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 [Corpus Iuris Civilis Digesta]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 [Corpus Iuris Civilis Digest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翟远见 编,[意] 纪蔚民 校
图书标签:
  • 罗马法
  • 民法大全
  • 学说汇纂
  • Digesta
  • 法律史
  • 法律文献
  • 古代法律
  • 法律翻译
  • 法律研究
  • 古典法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4255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98763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rpus Iuris Civilis Digesta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字数:165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第一章的标题开头即是“关于物”二词(关于若通过诉讼对某确定物提出主张,人们相信会归还给我们的物,以及关于请求返还之诉)。该标题已经出现在之前的裁判官永远告示中,且这里所涉及的诉讼其历史相当悠久。当代法学家可能会为第十二卷的体系安排而感到费解,可能会为该卷内容的异质性而感到困惑。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关于若通过诉讼对某确定物提出主张,人们相信会归还给我们的物,以及关于请求返还之诉
第二章 关于自愿宣誓、必要宣誓及应法官要求宣誓
第三章 关于估价宣誓
第四章 关于目的不达的请求返还之诉
第五章 关于卑鄙或不正当原因引起的请求返还之诉
第六章 关于非债清偿请求返还之诉
第七章 关于无因所得之请求返还之诉

精彩书摘

不是每一个数给他人现金的行为都约束受领现金之人,但是只有完成了该行为,受领人才立即受到债的约束。的确,死因金钱赠与之人也给出了一定的金钱,但不会使受领人受到债的约束,除非发生了作为债务之条件的事实,比如,赠与人恢复了健康,或者受赠人先于【赠与人】死亡。如果某人给出一笔金钱的目的是让【受领人】做某事,在应为之事是否会被做出尚不确定的这段时间里,不存在债务;但是一旦可以肯定此事不会被做出,收到金钱之人便受到债之约束;比如,我给了提提乌斯10【币】,目的是让他在朔日之前解放【奴隶】斯蒂库斯;朔日之前我不能提起任何诉讼;朔日之后,只有在【该奴隶】没有被解放的情况下,我才可以提起诉讼。
D.12,1,19,1
如果一个受监护人未经其监护人的授权,借出了【一笔钱】或者用它偿还了一笔债,一旦这些钱被花掉,他将拥有请求返还之诉或者不再受【债的】约束,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笔钱】是由于他【即受监护人】的行为才到收钱之人手中的;与此相关,如果以消费借贷的名义收到这笔钱或者把这笔钱作为偿债【标的物】的人,又把同样一笔钱以消费借贷的形式借了出去,或者用它偿还了【自己的】债务,这些钱一且被花掉,一方面,他自己将对该受监护人负有债务,或者该受监护人对他将不再受【债的】约束;另一方面,他将使那个【以消费借贷的形式】收到这笔钱的人对他负有债务,或者他自己对那个【以清偿的名义】收到这笔钱的人将不再受债的约束。的确,一般而言,以他人的金钱提供消费借贷之人,一旦这笔钱被花掉,将使收到这笔钱的人负有【返还的】义务;同样地,以这笔【他人的】金钱偿还自己的债务的人,【一旦这笔钱被花掉,】对那个收到【这笔钱】的人,他将不再受债的约束。
D.12,1,20同一作者:《学说汇纂》第18卷
如果我赠与给你了一笔钱,目的是让你以同样一笔钱向我提供消费借贷,这是不是一个消费借贷呢?我说过,在【涉及这些事情的】表述中,我们没有使用恰当的词语;所以,一个这样的契约既不是赠与,也不是消费借贷:不是赠与,因为这笔钱不是基于这样的意图给出的,即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将留在受领人那里;不是消费借贷,因为给出【这笔钱】与其说是为了使对方负担债务,倒不如说是为了履行【一个协议】。于是,如果某人收到一笔我【赠与】给他的金钱,条件是随后以之向我提供借贷,他在收到这笔钱之后,又将它给了我,那么不存在消费借贷:的确,应该认为就如同我收到了【本来就】属于我的【东西】那样。由于【在上述活动中】所使用的这些词语的微妙含义,所以应该对这些【表述】做这样的重新解释,而认为两个【契约】都有效的观点是一个较此更为宽松的解释。
D.12,1,21同一作者:《学说汇纂》第48卷
一些【法学家】认为.提起10【币】诉讼请求之人,不应被迫先接受5【币】,然后再就其余部分提起诉讼;声称整片土地均为自己所有之人,也不应被迫先只就一部分提起诉讼。但是,在上述两种情形中,如果裁判官使原告先接受【被告主动】向他提供的部分,这将被认为是一个更为仁慈的举动,因为降低诉讼标的乃属裁判官之职责。
……

前言/序言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 本书是罗马法典翻译系列中的重要一卷,聚焦于《学说汇纂》(Digesta)中关于“请求返还之诉”(Condictio)的经典篇章。本卷不仅收录了相关拉丁文原文的严谨对译,更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与历史背景分析,展现了罗马法学家们在财产返还、不当得利等核心民事法律问题上的精妙思辨。 结构与内容概览 本卷的核心内容围绕着罗马法中最为复杂且应用广泛的法律救济措施之一——“请求返还之诉”(Condictio)展开。该诉讼在罗马私法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功能在于要求被告返还基于某种法律上无效或已消灭的原因占有的、本应属于原告的特定物或特定价值的给付。 第一部分:请求返还之诉的基础与类型界定 本卷首先系统梳理了“请求返还之诉”的起源及其在民法体系中的定位。罗马法将返还之诉区分为若干子类型,每一种都对应着特定的给付原因或法律状态的缺失。 1. 对绝对无效给付的返还(Condictio indebiti):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针对的是在法律上不应存在给付义务,但原告已经履行了给付的情况。卷中详细分析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探讨了“应付义务的缺失”应如何界定,以及原告是否必须证明其基于错误(Error)而给付。学说汇纂中关于此种返还的争议焦点在于,是侧重于原告的主观认知,还是侧重于客观的法律原因的有无。 2. 对特定原因消灭后的返还(Condictio ex causa data causa non secuta): 此类诉讼处理的是给付是基于某个未来预期目的,但该目的最终未能实现的情况。例如,为订婚目的的赠与,若婚事告吹,则赠与的法律原因即告消灭。本卷深入剖析了罗马法如何区分“附条件的给付”与“附目的的给付”,以及在目的未达成时,法律关系应如何逆转。 3. 对非法原因给付的返还(Condictio ob turpem vel injustam causam): 这一部分涉及公序良俗和道德考量。若给付是基于不正当(Turpis)或非法(Injusta)的原因,法律通常不保护该给付的有效性,允许原告请求返还。然而,罗马法学家对此规定了著名的“不洁者不得主张不洁”的例外(Nemo auditur propriam turpitudinem allegans),即若原告与被告均参与了不法行为,法院可能拒绝保护原告。本卷对这一道德与法律的边界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第二部分:诉讼程序的演变与技术细节 《学说汇纂》的价值在于其记录了数百年间罗马法学家对具体案例的裁决和论证。本卷集中展示了古典法学家在处理返还之诉时的技术性细节: 1. 诉讼对象的确定: 返还之诉最初是针对特定物(Res certa)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发展为可请求返还特定价值(Pecunia certae creditae)的诉讼。本卷详细梳理了从针对特定物的“请求特定物之诉”到针对金钱或可估价物的“请求金钱之诉”的演变过程,以及两者在举证责任上的细微差别。 2. 抗辩事由的分析: 针对原告提出的请求返还之诉,被告可以提出多种抗辩。本卷对常见的抗辩,如“债务已清偿”(Solutum)或“债的消灭”(Novatio)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抵销”(Compensatio)的讨论,展示了法学家如何通过衡平(Aequitas)原则将双方法律关系进行对冲处理。 3. 占有与善意/恶意占有人: 在涉及实物返还时,占有人的地位至关重要。本卷详细阐释了罗马法如何区分善意占有人(Bonae fidei possessor)和恶意占有人(Malae fidei possessor)。善意占有人在返还时,有权保留因占有而产生的必要费用或有益费用,而恶意占有人则通常不能享有此种留置权。这体现了罗马法对财产关系中个体信赖利益的保护。 第三部分:古典法学家的主要贡献 本卷收录了保罗(Paulus)、乌尔比安(Ulpianus)等巨匠关于请求返还之诉的权威意见。这些论述揭示了法学家们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如何平衡私法自治与社会公正的张力。 例如,关于“不知情而给付”是否能构成“错误”的争论,反映了古典法学向更加精细化、更侧重于当事人真实意愿的民事理念过渡的努力。学说汇纂中的文字,即便是对一个简单“返还”请求的探讨,也往往牵扯到所有权、占有、合同效力和不当得利等多个领域的法律理论,构筑了一个严密而有层次的法律框架。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读,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罗马法在构建现代民法中“不当得利返还”这一基石性制度时所付出的智慧与努力。本卷是深入理解罗马私法核心救济机制的必备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简直是我期盼已久的瑰宝。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对民事权利的实现方式总是充满好奇,而“请求返还之诉”正是保障物权最直接、最根本的法律工具之一。我一直好奇,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他们的法律是如何精确地界定所有权,又是如何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处理财产被非法占有的情况。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翻译作品,更能是一部集翻译、注释、研究于一体的学术巨著。我希望通过阅读,能深入理解罗马法中关于“所有权”、“占有”、“返还”等核心概念的演变和发展,了解请求返还之诉在罗马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对后世民法产生的深远影响。希望这本书能够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见,引领我走进罗马法世界,领略其独特的法律智慧。

评分

拿到这本《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让我对罗马法的学习又多了一份期待。我一直对罗马法的精妙之处感到惊叹,尤其是在物权法领域,许多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都能在其中找到源头。而“请求返还之诉”正是物权法中的基石,是保护财产所有权最直接的手段。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古罗马时期,法学家们是如何通过严谨的逻辑和细致的分析,构建出关于返还之诉的复杂体系。我期待书中不仅有权威准确的翻译,更能有深入的注释,能够解释那些可能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帮助我理解其背后的法理。此外,我还希望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罗马法对于返还之诉的规定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深入研究罗马法,尤其是物权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评分

一直对罗马法那深邃的智慧和影响深远的体系感到着迷,这次偶然看到了《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这本书,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我之前断断续续地接触过一些罗马法的内容,总觉得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而“学说汇纂”作为民法大全的核心部分,又以其严谨的论证和精密的逻辑而闻名。这次正好是针对“请求返还之诉”这一具体而又重要的法条进行深入的解读,这对于理解罗马法中的物权保护和侵权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看到原文的拉丁文、权威的中文译文,以及学者们详尽的考证和阐释。我想了解在那个时代,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法律条文,是如何界定“返还”的范围,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当事人如何启动和进行这样的诉讼。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搭建起一个关于罗马法返还之诉的完整框架,是我最为期待的。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罗马法及其对现代法律体系的深远影响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这本书的出版,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深入探索的渴望。我对“请求返还之诉”这一概念在古代法律中的具体体现和发展脉络尤为关注,它直接关系到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机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其权威的翻译和严谨的学术注释,为我揭示罗马法学家们是如何在理论上构建和在实践中运用这一重要的法律制度的。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在那个时代,对于“所有权”的界定究竟有多么精细,又有哪些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要件是启动“返还之诉”所必需的。此外,我也想借此机会,进一步理解罗马法在物权法领域与其他法律体系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如何为后世的民法发展奠定基础。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翻译作品,更是一扇通往罗马法智慧殿堂的窗口。

评分

这次入手这套《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12卷)请求返还之诉》,主要是被“请求返还之诉”这个主题深深吸引。提起民事诉讼,各种各样的“诉”总是让人觉得复杂而又精妙,而“请求返还之诉”恰恰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一类。我一直对物权法的演进非常感兴趣,想深入了解在古罗马时期,人们是如何构建一套体系来保护财产所有权的,以及在面对侵占或非法占有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本书恰好聚焦于这一主题,由学界名家进行翻译和注释,想必能够提供最权威、最细致的解读。我期望通过阅读,不仅能理解罗马法关于返还之诉的基本原则、构成要件、以及与现代民法的渊源关系,更能从中体会到古罗马人严谨的法律思维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翻译的严谨程度和注释的深度也决定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希望它能成为我研究罗马法,尤其是物权法领域的宝贵参考。

评分

法律人研习的必读书,纸张很好的。

评分

好书值得收藏

评分

评分

内容不错,要是能出全套书就好了

评分

法律人研习的必读书,纸张很好的。

评分

最初只买了一本,好像是第四卷,后来在书店看见还出了其他卷册,所以就想买齐收藏

评分

法律人研习的必读书,纸张很好的。

评分

法律人研习的必读书,纸张很好的。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