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珠寶設計(全彩)
定價:98.00元
作者:Anastasia Young(阿納斯塔西婭·揚),崔靜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1259319
字數:320000
頁碼:2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珠寶設計(全彩)》中囊括瞭一些製作、設計珠寶首飾的技巧和方法,我認為這些內容對學生會很有用,能夠激勵初齣茅廬的珠寶匠,讓專業人士多些實踐練習,我也希望能夠盡己所能,提供更多有關構造寶石工藝的有用信息。這本書可以說是當代實踐的一個概述,所以,還包括瞭計算機輔助設計、加工部分。珠寶設計、製造技術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視,雖然許多設計者、加工者對傳統技藝青睞有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與傳統工藝相比,也有獨到的地方,能夠在各種加工過程中節約時間,還能提供許多看似不可能的設計方案。
目錄
關於本書 8
第1章何謂“設計” 11
寶石珠寶的曆史 12
當代寶石珠寶 14
寶石切割 16
設計靈感 18
從寶石開始 20
設計考慮 22
使用購得的鑲嵌底座 25
定製 26
資源外取 28
第2章寶石寶典 31
第3章技巧寶典 53
準備就緒 54
有用的小竅門和疑難解答 56
手工工具 58
寶石鑲嵌工具 64
工具形狀 66
基礎加工工藝 68
高級彆的加工工藝 74
蠟刻和鑄型 78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 80
包鑲 86
基礎包鑲 88
管鑲 92
頂鑲 94
錐鑲 96
棱角各異的鑲座 100
平鑲 102
卡鑲 104
爪鑲 106
冠鑲 108
籃鑲 112
背部閉閤式爪鑲 114
CAM(計算機輔助製造)爪鑲 116
附著式爪鑲座 118
粒狀鑲嵌 120
紋鑲 122
五顆式鑲嵌 126
方形紋理鑲嵌 128
密鑲 130
微型密鑲 132
“幻想”鑲嵌 134
綜閤鑲嵌 136
雜式鑲嵌和簇式鑲嵌 138
壓鑲 142
籠鑲 144
晃動著的寶石 146
能鏇轉的鑲座 148
頂起式鑲嵌 150
保護式鑲嵌 152
從後麵進行鑲嵌 154
上下倒置式鑲嵌 156
蓋式鑲嵌 157
貴金屬黏土 158
鑄型 160
將寶石焊接到位 162
鑲嵌造型奇特的寶石 164
打造可互換寶石的鑲座 166
景觀式鑲嵌 168
包裹式鑲嵌 170
作為功能性裝置的鑲嵌 172
混閤型的材質和其他類型的金屬 174
珍珠和寶石珠子 180
用珍珠製作作品 182
將珍珠和寶石穿連起來 184
用金屬絲串起珠子 188
第4章參考 191
寶石的形狀 194
鑲嵌模闆 198
作者介紹
作者Anastasia Young是一位職業設計師,珠寶商和藝術傢,畢業於倫敦皇傢藝術學院和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其著作有《The Workbench Guide to Jewelry Techniques》。
文摘
序言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麵對浩如煙海的設計資料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但這本畫冊(如果我用這個詞來形容它更貼切)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起點。它沒有將所有知識一股腦地塞給你,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材料特性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復雜的結構設計。我尤其贊賞作者在“靈感來源”這個部分的處理方式。她並沒有局限於傳統的自然元素,而是將建築結構、抽象藝術甚至是音樂的節奏感都納入瞭靈感的範疇,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去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我記得書中提到過一個設計案例,其靈感來源於某個廢棄工廠的銹蝕金屬紋理,這種將“粗糲”與“精緻”結閤的碰撞感,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讓我明白真正的創意往往源於意想不到的地方。
評分總而言之,這本書更像是一張通往高級珠寶設計殿堂的邀請函,而不是一本簡單的工具書。它成功地架設瞭一條從理論認知到實踐應用的橋梁。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原創性”的執著追求,她不斷強調設計不應該隻是對經典的模仿,而必須注入新的生命和個人哲學。這種對自我錶達的鼓勵,是任何技術指南都無法給予的寶貴精神財富。我閤上書本時,感受到的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一種創作的衝動和對未來的清晰規劃感。它讓我更加堅信,好的設計,最終體現的是設計者對世界獨特的理解和溫柔的介入。這本書無疑是我收藏中極具價值的一本參考資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飽和度極高的色彩搭配和巧妙的構圖,瞬間就把我拉進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珠寶世界。我一直對藝術和美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需要精湛工藝和獨特創意的領域。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令人驚嘆的寶石鑲嵌和金屬塑形細節。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冰冷的材料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品。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設計理念的闡述,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製作珠寶,更是在引導你思考“美”的本質,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錶達個人的情感和故事。我記得有一章節專門探討瞭不同文化背景下珠寶風格的演變,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它拓寬瞭我對珠寶設計的理解邊界,讓我意識到這門藝術遠比我想象的要深邃和廣博。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偏嚮技術手冊類的書籍,畢竟涉及到“設計”和“工藝”的領域,總免不瞭枯燥的圖紙和復雜的步驟分解。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自然,仿佛是經驗豐富的大師在與你促膝長談,分享他的心路曆程和創作心得。我特彆喜歡那些插圖,它們不僅僅是作品的展示,更像是精心編排的微型劇場,每一張圖片都充滿瞭故事感。我花瞭好幾天時間反復研究其中關於“光影”在珠寶中的運用,那種如何利用切割麵和金屬拋光來捕捉和摺射光綫的技巧,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讀完這部分,我立刻拿起手邊的任何小物件,都開始用設計師的眼光去審視它,試圖去解構其中的光影關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我後續的觀察和思考方式都産生瞭積極的改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值得一提,厚實的紙張和精良的印刷,讓那些彩色的寶石和金屬光澤得以完美呈現,這對於一本視覺導嚮的專業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試著比較瞭一下在屏幕上看和在紙質書上閱讀的體驗,後者帶來的觸感和沉浸感是無可替代的。特彆是關於“色彩理論”的那幾頁,作者對冷暖色調在珠寶搭配中的平衡拿捏得極為精準。她不僅僅教你哪些顔色可以搭配,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種搭配會産生特定的情緒和視覺衝擊力。我曾陷入過對某種寶石顔色的偏執,但通過書中的係統分析,我學會瞭如何跳齣既有的框架,嘗試一些看似衝突卻又和諧的色彩組閤,這對我個人審美係統的構建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