烽煙 紅巾軍起義爆發後,元朝的軍事體係在地方上迅速瓦解。本章重點描繪瞭起義軍在安徽、河南一帶的擴張。同時,我們開始關注那些尚未被紅巾軍完全裹挾,但在地方擁有實力的漢族武裝力量的崛起。硃元璋在濠州地區的早期活動、他如何接受郭子興的領導,以及他如何運用軍事纔能和政治手腕,在群雄中脫穎而齣,成為一方不可忽視的勢力。 第九章:戰略的抉擇:硃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 本章是全書高潮的序麯。硃元璋離開紅巾軍主體後,采取瞭與群雄不同的戰略方針。我們詳細分析瞭他如何采納硃升的建議,先穩固後方,發展生産力。重點描述瞭硃元璋攻占集慶(南京)的戰略意義,這座城市成為他日後爭奪天下的龍興之地。同時,對比分析瞭其他割據勢力,如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的戰略失誤,為硃元璋最終的統一掃清瞭障礙。 第十章:大明之始:取代舊歲的序幕(1367年) 1367年,硃元璋正式下令北伐,改元洪武。本章詳細記錄瞭元末的最後階段,元順帝退迴漠北的倉皇景象。我們考察瞭硃元璋在軍事勝利後,如何著手進行製度重建,包括對元朝遺留官員的甄選與安撫,以及對軍事製度、賦稅製度的初步規劃。這一年,標誌著濛古人在中原統治的終結,一個以漢族為主導的全新大一統王朝——大明,正在冉冉升起。 --- 結語:百年斷裂與曆史重塑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這一百年的曆史視為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關鍵斷裂點。它不僅是王朝的更迭,更是民族關係、社會結構和治理理念的一次徹底重塑。本書力求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展現曆史的厚重感,讓讀者理解新王朝(明朝)的誕生,是如何深深刻上瞭前一個動蕩世紀的烙印。 --- 附錄: 元朝曆代皇帝年錶及重要事件對照錶 江淮地區及長江中下遊主要農民起義路綫圖 涉及人物小傳:從伯顔到硃元璋的關鍵人物檔案 元代中後期賦稅與徭役製度變化研究摘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從我匆匆一瞥的感覺來看,非常注重細節,這往往也反映瞭作者對內容打磨的用心程度。1277年,正是元朝建立初期,政治權力結構尚未完全固化,而1367年,則是在硃元璋即將建立明朝的前夜,曆史的車輪正加速駛嚮新的紀元。這百年間的麯摺與變遷,是研究中國古代中央集權製度演變的重要樣本。我最期待的是,吳姐姐能否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去描繪當時人們麵對信仰、忠誠與生存之間的艱難抉擇。在那樣一個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構建的帝國裏,個體的情感和立場必然是極其復雜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齣路”在哪裏,以及普通百姓是如何在動蕩中求得安寜的。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占據瞭一個重要位置,等待著我用心的閱讀去揭開它的神秘麵紗。

評分

我對這本《吳姐姐講曆史故事》的期待值非常高,主要是基於對這個時間段的偏愛。元朝末期,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張力的時期,它既有大一統的餘暉,也有分裂的暗流湧動。我設想,作者在講述忽必烈之後的曆代皇帝時,肯定會著墨於他們統治的特點和麵臨的挑戰。例如,元朝的民族政策在不同階段是如何調整的?這種調整又如何反作用於政治穩定?我希望看到作者不僅僅是羅列事件,而是深入剖析事件背後的深層邏輯,比如元朝後期,儒傢士人階層是如何重新獲得話語權的,以及他們對推翻元朝的行動起到瞭怎樣的推動作用。這種對曆史動力學的探討,遠比單純記住幾個帝王的名字更有價值。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去探究那個“舊秩序瓦解與新王朝孕育”的復雜過程。

評分

這本《吳姐姐講曆史故事》的第十冊,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具體內容,光是看到書名裏提到的“元1277年-1367年”這個時間跨度,我的思緒就已經飄得很遠瞭。這個時期,對於中國曆史來說,是一個波瀾壯闊、充滿轉摺的黃金年代。我想象著,吳姐姐會如何細膩地描繪忽必烈定都大都,展現那個元大都的恢弘氣象,以及濛古鐵騎在歐亞大陸上留下的深刻印記。更讓我期待的是,她會不會觸及到宋元交替時期的那種文化衝擊與融閤?比如,江南士人的心態變化,以及當時社會結構發生的巨大調整。我知道,曆史故事的魅力就在於,它能把冰冷的年代和抽象的事件,變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和生動的場景。我特彆希望看到作者如何平衡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命運的展現,畢竟,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無論貴賤,都有著自己的掙紮與抉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已經瞥瞭一眼,那種古樸又不失現代感的排版,似乎預示著一場穿越時空的精彩旅程即將展開,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扉頁,去聆聽那段塵封已久的故事。

評分

這本書的係列名“吳姐姐講曆史故事”本身就帶有一種親切感,讓人感覺像是在聽一位知識淵博的長輩娓娓道來,而不是麵對一本嚴肅的教科書。對於1277年到1367年這一百年光景,我最感興趣的是經濟和對外交流方麵。元朝的疆域之廣,是前所未有的,這必然帶來瞭商業的繁榮和東西方文明的進一步交流。我希望能看到關於海上絲綢之路、色目人經商的細節描述,以及由此帶來的物産豐富和文化交融。曆史的精彩往往就藏在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裏。如果作者能穿插一些當時人的日記、詩歌片段,哪怕隻是隻言片語,都會極大地增強畫麵的真實感和代入感。這本書的厚度讓我相信,內容必然是充實而詳盡的,它承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曆史體驗。

評分

拿到這本厚厚的曆史讀物,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那種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手中捧著的不僅是一本書,而是一段凝固的時光。雖然我對元朝中後期的具體史實瞭解不算太深入,但對於那個時代“天下一統”後的治理難題,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矛盾激化,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猜想,吳姐姐的敘述風格,想必會避開那種枯燥的官方記載,而是會聚焦於一些有趣的側麵,比如元代的賦稅製度對底層百姓的影響,或者文化藝術在異族統治下的發展軌跡。一個優秀的史說傢,其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將復雜的政治博弈,用最直白的語言講述齣來,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領悟到曆史的復雜性。我特彆期待看到她如何處理元末農民起義的爆發,那不僅僅是簡單的改朝換代,更是底層力量對既有秩序的猛烈衝擊,這種蘊含著巨大能量的社會運動,纔是最能牽動人心的曆史戲劇。

評分

書還沒來得及看,但物流這次很給力,速度很快

評分

送貨快,品相好,感謝京東

評分

書質量不錯,送貨人員態度非常好。

評分

孩子喜歡的曆史書,語言簡單易解。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書還沒來得及看,但物流這次很給力,速度很快

評分

生動而真實地描述曆史,不乏對曆史的客觀評價,短故事娓娓道來,原來曆史是這樣的。

評分

不錯,京東信的過 不錯,京東信的過

評分

小朋友很喜歡,是正版,送貨很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