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法國,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製,反對革命。為獲得國際支持,他曾遊曆列國,會見歐洲各國君主。
評分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廿一年(1895)進士。近代著名政治傢、思想傢、社會改革傢、書法傢和學者。信奉儒傢學說,並緻力於用經學來改造社會,曾擔任孔教會會長,故世人又稱為“康聖人”。一生著述甚豐。
評分1927年3月8日,康有為在上海做畢70大壽,於21日抵青島。30日晚,一位廣東同鄉請他吃飯,未終席而腹痛,翌日身死異鄉。曆史不能重演,但不同的曆史時代卻可能有相似的問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與今天一樣,都處在社會政治與法製的轉型時期。因此,研究過去100年憲法思想的發展,對今天的憲法學和當代中國的憲政建設有深刻的藉鑒意義。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響的思想傢,在19世紀的最後幾年,他領導瞭中國知識界的啓濛運動。先是1895年的“公車上書”,其後,他以上書和進諫的方式掀起瞭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體製改革。在康有為之前,從來沒有一個思想傢敢於像康有為那樣把他們改革中國政治體製的建議和設想反復嚮皇帝提齣。在中國曆史上,他首次倡導瞭政治體製上的中西結閤,最早在中國提齣瞭立憲政體,並提齣瞭具體的憲政方案:興民權、設議會、進行選舉和地方自治,在堅持儒傢傳統和帝製的前提下,逐步學習西方的立憲經驗。康有為的立憲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為我們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組成部分,仍然應當重視。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作者是學界權威,值得一讀。
評分很好的書,影印上一版的。
評分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
評分編輯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