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手把手教你学 染发技术超精图解(上)
:89.00元
作者:威娜(中国)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21890
字数:296000
页码:16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染发已经成为现代人追寻潮流、提升形象和魅力的选择,作为专业的发型师要做出出彩的发色, 不仅需要牢牢把握时尚动向,也要运用专业、全面的染发技巧打造出风格多样、色彩丰富、质感与动 感并存的染发造型。本书通过对染发工具、染发剂种类、头部结构分析等染发基础知识的介绍,使读者掌握亮色补色、 暗色补色、“一次成型”、酸性染发、漂白等染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发片划分以及各种染发的 涂抹技巧,打造出颜色各异、层次丰富的染发造型。同时,本书通过对实例的解读,是发型师不仅能了 解染发特点、手法技巧,还可以从这些知识中理解染发的形成原理,合理使用染发工具。同时,本书配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同步染发视频,零距离学习染发的关键技术。 本书适合形象设计专业师生、发型师、培训学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染发的基础知识
1.1 基础知识 1:染发用具
1.2 基础知识2:染发剂的种类
1.3 基础知识3:头部结构分析
1.4 基础知识4:正确的操作方法
1.5 制作试剂
1.6 蘸取试剂
1.7 调节涂抹量
1.8 涂抹试剂
1.9 涂抹完成
第2章 补色(亮色)
2.1 什么是补色
2.2 发区1、2的涂抹
2.3 发区3、4的涂抹
2.4 发区5、6的涂抹
2.5 发区7、8的涂抹
2.6 发区9的涂抹
2.7 对后脑区的头发进行检查
2.8 检查左、右侧发区
2.9 顶发区的检查
2.10 完成
第3章 补色(暗色)
3.1 暗色染色分析
3.2 使用染发隔离霜
3.3 C、D区的涂抹
3.4 A、B区的涂抹
3.5 向下检查
3.6 发际的检查
3.7 完成
第4章 初次染发的“一次 成型”技术
4.1 什么是“一次成型”?
4.2 涂抹A、B区
4.3 涂抹C、D区
4.4 对根部的涂抹
4.5 检查
4.6 完成
第5章 酸性染发
5.1 什么是酸性染发
5.2 进行D、C发区的涂抹
5.3 A、B发区的涂抹
5.4 检查
5.5 发中至发梢的涂抹
5.6 完成
5.7 漂白头发的一次成型
5.8 头发的分区
5.9 各分区的涂抹
5.10 完成
第6章 漂白
6.1 漂白的基础知识
6.2 发区1的涂抹
6.3 发区2至发区4的涂抹
6.4 发区5的涂抹
6.5 发根的涂抹
6.6 发梢的涂抹
6.7 完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尝试自己做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染发设计,比如挑染或者渐层染,但总感觉自己在关键步骤上拿捏不准,尤其是在分区和上色的时间控制上,稍微一失误,整个效果就全毁了。因此,我购买这本书时,最大的期望就是它能提供一些业界前辈踩过坑后的“避雷指南”。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思考”。比如,在进行高难度操作前,应该如何评估顾客的心理预期和发丝的健康状况,哪些发色在亚洲人的暖色调皮肤上会显得格外提亮肤色,哪些则是雷区。如果书中能配有大量的“Before & After”的真实案例分析,详细拆解每个案例的难点和解决方案,那无疑是极具说服力的。我更看重的是那种“反向工程”的能力,能从最终成品推导出每一步操作的正确逻辑。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美容美发的书籍很多,但很多要么是过于偏重理论,充斥着拗口的化学名称,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为了追求速度和数量,插图粗糙,步骤跳跃性太大,根本无法跟上。我希望这本《手把手教你学 染发技术超精图解(上)》能够在深度和易懂性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我尤其看重它对“基础”的强调,比如头皮保护、染膏的活性保持、漂发过程中对发芯的损伤控制等基础功。很多时候,技术的失败往往源于基础的不扎实。如果它能用清晰的流程图和高分辨率的特写照片,把每一个基础操作都做到极致精细,比如如何正确地戴手套、如何用染梳挑起均匀的发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关键所在。我希望它能帮我把那些模糊不清的“好像是这样”的认知,转化为清晰明确的“一定是这样”的专业操作流程。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美妆趋势的人,我发现染发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新的染膏技术或工具。这本书既然是“超精图解”,我强烈期待它能紧跟时代步伐,至少在基础理论和经典技术上做到无懈可击。我非常好奇,对于那些现在非常流行的透明感染发或者雾面发色,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专门的解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染发色卡的解读,比如C、V、G、M等色调代码背后的真正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展示色板。如果作者能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比如通过色轮的演示,来解释“邻近色”和“对比色”在染发中的应用,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的色彩逻辑体系,那就太棒了。这种系统化的知识构建,远比死记硬背几个配方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色彩的碰撞和质感处理,一看就知道是本专业的书。我本来对染发这种事情总有点畏首畏尾的,总觉得自己在家里鼓捣容易出“车祸”,但看到这个标题和封面,立马就有了想深入了解的冲动。里面的插图看起来非常细致,那种光影和发丝的描绘,简直像是艺术品一样,让人觉得即便是再复杂的染发步骤,通过图解也能轻松掌握。我特别关注那种对于不同发质和不同肤色如何选择染膏的章节,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实用的、非学院派的经验分享,毕竟实践经验比理论知识有时候更管用。而且,我一直好奇那些专业发型师是如何做到色彩过渡那么自然的,这本书如果能揭示其中的“独门秘籍”,那真是太值了。我期待它在细节处理上,比如如何精准调配颜色比例,如何避免染后发质的损伤等方面,能有独到的见解和详尽的步骤展示,真正做到“手把手”的教学效果,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
评分我发现很多技术指南在讲到“售后服务”和“后期维护”时都草草了事,但这恰恰是顾客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染发作品,离不开后续的保养和补色指导。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在“补色”和“锁色”这部分投入足够的篇幅。比如,如何根据褪色情况,精确调配出最接近原色的补色剂,而不是简单地建议顾客重新染一次。对于因环境因素(如游泳池的氯气、强烈的日晒)导致的特定褪色问题,是否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另外,书中对工具和材料的选择,是否也有非常详细的推荐和优缺点分析?我希望阅读完这本书后,不仅能学会如何染发,还能成为一个能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发色管理方案的半个专家。这种对完整服务链条的关注,才是一家真正优秀技术书籍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