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下一章】
評分我再說在我們生活中,不是有多少這樣的事情嗎?也許日本人新的一代齣來,他根本不知道,他的父母、祖父母,曾經做過殘害中國人的事情。他認為那是我們中國人捏造齣來的。那我們想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甚至包括我們中國人跟附近的這些民族,我們寫的歷史,他們都是蠻夷、匈奴、都是飲毛茹血,我們是文明古國。你去看看他的歷史,也許他寫的剛好相反。起碼我知道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在越南的寫法就剛好相反瞭,是孟獲七擒七縱諸葛亮,那到底那一個是真的?這些都太多感情瞭,而且太多已經過去,我們沒辦法追的。
評分整個宇宙萬物都有它的目的,這目的後麵有一個原因,就是上帝。那這理論康德也不接受,康德覺得目的論,還有宇宙論,其實都是變相的本體論,都建立在本體論 上。但本體論被他推翻瞭,所以目的論和宇宙論也不能成立。這點康德我想講的是對的,因為最基本的還是那本體論,就是上帝的定義,從上帝的定義來認識上帝。 但是我們就再想想看這個目的論,康德雖然推翻瞭,但康德對這個論也算是喜歡。很多人都知道康德兩件事叫他非常的敬畏,一個是天上的星星,一個是在心中的良 心或者道德的法則,他非常的看重。這宇宙實在是太奇妙瞭,看萬物實在是覺得好像有一個造物主,設計得如此的奇妙。
評分定義」(arrow construction)抑或「廣義定義」(broad construction)來評估定奪呢?所謂「狹義定義」,就是說「若上帝不直接指引,命令我怎樣怎樣作,我則不作」;而「廣義定義」即恰好相反,是「上帝若不橫加阻撓,禁止我去做某件事,我便可以安心照做」。兩種定義,皆有它們固定的市場。一般來說,碰到一些我們不完全心甘情願的感動或抉擇,譬如要放下我們的職業,投身傳道的行列,我們都會選擇「狹義定義」,即上帝的旨意須顯明在祂直接的啓示,及某些神跡性的證據之上。我們要求上帝顯靈報夢,或給予我們若乾可資倚憑的確據:一篇講道、一節金句、父母的贊許、經濟睏難迎刃而解……,然後纔肯踏上行動。但對於那些我們自己非常渴想,是心底裏尚存有若乾不肯定或不安的抉擇,譬如移民海外,則「廣義定義」便是最實惠的考慮瞭。我已決定瞭移民某國(當然不會打開地圖亂指一通),又逕自拿瞭錶格辦理各樣手續,隻要整個過程順利無礙,至終得到移民批準,我便假設這是閤乎上帝的心意,甚至是祂協助促成瞭。如此用哪個定義來判彆上帝的旨意,端在於我們一心之去留行止,並無任何客觀定準,真是方便得很。
評分二?研究宇宙的論證:
評分一般的錯誤,是以為這比喻說明瞭神賜人智慧時所作的事。即是說,以為智慧的賞賜包括深度的洞察力,能看見四周發生的事所包涵屬天的意義和目的,看見神在某件事上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弛下一步要做什麼。人覺得如果真的緊緊與神同行,他就可以自由地賜他們智慧,那麼他們就好象在電訊室瞭;他們就會分辦每一件發生的事的目的,就會時刻明白神如何使一切,為瞭人的益處而互相效力。這些人花很多時間把聖經當作占蔔的去研究,猜想為什麼神容許這件或那件事發生,應否以此為停止或開始做某件事的訊號,或從其中推論齣一些什麼。如果最後仍覺得迷惘,就怨自己不夠屬靈瞭。
評分再問一次:神給我們智慧用意何在?這賞賜究竟是什麼?
評分這樣白費功夫的尋根究底,會逼使在生理、心理、或靈性(請注意:這是三件不同的事情)上本已消沉的基督徒近於瘋狂。這的確是白費功夫的。沒錯,當神應用原則引導我們的時候,有時也會用不尋常的境遇去印證,而我們立刻就看齣那是確定性的訊號。但若在每件不尋常的事上試圖窺見神秘密的目的,就是另外一迴事瞭。因此,智慧的賞賜絕不是這種能力,事實上,這賞賜是先假定我們不能洞察一切。此點容後詳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