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的艺术
定价:118.00元
作者:Bruce Barnbaum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15265302
字数:624000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1.20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经典之作《摄影的艺术》的新修订版(原版于1994年出版),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具可读性、易理解和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它已经更新了数码摄影的内容。这本书有超过100幅黑白和彩色摄影的插图,还有各种图表,可以帮助初学者、进阶者乃至高级摄影师找到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Bruce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论述,而是以清晰、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他还了技术层面,深入地讨论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这往往是其他摄影书避而不谈的内容。
Bruce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风景和建筑摄影师之一,同时又是摄影领域的导师之一。这部著作是其摄影教材的化身,经过35年的发展、演变和提炼,它已成为一本在未来多年内仍将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无可估量的摄影参考书。对于有想法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摄影师Bruce Barnbaum是国际摄影界公认的风光与建筑摄影大师,亦是知名的摄影教育家。他自1985年开始编写摄影教程。他的摄影教材在过去的35年中畅销全美,并被众多职业摄影师奉为参考圣典。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摄影艺术的著作,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次深入心灵的对话。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哲思,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曝光、景深等概念,娓娓道来,仿佛在分享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的私房秘籍。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深切感受到他对光影的独特理解,那种对“看见”的执着,简直是触动灵魂。书中对构图的讲解,没有陷入教条式的窠臼,而是强调了如何在观察中捕捉瞬间的张力与平衡,这对我习惯性地用手机随便拍拍的习惯,无疑是一记警钟。它促使我去思考,每一张照片背后,除了记录,还能承载多少情感与故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总能在看似平淡的场景中,挖掘出隐藏的美感,这种能力,我想正是区分“摄影师”与“按快门的人”的关键所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重新校准了,看世界的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多了一层审美的滤镜,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相机,去实践书中所蕴含的那些充满智慧的指引。这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并融入日常创作思考中的宝典。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类号称“艺术”的摄影书籍抱有十二分的警惕,总觉得它们要么过度学院化,要么就是空洞的口号堆砌。然而,翻开这本书的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真诚感,立刻打消了我的疑虑。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既有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又紧密结合了现代创作的实际困境。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他谈及“意图”的部分,那段论述直击要害: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艺术价值来源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参数决定一切”的功利心态。我过去总是在纠结于什么镜头能拍出更锐利的画质,但这本书引导我转向了内心深处的探索——我到底想通过这张照片告诉别人什么?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才是摄影生命力的源泉。书中的案例分析虽然没有直接展示图片,但文字描述的场景感极强,仿佛我能通过文字构建出那个光线、那个氛围,然后自己去模拟和思考,这是一种非常高效且私密的学习体验,完全避免了“看图学画”的弊端,更注重思维模式的建立。
评分说真的,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的读者,以往的书籍如果理论太多而缺乏可操作的步骤,我通常会很快弃读。但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转化成了可以内化的直觉。例如,作者在描述如何处理高反差场景时的思考路径,与其说是传授技巧,不如说是分享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心法”。他没有给出固定的光圈快门组合,而是引导读者去感受光线的“重量”和“温度”。这种抽象的引导,恰恰是我认为最难得的,因为它迫使你离开依赖经验数据的舒适区,真正去锻炼你的“摄影眼”。读到关于“时间”在摄影中扮演的角色时,我甚至停下来思考了很久,意识到摄影的本质是凝固时间的艺术,而我们的每一次曝光,都是在与时间进行一次短暂而有意义的对话。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阶创作思维的大门,让人感觉自己不再是简单地操作机器,而是成为了光与影的“共谋者”。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着实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沉浸其中,时间感便完全消失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速成指南,承诺你“七天学会大片质感”,它提供的是一套建立长期审美体系的框架。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失败作品”的讨论,这在很多光鲜亮丽的教程中是绝口不提的禁区。他坦然地剖析了创作过程中的挣扎、迷茫与偶然的成功,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代入感和安全感——原来大师们也曾跌跌撞撞。特别是关于后期处理的哲学思考,作者强调了克制与尊重原片情感的重要性,这对于现在动辄“过度渲染”的数码时代,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它教导我们,后期不是为了弥补不足,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初的构想。这种对创作伦理的坚守,使得整本书的格调瞬间拔高,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应该怎么想”,充满了对艺术本真的尊重。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你重新审视自己摄影动机的“清醒剂”。我之前总是在追逐潮流,今天学HDR,明天试高动态范围,结果拍出来的照片千篇一律,缺乏辨识度。这本书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轻轻地将我从浮躁的追逐中拉了回来。它聚焦于“个人声音”的塑造,强调独特性远胜于完美的技术性。作者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尤其发人深省,他提醒我们,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介入和选择,我们有责任去尊重和呈现被摄对象最真实的状态。这种深沉的人文关怀,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和哲学的探讨。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不断地在书中找到与自己创作理念相呼应的片段,然后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向前,去探索尚未被发掘的自我风格。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墨香,而是一种对未来创作的敬畏与期待。
评分總體差評。如圖。
评分總體差評。如圖。
评分二手書…沒有塑料包著,封面有折痕,封底磨的很花。
评分不错。送过来的书。有点烂了。
评分棒棒哒
评分棒棒哒
评分不错
评分不建議購買。
评分唯一優點是便宜,不過二手書也就應當是這個價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