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一本史学名著,它突破了以历史文献为“国故”的局限,将其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把《诗》、《书》、《易》里面的的纸上史料,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面的地下材料,熔于一炉,提出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内页插图
目录
新版引言
自序
解题
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一 社会发展之一般
二 殷代——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
三 周代——铁的出现时期——奴隶制
四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概观
五 中国社会之概览
第一篇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端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二章 《易传》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
第二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序说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
第三篇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
序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
第四篇 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一 序说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五 周代彝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
六 彝铭中殷周的时代性
七 余论
附录 追论及补遗
一 殷虚之发掘
二 由《矢彝考释》论到其他
三 附庸土田之另一解
四 “矢令簋”考释
五 明保之又一证
六 古金中有称男之二例
七 古代用牲之最高纪录
八 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九 夏禹的问题
十 “旧玉亿有百万”
后记
郭沫若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读
精彩书摘
上帝的骗局就是这样,龟卜的骗局就是这样。
上帝成立了,他是完全和人一样的,不消说他也要吃东西,而且他最喜欢吃牛肉。
上帝喜欢吃牛肉一层,我们知道他一定是牧畜时代产生出来的——假使上帝是产生在现代,那他一定会喜欢吃冰淇凌。
这贪吃的上帝不仅喜欢吃牛肉而且还喜欢吃人肉——“劓刖……利用祭祀”——这可证明当时的习俗至少离吃人肉还不远。
像这样的上帝,你看他是怎样的仁慈呢!
此外如“王用享于西山(或即岐山)”,是庶物崇拜的孑遗,“王假有庙”,是祖先崇拜的表示。
庶物崇拜是自然发生的原始人的迷信。它的根据就是蒙昧。原始人对于一切自然均不明其所以然,只觉得万事万物都是灵异不可思议。男女的生殖器,自然现象的风云雷雨、山川草木,一切都好像有神明藏在里面。这是原始公社社会应有的观念。宇宙还是群神共有的时代,还不是一神私有的时代。
祖先崇拜的习俗一定在氏族财产发生以后。原始人连父的观念都是没有的,不消说更说不上祖先。“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系辞下传》)——这分明是没有丝毫崇拜的痕迹。这种弃尸的风俗在作《易》当时好像还有些遗存,我们看《离卦》的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便是一个证据。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郭沫若的书,市面不易见到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半夜宜读聊斋。
评分
☆☆☆☆☆
郭氏大作,不敢妄评。晒单只为积分。
评分
☆☆☆☆☆
经典著作,商务名品,装帧精美,值得珍藏。
评分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首先从“文籍考订”入手,打开“层累地造成”的《周易》这座神秘殿堂,其第一篇《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神生产》(后定名为《〈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因此,郭沫若成为用《周易》打开认识“古代真实”大门的第一人。
评分
☆☆☆☆☆
虽然种种,不过不影响这部书在学术上的地位~诗人的郭沫若用独特的旋律将历史变得如历历在目般生动。
评分
☆☆☆☆☆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之一,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