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4岁 “美国独立出版人协会银奖” 得主“知识大爆炸”系列丛书,全套共四册,分别为《狮子为什么长鬃毛》、《如果人类大灭绝》、《吃恐龙的史前巨蛙》、《猎豹为什么要欺骗》。
*本系列丛书荣获“美国独立出版人协会银奖”。
*书中所提到的发现,大多发表于国外著名科学周刊。
*从天文学到动物学,本系列收集了天文地理包罗万象的最新科学发现。
*简单的文字与丰富的图片,方便阅读。
内容简介
在每个绝种生物的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故事,面临各种惊心动魄的生存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科学家对远古生物所做的最新研究,不仅让我们逐渐认识那些物种存活当时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它们为了克服挑战而演化出的特征与行为,以及导致它们消失的最终原因。
史前巨蛙能够一口吞下小恐龙!?剑齿虎原来是成群结伴,而不是独来独往!?在史前海洋中有恐怖怪兽,能够直接撂倒鲸鱼!?有牙齿的鹅妈妈是什么样的动物?达尔文的失落环节又在哪里?这些都是当年曾经主宰地球的统治者,但无法让生存到今天。
现在是我们对这些地球生物兴趣最浓厚的时候,却也正是许多物种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因为人类的行为——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都影响了生物的现在与未来。我们的旅游会害死蝴蝶、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有许多物种消失。人类的食衣住行育乐,成为生物绝灭的最大原因。那么,我们也得负起责任,保护地球。
作者简介
刘易斯.史密斯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资深科学记者,而本书珍贵的最新科学资料均来自于以下欧洲科学期刊:《英国鸟类学家协会通讯》;《波兰古生物学报》;《BMC生态学》、《皇家生物学报生物科学专刊》、《国家科学院学报》、《动物分类学》、《当代生物学》、《国际鸟类保育》、《科学》《两栖类爬虫学报》、《国际鱼类学报》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从远古的巨蛙,到疑似灭绝却又重新被发现的鸟类,这本书提醒我们,我们的地球充满了多少惊奇的故事与未解的谜团;同时,靠着多少杰出科学家的努力不懈,这些精彩的故事才能被揭露出来,集入本书中。
——王执明(台湾大学地质系名誉教授、地球科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将科技研究成果,巧妙转换为叙事骨干,让生物演化历程中令人瞠目结舌的生存竞争,成为余味绕梁且发人深省的杰作。
——曹先绍(台北市立动物园 副研究员)
本书从入侵物种、古代生物、灭绝的威胁谈到保育及物种重现,内容深入浅出,图片活泼生动,是科普入门的最佳读物。
——张永达(台湾师范大学大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目录
入侵物种
你我身边的陌生客
野兔来袭
蜥蜴学防御
老鼠开杀戒
外来树种大侵略
偷渡的蛇
海贼大老鼠
卷心菜绝境重生
原生物种归来记
古代生物
消失的古代物种
成群结党的剑齿虎
生物性爱史
海中巨蝎
史前海中怪兽
魔鬼巨蛙
羽毛物语
陆上翼龙真可怕
大如河马的硕鼠
泰坦巨蟒
年年有鱼
链条帮
小鸟脑不小
有牙齿的鹅妈妈
达尔文的失落环节
爱头槌的恐龙
不会飞的鸟
杀手拼图
迷你型恐龙
陆上行鲸
无言的始祖鸟
猛犸象猎人
灭绝的威胁
走进一个死胡同
以性为武器
末代皇帝
都是盗猎惹的祸
穷途末路
旅游害死蝴蝶
上刀山、下油锅
消失的美洲豹
保护 方舟上的一席之地
拯救信天翁
座头鲸回来了
这只小猪回家去
蝙蝠不入菜
起死回生的蝴蝶
为水牛做遗传指纹鉴定
鲸鱼的气息
希望的影像
青蛙救援队
企鹅的屎迹
森林虽遭砍伐,仍是避风港湾
身份大错乱
众里寻它千百度
物种重现
野生动物的消失与发现
派对鸟
不再稀有
存活且繁衍
时光胶囊种子
陈年旧案
鹿踪再现
努力求生
前言/序言
前言
一本书能顺利出版,集聚了许多人的努力,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此,我想对自己得到的一切帮助与鼓励正式致上谢意。
我特别要感谢的是已故的出版人安德烈亚·帕帕达奇斯,没有他,就不会有这本书。他是第一个提议要写这本书的人,也鼓励我放手去做。让人遗憾的是他在2008年过世,来不及看到自己的点子开花结果。他女儿亚历珊卓接手父亲未完成的事,尽管她诸事缠身,却仍给予我许多协助和友善的鼓励。她从头到尾参与整本书的出版,内页的设计部分也要特别感谢她。
我还要感谢的人有莎拉·罗伯兹。她协助编辑,并确认内文。同样,我也要感谢彼得·理多和娜欧蜜·朵吉对图片的调查研究,席拉·迪瓦列的编辑与校对。内容是过去和目前在野生动物方面的发现,所以我完全依靠全球数以千计,致力于知识的追寻、传播与应用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么多位科学家我实在难以一一致谢,但心中深深感激,也对所有科学家们心怀敬意。还有多位科学家非常好心地为我们提供了图片。本书中提到的发现,大部分都先发表在科学期刊上,而这些期刊就是珍贵的数据源。包括有《波兰古生物学报》(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水:国际鱼类学报》(Aqu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chthyology)、《生物入侵》 (Biological Invasions)、《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生物科技》(BioScience)、《国际鸟类保育》(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MC生态学》(BMC Ecology)、《林奈学会植物学报》(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英国鸟类学家协会通讯》(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两栖爬行学报》(Copeia)、《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深海研究》(Deep-Sea Research)、《地质学杂志》(Geological Magazine)、《全球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自然》(Nature)、《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ONE》、《加州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皇家生物学报B:生物科学专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科学》(Science),《林奈学会动物学报》(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和《动物分类学》(Zootaxa)。其他数据则是访谈科学家和他们工作同仁的结果。
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别说这本书,其他很多事情大概都无法完成。尤其是我女儿薇柳,她的热情能感染别人,让大家快乐起来,还有我太太希泽·译恩,她协助我写作、编辑、整理,其他许多方面也都不能没有她。
《知识大爆炸:吃恐龙的史前巨蛙》是一本专为10-14岁青少年打造的奇幻探险故事书,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史前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熟悉的历史被颠覆,古老的生物拥有超乎想象的能力,而我们的主人公,一群勇敢而好奇的孩子,将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 故事的开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考古发掘中,一组神秘的古老化石被发现。这些化石的形态远超人类的认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蛙类生物的骨骼,它竟然有着能够吞噬小型恐龙的痕迹。这一发现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彻底改变了主人公之一,年轻的考古学爱好者李明对史前世界的看法。李明一直以来对恐龙情有独钟,而这个“吃恐龙的巨蛙”的出现,无疑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然而,事情并非仅仅是发现化石那么简单。随着研究的深入,一系列诡异的现象开始发生。古老的文献中出现了关于巨型生物的模糊记载,一些失落的遗迹似乎与这些史前巨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令人不安的是,一股神秘的力量似乎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试图隐藏真相,甚至将那些知晓秘密的人置于危险之中。 李明和他的伙伴们,包括聪明过人的科学少女陈晓,冷静沉着的探险家王磊,以及拥有敏锐直觉的神秘少女张雅,决定联手调查。他们深信,这个“吃恐龙的史前巨蛙”并非孤例,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失落的史前文明,一个与我们所知的地球历史截然不同的时代。 他们的冒险旅程,从国内一座偏远的山脉开始。传说中,那里曾是古代巨兽的栖息地。经过一番艰苦跋涉,他们在一处隐秘的山洞中,意外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这个地下世界,与地表截然不同,充斥着奇特的植被和从未见过的发光生物。在这里,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活着的史前巨蛙,它们的身躯如山峦般庞大,皮肤布满奇异的纹理,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巨蛙并非凶残的怪物,反而展现出一种古老而祥和的气质。通过一系列机缘巧合,孩子们发现,这些巨蛙是守护着某种古老秘密的种族,它们与一种更古老的文明共生,并共同维护着地球的平衡。然而,这个文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股源自宇宙深处的黑暗力量正在侵蚀着地球的生命力,而巨蛙及其守护的文明,便是对抗这股力量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揭开真相,并帮助巨蛙及其文明,李明和他的伙伴们必须穿越重重险阻。他们将深入古老的遗迹,解读失落的符文,与各种奇特的史前生物进行交流,甚至要面对那些试图阻止他们探寻真相的神秘力量。旅途中,他们将遇到各种挑战:险峻的地形、致命的陷阱、狡猾的敌人,以及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怀疑。 故事中,孩子们将不仅领略到史前世界的壮丽与神秘,更会学习到关于勇气、智慧、友谊和责任的重要性。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来克服困难,如何信任彼此,并在团结协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一次深入被遗忘的地下湖泊的探险中,他们遭遇了潜伏在黑暗中的巨型食肉鱼类。陈晓利用她丰富的生物知识,辨别出了鱼类的弱点,并配合王磊的精准陷阱设计,成功地躲避了危险。在另一场遭遇巨型飞行爬行动物的袭击时,张雅凭借她对古代图腾的解读,找到了能够安抚这些生物的古老咒语,避免了一场恶战。而李明,则始终以他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他对于史前生物的好奇心,常常能发掘出意想不到的线索。 随着故事的推进,孩子们逐渐了解到,史前巨蛙以及它们所守护的文明,并非只是地球上的生物。它们是某种来自更遥远星系的生命体,在亿万年前来到地球,并将地球作为它们重要的避难所和研究基地。它们与地球的生命演化息息相关,并且拥有着能够操纵时间和空间的古老技术。 然而,那股来自宇宙深处的黑暗力量,也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敌人。它是一种纯粹的、吞噬一切的虚无,它以汲取生命能量为生,其目标是让整个宇宙陷入永恒的黑暗。史前巨蛙和它们的文明,正是为了阻止这股力量的入侵,才选择了在地球上建立起一道屏障。 故事的高潮部分,将是一场史诗般的对抗。孩子们必须与史前巨蛙并肩作战,利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帮助,去激活古老文明遗留下来的强大能量核心,以此来对抗那股黑暗力量。这场战斗将发生在地球的某个关键节点,事关整个星球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他们将有机会接触到那股古老而神秘的力量,了解它运作的原理,甚至可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联系。他们的成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更体现在心灵的成熟和价值观的建立。他们将明白,生命的宝贵,以及守护地球的责任,不仅仅属于某一个种族或文明,而是全宇宙生命共同的使命。 《知识大爆炸:吃恐龙的史前巨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恐龙、巨蛙和史前生物的奇幻小说,它更是一次关于探索未知、挑战极限、以及发现自身潜能的精彩旅程。它将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让10-14岁的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对历史、对宇宙的无限好奇心,并从中汲取勇气与智慧,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未来探索者。 这本书将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与危险的史前世界,感受巨蛙的震撼,体验探险的刺激,思考生命的奥秘。故事中融入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例如古生物学的知识、地质学的原理、以及一些天文学的常识,但这些知识的呈现方式将是自然而然的,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而是与情节紧密结合,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成长。 故事的结局,或许并非简单的“打败坏人,世界和平”,而是留有一些悬念和思考的空间。它可能会暗示着,黑暗力量并非被彻底消灭,而是被暂时封印,地球的和平仍然需要持续的守护。也可能揭示出,史前巨蛙及其文明的使命并未结束,它们将继续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样的设定,能够让读者在合上书本后,仍然能够回味无穷,对未来充满期待。 总而言之,《知识大爆炸:吃恐龙的史前巨蛙》是一本能够点燃青少年想象力,拓宽他们视野,并赋予他们勇气和智慧的优秀读物。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一次关于生命、关于宇宙、关于成长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