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底”所用之丝,愈细愈妙,其质以野蚕丝六条各二合再三合之,此丝坚而任重,不虞断。日人钓丝非不佳,惟不细密,稍动易为鱼见,故不可用。另一种丝,为化学制,半透明,遇水则柔,坚挺有力,惟其感动迟缓,每多误事。市上售钓丝者,多用熟丝线三合之,俗谓之扎花线,体重脆弱,不耐久,不任重。善钓鱼者,他皆可假手于人,惟丝非匠心独运不可。盖丝制一有不合,不能任意投掣也。在昔造办处有某君,精制丝,丝入水则透明若无物,结绳精密而匀停,细若发,力可任五六斤,友人郭君尚保有一丝,已朽,不忍弃也。去年吾“戳草”于万生园,鱼咋草,声巨而洪,喜遇巨鱼,亟投饵,饵甫入草,澎然吞入口,左右萍藻为之震动,疾掣之,起巨浪,水花四溅,竿为折,鱼独不得脱,力牵出,庞然老鲫也,归而权之,得斤又四两有奇。同日遇鲇鱼,误食饵,既上钩,知非鲫鱼,故纵之,苦不脱,牵出,其长尺又半,是皆钓丝之精也。
评分敬修堂同学诸子出处记 一册
评分3.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辑本,私家藏书目录规模第一次超过官修书目,达51180卷。或纪版本、录序文、考真伪)
评分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名人纪念馆和寺庙等781个单位的
评分罗振常编定。罗氏平生爱书如命,每遇有宋元精刻,名家钞校,辄摩挲竟日不去手,然其深藏不以示人,未得流传。后经其女婿周子美编订成《善本书所见录》四卷,付梓问世。该书前有罗振常序。大意云:在姑苏购得归安姚氏咫进斋藏书,中有《自怡悦斋书目》一册,不知藏书者何人,“或不欲自暴姓氏,伪托一斋名标之,亦未可知”。罗氏又称赞此目“书不多而颇有珍本,记录考订,具见学识”云云。来新夏先生初步断定此书作者为张大镛(《清代目录提要》第427页,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而又经过罗振常编定。《书目》分经、史、子、集四部,所记多为珍贵罕见的明本、覆宋本、影宋抄本、精钞本。有的书历经诸家收藏,朱墨精校,其序、跋、图记、印文,历历分明。如该书所著录:
评分罗振常编定。罗氏平生爱书如命,每遇有宋元精刻,名家钞校,辄摩挲竟日不去手,然其深藏不以示人,未得流传。后经其女婿周子美编订成《善本书所见录》四卷,付梓问世。该书前有罗振常序。大意云:在姑苏购得归安姚氏咫进斋藏书,中有《自怡悦斋书目》一册,不知藏书者何人,“或不欲自暴姓氏,伪托一斋名标之,亦未可知”。罗氏又称赞此目“书不多而颇有珍本,记录考订,具见学识”云云。来新夏先生初步断定此书作者为张大镛(《清代目录提要》第427页,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而又经过罗振常编定。《书目》分经、史、子、集四部,所记多为珍贵罕见的明本、覆宋本、影宋抄本、精钞本。有的书历经诸家收藏,朱墨精校,其序、跋、图记、印文,历历分明。如该书所著录:
评分钓鱼记补遗
评分友人言:北海公园静心斋前“戏白鱼”,所获颇多,但其地多芦草,时为黑鱼、黄鳝所困。“戏白鱼”须长竿,长竿之竹苇皆精,遇黑鱼或鳝,十九损折。犹忆往年垂钓时,用四截“跷竿”,竿为数十年前物,下二截之竹与上二截之苇,殷红成一色,温润有光。以生丝系钩,饵青虾,入水诱白鱼,竿长而精,鱼之巨细,吞之浅深,由竿传之手握处,若目见,故所获多而巨。方狂喜,遇巨吞,力迟而凝重,吞之力自钩而传之丝,自丝而竿而传之手,两手为之战,举目视竿尖,尖为鱼掣,反倾伸入水,自以为非黑鱼即黄鳝,此竿将为所损,不敢轻为掣也。疾起立,执竿逆退徐徐而撤其竿,鱼欲左,竿随之左,鱼欲右,则反折竿而右随之,一任鱼之力脱,不为强掣,
评分一、官修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