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车可以修身养性
导言
第一章 安全行车四原则
1.如何洞察路上危险情况
2.如何调整开车时的心态
3.如何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4.如何克服不良的驾驶习惯
第二章 起步停车
5.什么情况下不能开车
6.什么车不能开
7.怎样让爱车保持良好的状态
8.怎样调整驾驶姿势
9.如何合理操纵方向盘
10.怎样才能安全起步
11.停在哪里最安全、最方便
12.路边只有一个车位时如何停车
13.没有停正车位时如何修正
14.如何停入“非”字车位
15.地下停车场中如何不迷路
16.开门下车如何防止事故
第三章 基本驾驶
17.怎样评价驾驶技术优劣
18.怎样避免紧急制动
19.如何掌握换档时机
20.换档要看转速表吗
21.怎样掌握超车时机
22.超车中对面突然来车怎么办
23.自动档车提速有什么技巧
24.行驶中存在哪些盲区
25.并线时必须要扭头观察吗
26.倒车时必须要回头观察吗
27.怎样才能圆滑地并线
28.路口掉头有什么技巧
29.怎样避免和他人发生纠纷
30.遭遇“事故多发车”时怎么办
第四章 城区行驶
31.怎样安全进出小区
32.城区开车怎样防追尾
33.哪些车辆不能跟
34.跟车距离多少合适
35.快要追尾时怎么办
36.路口如何避让公交车
37.如何在窄道上会车
38.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怎么办
39.对向车道塞车时要注意什么
40.雨中行人最危险吗
41.何时打开车灯最合适
42.夜间行车有什么不利
43.夜间行车应注意什么
44.夜间行车如何防目眩
45.如何防止扣分罚款
46.如何防止被电子眼拍到
第五章 高速公路
47.进入主道前为何要尽力加速
48.高速公路上如何从容行车
49.高速公路上怎样并线和超车最安全
50.高速公路上遇到“一堆”大车时怎么办
51.如何与其他车辆进行信息交流
52.高速行驶时如何克服疲劳
53.连续行驶多长时间应休息
54.高速行驶中突遇积水怎么办
55.高速公路上遭遇大风怎么办
第六章 郊外行驶
56.长途驾驶应做哪些准备
57.长途行车中应注意什么
58.郊外雨中行车应注意什么
59.山路标志都是什么含义
60.山路如何安全行车
61.山路上开自动档车用什么档位
62.自驾游前要做哪些准备
63.弯道对面遇见大货车怎么办
64.车队行驶要注意什么
65.山区自驾游要注意什么
66.如何保证制动性能稳定
67.行车中遇到大雾怎么办
68.过隧道时应注意什么
69.土路上怎么开车
第七章 高级驾驶
70.如何掌握转弯车速
71.转弯时如何走线
72.如何安全快速通过S弯
73.转弯时为何不能大力制动
74.上坡转弯时如何享受驾驶乐趣
75.转弯时如何判断车速已到极限
76.驾驶SUV与一般轿车有什么区别
77.公路上如何操控SUV
78.驾驶SUV如何上陡坡
79.驾驶SUV如何下陡坡
80.冰雪路面上如何驾驶
81.冰雪路面上如何制动
82.什么情况下必须关掉ESP
83.遇到黑冰怎么办
84.汽车涉水时如何操作
85.水多深时不能通过
86.涉水后制动性能变差怎么办
87.托底或泥中打滑时怎么办
第八章 不良习惯
88.常踩离合器踏板有什么害处
89.通过坎坷路面时为何要减速
90.为什么不能穿高跟鞋开车
91.怎样才能避开斗气车
92.车内饰物为何不能过多过大
93.为什么单手掌握方向盘危险
94.开车时一定不要接听手机
95.升档太快有什么不好
96.乱鸣喇叭有什么害处
第九章 开车礼仪
97.怎样上下车才合乎礼仪
98.车中座位主次如何排序
99.女士如何上车才更优雅
100.女士应如何下车
第十章 应急驾驶
101.怎样防止汽车侧滑
102.汽车转向不足时如何补救
103.转向过度时如何纠正
104.汽车自燃怎么办
105.突然爆胎怎么办
106.手动档车突然熄火怎么办
107.自动档车突然熄火怎么办
108.遭遇交通事故怎么办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冲击力,那种鲜亮的橙色和黑色的搭配,加上醒目的标题字体,一眼就能抓住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就被它吸引了,感觉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枯燥的驾驶技术手册,反而透着一股“行家秘籍”的味道。那种“聪明”和“标准”的字眼,让我立刻联想到,这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打方向盘,更是一种关于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理解汽车和驾驶环境的哲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真正颠覆性的、能在日常驾驶中立即见效的思维模式转变,而不是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交规和操作步骤。我希望它能深入到那些资深车手才会懂的“潜规则”,比如如何在复杂路况下预判别人的意图,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完成最复杂的驾驶任务。那种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驾驶高手殿堂”的VIP门票,迫不及待想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哪些能让我瞬间提升的窍门。光是这个名字和包装,就已经成功地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这绝对值得一读”的种子。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定位是瞄准了那些不满足于“能开”而是追求“开得好”的人群。我非常欣赏这种对卓越的追求。在阅读体验上,我希望它能做到“寓教于乐”,避免掉进入那些晦涩难懂的工程术语泥潭。好的技术书籍应该能够用清晰、直白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我们可以在方向盘后立即执行的动作和决策。如果作者能够用一种充满自信和权威的口吻,却又不失亲和力地与读者对话,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你身旁指导,那将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关于如何更深入理解人、车、路三者之间关系的思维训练手册。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对这种“100个标准”的结构有点保留。我担心它会变成一个生硬的清单,缺乏连贯性和深度,读起来会像在翻阅一本电子词典。毕竟,驾驶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用纯粹的数字罗列很难完全概括那种动态的、需要临场应变的体验。我希望作者不仅仅是把100条独立的技巧堆砌在一起,而是能用一种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组织内容,最好是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经典的案例来阐述每一个“标准”。如果每一条都能配上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分析,比如雨天高速公路上如何处理突然爆胎的恐慌,或者在拥堵的市中心如何保持心态的平和,那绝对会大大增强可读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系统性的构建,从最基础的车辆感知,到高级的交通流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评分我个人的驾驶习惯是比较注重“效率”的,我总觉得很多驾驶员在路上浪费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燃油。所以,我对任何声称能提高“聪明度”的指南都有天然的好奇心。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实现“平顺驾驶”的秘诀。平顺,不仅仅是为了舒适,更是为了安全和经济性。比如,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油门和刹车的时机,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的惯性,减少制动片的磨损,同时保持车速的稳定。这种对物理定律的深刻理解,往往是区分普通驾驶员和真正车手的分水岭。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能量管理,甚至是类似“赛车线”思想在日常通勤中如何巧妙应用的讨论,哪怕只是微小的角度调整,累积起来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提到了“第2版”,这本身就暗示了前一版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并且进行了内容上的迭代和优化。对于一个老读者来说,我会特别关注这次更新了哪些内容。现在的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普及,到电动汽车的扭矩特性,驾驶的挑战和机遇都在不断变化。因此,一个优秀的驾驶指南必须与时俱进。我希望看到作者加入了对现代电子辅助系统如何与驾驶员协同工作的深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建议“关掉它们”。聪明地使用科技,应该也是现代“好车手”的标准之一。如果它能解释清楚在特定天气或路况下,电子稳定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配合它们,而不是盲目依赖或完全排斥,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这个书也很好。 专业知识强, 性价比高。买回来3天看完。 感觉很好。
评分6.什么车不能开
评分30.遭遇“事故多发车”时怎么办
评分说是第二版,但和网上下载的第一版本的电子书没有区别。书本向质量还行。
评分配图很精美,很实用的好书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都是彩色印刷的。都是很实用的知识。
评分看完了,感觉都是一些注意事项
评分25.并线时必须要扭头观察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