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束花,怎样摆放才漂亮?
没有学过花艺,需要做哪些准备?
二十四节气,每时每节的时令鲜花如何搭配?
……
四季流转,时令如花,花是时间的信徒,我们是花的追随者。
越是被现代生活淹没,就越需要更多花香。生活有了另一种可能。粉桃新绽,樱花飞舞,是迎接春天浪漫的告白;荷花款摆,怕是要有小蜻蜓立在上头了;秋霜寒露中的菊花,风姿正劲;冬雪压城,也难掩兰花的幽幽香气。
簪花堂主人陶小姐爱花,爱手作,更爱和客人们分享与花有关的故事,人气颇高的下午茶花艺学堂记录了每一个良辰:“花很美,也很简单,她不是宴会展厅里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而是你早上外出时随手带回来的一捧香雪兰,她也不是茶室里的浓浓禅意,而是洗手池旁小太阳一样灿烂的扶桑花。”
情人节、圣诞节、新年,有花,感动常在。人生就是无数次短暂的相逢,不如花时间享受一切美的事物,临窗插一朵花,安守四季阳光。
爱生活的你需要的不只是一本引导双手的插花教程,更需要的是洋溢花香的生活追求。没有流派,自然的存在,简单的情趣,让被花草拥抱的幸福生活在花艺中展开!
日日有花日日新,书中的时令花艺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春樱、夏荷、秋菊、冬兰,各色时令鲜花,轻松搭配各类叶材、装饰道具。撷一把花草来装饰家,简单的花材、花器和小心思,装饰在卧室、玄关,客厅的瓶瓶罐罐、厨房的精致木器都能变成美好的花器。
节日花礼是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将花艺的美学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精选了一年中重要的8个节日,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在重要的日子里,为你珍视的人准备一份惊喜吧。
平易近人的花束却自有引力,那是花艺师的“小心机”。油菜花要用螺旋扎法才能又稳又美观;花器中放一块花泥,即使只有一朵花,也能保持固定的造型。一点点的改变,就能摆脱沉闷,点亮生活。
让花点缀出日日不同的美好风景,享受这方寸间有花相伴的确定的小幸福。
陶歆
爱花爱生活,认为生活不可无花。对事物苛求完美的处女座,更喜欢一切有意思的事物,也喜欢随性动手做美美的事物。工作和兴趣能够结合是令人开心的事情,陶歆打理着一家叫“簪花堂”的花店。除了贩售美好和幸福,这里更愿意将花语心情与你分享。
插花于形,花道于心,花艺从不止于花艺。
——著名主持人陈怡
撷取四季的片言只语,吟成形影相随的四季短歌。
——花鸟画家吴湘云
插花,生活中绚烂多彩的排列组合。
——著名DJ、情感专栏作家文岚
对着花草的窃窃私语,总是迷人的。一朵兰花可以让猎人改行,因为那些花比所有的猎物都迷人,它改变了猎人,也击中了我。
——可一书店、画廊总经理钱晓征
在花里,看到更美好的时光。
——戏剧制作人、国际文化交流策展人萧雁
春日樱
立春油菜花/2
雨水雏菊/6
惊蛰樱花/8
春分桃花/12
……
夏日荷
立夏白芍药/24
小满紫色绣球/28
芒种栀子花/30
夏至花毛茛/34
……
秋日枫
立秋玉簪花/50
处暑绿石竹/54
白露玫瑰/56
秋分蓝星球/60
寒露铁线莲/62
……
冬日兰
立冬文心兰/71
小雪灯笼椒/74
大雪蝴蝶兰/76
冬至玫瑰果/80
……
节日花礼喜
情人节红玫瑰/90
白色情人节白玫瑰/91
女人节香格里拉玫瑰/92
母亲节荔枝玫瑰/93
父亲节向日葵/94
……
谷雨
芍药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
主花材:芍药
花语:情有所钟、相互爱慕
别名:将离、殿春、余容、犁食、别离草
花期:5~6月
辅材:雪柳叶
花器:茶具
清风阵阵,花间的故事也是暖暖的。从不羡慕碎小之花的娇美惹眼,这懒懒的嫩妆就是西施原来的模样。
马蹄莲小品:纯洁无瑕的爱
主花材:白色马蹄莲
花语:青春的誓约
别名:花芋
花期:头年11月~次年6月
花器:收口矮型玻璃器皿
工具:剪刀
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从前收到的花,只一朵马蹄莲便已足够。有花的陪伴,日子也慢,慢到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把白色马蹄莲的花茎浸在水里,花开得更长久,仿佛有一颗陪伴的心,安静地表达着纯净的爱。
小暑
茉莉
翠叶光如耀,冰葩淡不妆
主花材:含苞茉莉花
花语:纯洁真挚的爱
别名:香荤、木梨花
花器:5~8月
花器:蓝色花纹铁皮罐、小玻璃瓶(能放进铁皮罐的大小)
糖果是甜的,花原来也是甜的。茉莉花苞簇拥在糖果罐里,雪白夹杂婴儿粉,乖巧动人。花、糖果与彩色铁皮罐,是童年的最爱。那时候总会想,假如世界上所有糖果都开出了花朵,上课的日子是不是也又甜又美。伏案疾书的时候,偶一抬头,刹那间,眼里也漾出了茉莉的甜蜜。
立秋
玉簪花
瑶池仙子宴流夏,醉里遗簪幻作花
主花材:玉簪花
花语:真挚而纯洁的爱
别名:玉春棒、白鹤花、白萼
花期:全年可开花
辅材:玉簪叶
花器:玻璃方缸
工具:麻绳
“玉簪香好在,墙角几枝开。”青涩的玉簪花伫立枝头,形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一点如雪藏在青丝中,含蓄雅致,暗表心意。花开后,色白莹润如玉,花茎随之倾倒,含羞垂下的花朵看不真切,却有阵阵清香浮动,未语情已浓。
1.将几支玉簪花交叉叠放。
2.添加至一束,用麻绳捆扎。
3.在花束外依次放置玉簪花叶(在玉簪花外围成一圈)。
4.用麻绳捆扎固定,放入盛水的花器。
……
这本花艺书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插花的一些刻板印象。它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瓶瓶罐罐,而是大量引入了各种日常器皿,比如陶罐、竹篓甚至是简单的木盒,让花艺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作者对光影的运用描述得十分到位,指出不同的光线角度如何影响花材的立体感和色彩表现,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往往被忽略了。书中的内容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前半部分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心法的建立,后半部分则通过大量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心法融入到实际操作中。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花材获取”这一环节上的务实态度,提倡就地取材,尊重季节和地域的差异性,而不是一味推崇昂贵的进口鲜花。这种“在地化”的美学实践,让我觉得这本书更有温度、更接地气。阅读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挑选每一个词汇时所注入的匠心,语言精准而富有画面感,让人在文字中就能“闻到”花香。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美学观念的重塑,它鼓励读者去打破既有框架,用更自由、更富个性的方式去表达对美的热爱。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花艺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意境”而非“炫技”的读者来说。它的内容编排非常精妙,不是简单地罗列花材和插法,而是融入了大量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考。我发现作者在讲解每一种花卉时,不仅仅是介绍它的形态特征,更多的是在阐述它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它的线条感来构建空间层次。书中的案例展示非常丰富,从极简的侘寂风格到繁复的古典雅致,都有涉猎,而且每一种风格都有其清晰的逻辑支撑,而不是盲目堆砌元素。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留白”的运用,这在花艺设计中尤为重要,它让作品有了呼吸感和想象的空间。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保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之心,所有的设计都以不破坏花材本身的生命力为前提。书中的一些小贴士非常实用,比如如何延长花期、如何处理水质等,这些都是我在其他更偏理论性的书籍中不太容易找到的“干货”。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格调很高,内容充实而有深度,是一本可以反复翻阅,每次都能读出新体会的佳作。它成功地将手工技艺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层面,让我对花艺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拿到这本关于花卉布置的书,我首先被它那种沉静、内敛的气质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强调“快速上手”的指南那样浮夸,而是采取了一种更温和、更具引导性的方式来阐述美学观念。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探讨园艺心得。书中关于不同季节花卉特性的分析尤为精彩,比如初春的嫩绿如何搭配冬末的枯枝,那种生命力与沉寂之间的对话,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插图都不是那种过度美化的高清照片,而是带有一点手绘质感的写实风格,这恰恰加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真实性。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复制一个完美的成品,而是如何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插,背后的文化土壤和审美倾向是什么。对于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但又苦于不知如何入手的门外汉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座灯塔。它循序渐进地打开了通往精致生活的大门,让我开始关注起身边那些被忽略的小角落,并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花材,营造出最动人的氛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尝试书中介绍的“餐桌中心花”的布置方法了。
评分最近淘到一本关于花艺的书,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又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这本书的装帧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阅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我本来对花艺了解不多,只是觉得植物很美,但这本书似乎从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角度切入,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更贴近我们日常的审美和实践。比如,它介绍了一些非常基础的花材搭配技巧,还有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布置花艺作品,这些都让我感觉触手可及。书里配的图片色彩饱和度适中,既能清晰地展示细节,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商业化或失真,很贴近自然之美。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季节更迭与花卉选择的章节,那种顺应时序的美学理念,让人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沉静下来的参照点。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它没有用太多艰涩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引导读者去观察、去感受,从而激发自己动手创作的欲望。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面这样的镜子。我期待着能跟着书里的指引,在家中也布置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春色。
评分坦白说,我很少见到一本花艺书能做到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实用性完美结合。这本书在介绍花艺形式的同时,穿插了许多关于园艺史和植物学的小知识,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增长见识,这种跨学科的融合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它的排版设计极具现代感,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图文分离,使得复杂的信息也能被轻松消化。作者对于色彩理论的阐述,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冷暖对比上,而是深入到了色彩的情感投射,比如如何用低饱和度的花材来营造宁静感,或者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达生命的活力。这种对“情感表达”的强调,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它不再将花艺视为一种装饰,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和情绪的载体。书中的几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动态美”,即观察花朵开放和凋谢的过程,并将这种时间的维度融入到静态的花艺作品中,这种深刻的洞察力,真的令人赞叹。对于想提升生活品味,并希望通过自然元素来疗愈身心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