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刚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
  • 名胜古迹
  • 中国文学
  • 文化
  • 旅游
  • 鉴赏
  • 辞典
  • 增补本
  • 古典诗词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26147
版次:2
商品编码:1106852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93
字数:2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是一本介绍中国名胜诗词的大辞典,其中介绍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长江、黄河与长城三个跨省区名胜独立成章,其余所有名胜诗词,均分省编排。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台湾省的名胜诗词不齐全。重庆市辖区内的名胜,为便于读者查阅,仍包括于四川省之中。

作者简介

杨刚,1955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南京。195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留校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1983年调湖北医科大学任生理学副教授、教授,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及武汉大学生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业余爱好为研究诗词文学与访古旅游,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及各地名胜古迹,著有《中国名胜文学欣赏》、《中国诗史简明教材》及《中国名胜诗、词、联、文选读》等老年大学教材,曾任湖北省老年人大学及武汉市青山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

内页插图

目录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台湾省
编后记

精彩书摘

长城尽日此经行,谁挽天河洗五兵。
碛外风高飞鸟没,回中沙软马蹄轻。
烽烟已靖千秋色,旌旆空悬万里情。
瓯脱遍沾新雨露,不妨綕祷到儒生。
驱车千里出重关,高卷双旌过市阌,岂有胡笳吹汉月,曾无牧马到阴山。
连天阡陌新畴拓,卧草牛羊野性闲。
王化只今敷海外,何须亭堠出云间。
【诗名】查勘关隘遍历大关内外纪事(二首)
【作者】魏元枢,清代直隶(今河北丰润县)人。曾于乾隆年间任宁武知府。作者曾奉命查看长城各关隘,遍历长城各大关口,因将所见所感写成纪事诗二首。纵观全诗,不仅反映了蒙汉人民的和平相处,而且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注释】①挽天河洗五兵: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常不用。”这里化而用之,言长城内外已消除了战争。天河,银河。②回中:古道名,是关中平原和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③瓯脱:亦作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为瓯脱。④綕(zhuan)祷:用白色绢绸制成的裤子。这句说由于没有战争,将士们也不妨穿上白色细绢的裤子,加入到儒生的行列。⑤驱车二句:说如今可以大大方方驱车卷旌出到长城外的市镇。⑥岂有句:唐人边塞诗:“吹残日月是胡笳。”本句是反其意而用之,意谓如今没有边塞之苦。⑦曾无句:唐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也是反其意而用之,说根本没有胡兵侵袭。西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是讲“不敢”,而本句是“曾无”,二者全然不同。⑧连天句:说塞外已是大片大片的被开拓的田地。阡陌,田间的纵横小道。畴,田地。乾隆年间三关外河套地区的蒙族人将沿河闲置的牧地租给汉人耕种,垦地很广,获粮颇多。⑨王化:王道教化,体现了康乾年间正确的民族团结政策及感化政策。⑩亭堠:古代边境上监视敌情的岗亭。
……

前言/序言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一本穿越时空的文化邀请函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江山胜景与文人墨客交织,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从巍峨壮丽的山峦到浩渺无垠的海洋,从古老神秘的遗迹到烟雨江南的温婉,每一处名胜都承载着一段传奇,每一首诗词都凝聚着一份情怀。而《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梳理、汇聚、解读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巨著。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名胜与诗篇,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寻,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一份献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读者的珍贵邀请。 一份精心编纂的文化宝库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的问世,源于一个朴素而宏大的愿望:将散落在浩瀚史籍中的中国名胜与与之相关的传世诗词,以一种系统、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本书主编团队汇聚了对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倾注了数载心血,在海量的文献中跋涉,在尘封的古籍里寻觅,最终将这座包罗万象的文化宝库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书的编纂原则,首先强调的是权威性与系统性。每一处收录的名胜,都经过严谨的历史考证,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均力求准确详实。所选诗词,则以其艺术价值、历史意义以及与名胜的关联紧密度为标准,尽可能囊括各个时代、各家流派的代表性作品。辞典的结构设计也颇具匠心,以地理区域划分,配合详细的索引,读者可以轻松地按图索骥,或根据诗词追溯名胜,实现双向的检索与阅读。 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搭建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当你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与那些伟大的诗人并肩而立。 壮丽山河,诗意盎然: 想象一下,站在黄山之巅,迎着云海翻腾,吟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一刻,您体会到的不仅仅是黄山瀑布的壮观,更是谪仙人眼中磅礴的天地。或者,漫步于杭州西湖,苏轼笔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您在碧波荡漾中,感受这位旷世才子对西子湖的深情描摹。本书将带您领略泰山之雄奇,桂林山水之秀美,长城之磅礴,戈壁之苍凉,每一处名胜都仿佛在诗词的吟唱中活了过来,赋予了冰冷的地理名词以鲜活的生命和深刻的情感。 人文古迹,岁月留声: 除了自然风光,中国的土地上还遍布着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人文古迹。从秦始皇陵的雄伟,到故宫的辉煌;从苏州园林的精致,到西安古城的厚重。本书将为您解读杜甫《兵车行》中对边塞征战的忧思,如何与古老的长城紧密相连;又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如何将京口古迹的沧桑与英雄情怀融为一体。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回眸,一次与先贤的对话,让那些冰冷的建筑和遗址,在诗词的解读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讲述着跌宕起伏的往昔故事。 江南水乡,温婉情深: 提及中国名胜,怎能少了婉约动人的江南?本书将为您细致呈现水墨江南的独特魅力。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描绘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江南春色,或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七夕相思,都与姑苏园林、西湖柔波、烟雨朦胧的水乡景象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独属于江南的细腻情感与诗意生活。 增补本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本“增补本”,本书在原有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深度挖掘。 更广阔的视野: 增补本在名胜的收录范围上,力求更加全面,除了经典的、家喻户晓的名胜之外,还纳入了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地点,展现中国名胜的多样性与地域文化的丰富性。 更深入的解读: 对每一处名胜及其相关的诗词,都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解读。这不仅包括对诗词字面意义的阐释,更着重于挖掘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情感寄托,以及诗词与名胜之间相互映衬、相互生辉的微妙关系。增补本力图让读者不仅仅是“读到”,更是“理解”和“感悟”。 更丰富的例证: 增补本在原有基础上,搜集了更多与名胜相关的诗词歌赋,以求更全面地展现特定名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多重意蕴。读者将能从更丰富的文学作品中,窥见同一片山河的不同侧面。 精美的配图与详实的考证: 为了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补本在可能的情况下,配以精美的插图或历史照片,让读者在文字的世界之外,更能对名胜产生具象的认知。同时,对于涉及到的历史典故、地理方位、人物事迹等,都力求考证详实,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一本穿越时空的文化邀请函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它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邀请函。 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 您将在此找到理解诗词的最佳参照,体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妙境界,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对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您将在此获得了解中国大好河山、人文风物的绝佳途径,通过诗词的视角,穿越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对于计划旅行的读者: 本书将是您最好的行前指南。在踏上旅途之前,先通过诗词了解您将要前往的土地,让您的旅行充满文化的回响和诗意的想象。 对于学生与教育工作者: 本书将是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学习中国的地理、历史与文学,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本书,是沉甸甸的历史,是流淌的文化,是流传千古的情感。它邀您一同走进那片曾经孕育了无数伟大诗篇的土地,聆听山河的低语,感受岁月的脉搏,重温那些与名胜相伴的,或豪迈、或婉约、或悲壮、或喜悦的动人篇章。翻开《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让您的心,随诗词的韵律,一同在中国的锦绣河山上,进行一次深刻而难忘的旅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细节控”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首古诗,不能脱离它诞生的具体环境。《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光是听名字,就透着一股严谨和考究。我设想,它一定是对全国各地的著名景点,从自然风光到人文古迹,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每一处名胜,都应该有与之相关的诗词名篇,而且这些诗词的选录,必然是经过了精挑细选,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文人心声。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诗词和地点并列,它肯定还会对诗句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其艺术手法,阐述其历史背景,甚至会考证一些诗句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这种细致入微的梳理,对于真正想要深入研究诗词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好奇,它会收录哪些鲜为人知但又同样精彩的诗词,又会对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给出怎样独到的见解。这本辞典,我认为它不仅是对文学遗产的整理,更是对中国文化脉络的一次梳理和呈现,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首诗,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身去感受它所描绘的景物。可惜的是,很多名胜古迹早已物是人非,或者远在天边,难以企及。《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仿佛就给了我一个足不出户就能“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绝佳机会。我设想,这本书一定是一部集地理、历史、文学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它会收录关于全国各地著名景点,从小城巷陌到巍峨山川,所有与之相关的经典诗词。更重要的是,它不会仅仅罗列诗歌,而是会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句所描绘的景物的独特之处。我尤其期待的是,它对那些被时间尘封的、鲜为人知的名胜,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的挖掘和呈现。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更能引发我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无限遐想和敬意。它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古人的心境,也是一座桥,连接起我们与历史的深层情感。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仿佛能带人穿越时空,去领略那些被岁月洗礼的名山大川,以及那些寄情于景的千古绝句。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装帧典雅,纸质厚实,触感温润,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的作品。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凭初见的印象,就足以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尤其喜欢那种被文字包围的感觉,尤其是当这些文字描绘的是我魂牵梦萦的古迹时。想象一下,在寒窗孤灯下,读着唐宋大家笔下的黄鹤楼、岳阳楼、赤壁,仿佛身临其境,耳畔回响着吟哦之声,心中涌动着同样的壮志豪情,或者同样的离愁别绪。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连接古今文人心灵的桥梁。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对美的极致追求,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生命哲思的探索。我非常好奇,这次的“增补本”又会为我带来哪些新的惊喜,是否收录了我未曾见过的瑰宝。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古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与具体景物相结合的作品。很多时候,我们读一首诗,可能只知其意,却不知其所指,或者对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缺乏直观的感受。这本《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到了“江南”那一章节,看到了关于西湖的几首诗。书中不仅收录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还配以对景点的详细介绍,甚至可能包含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的解读。我最期待的就是这样的组合,能够让我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这就像是在阅读一本图文并茂的旅行攻略,只不过它更加精炼,更加富含人文气息。我甚至可以想象,将来有机会去这些地方旅行时,带着这本书,对照着诗词和文字,那将是一种多么别样的体验。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欣赏,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古人的对话。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简单地罗列了多少诗词,而在于它如何将这些诗词与它们诞生的土壤紧密地联系起来,让读者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丰富的情感共鸣。

评分

自从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我就被那些融汇在山水之间的诗情画意深深吸引。《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增补本)》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画面:杜甫笔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相信,这本书一定汇集了大量这样的传世佳作,而且不仅仅是这些耳熟能详的篇章,更会挖掘出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遗珠。我尤其期待的是,它如何将这些诗词与它们所描绘的名胜古迹一一对应起来。是不是对每一个景点都有详细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文典故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否又与诗词的意境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多维度的阅读体验?我想,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能够站在古人的肩膀上,重新审视那些曾被他们赞美过的壮丽河山。

评分

收到一看 ,好大好厚一本,值了!

评分

很好很好 做活动实在是太划算 慢慢看

评分

杨刚,1955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南京。195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留校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1983年调湖北医科大学任生理学副教授、教授,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及武汉大学生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业余爱好为研究诗词文学与访古旅游,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及各地名胜古迹,著有《中国名胜文学欣赏》、《中国诗史简明教材》及《中国名胜诗、词、联、文选读》等老年大学教材,曾任湖北省老年人大学及武汉市青山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

评分

郝思嘉的父亲郝嘉乐是个爱尔兰移民,身无分文的他只身来到美国,通过玩一手好牌和喝酒的海量赢得了一片红色的土地,几经创业把其发展成一个收入颇丰的种植园。思嘉的母亲出身于海滨城市萨凡纳的名门望族,因情场失意赌气嫁给了比她大将近二十岁的郝嘉乐。作为他们的大女儿,思嘉既遗传了父亲的豪爽、粗犷、不拘小节、脾气暴躁的性格,又自小受到母亲良好的家教和道德观念的教诲。所以,她的性格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她既想做一个像她妈妈那样有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骨子里又有背叛妈妈的道德框框反骨。正是血管里流着的这种充满矛盾的血液造就了思嘉敢爱敢恨,认定自己的目标便勇往直前、不择手段的性格特点。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书不错,送货也快!读书对我们以及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在社会立足的资本。金钱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读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 读书对我们而言是何等重要啊!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

评分

杨刚,1955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南京。195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留校任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1983年调湖北医科大学任生理学副教授、教授,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及武汉大学生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业余爱好为研究诗词文学与访古旅游,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及各地名胜古迹,著有《中国名胜文学欣赏》、《中国诗史简明教材》及《中国名胜诗、词、联、文选读》等老年大学教材,曾任湖北省老年人大学及武汉市青山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

评分

帮朋友买的书,不错的。

评分

好书好价格,值得收藏翻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