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爷的这本书,大部分皆为篇篇短文,并不冗长,但字里行间里透出的讯息却是让人想叫好的,让人豁然开朗的,让人莞尔一笑的。
评分这一本名字真好听,当然文章更好
评分中学教员,教了4年英文,1917年到北京大学附属国史编纂处做编纂,半年后的1918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文学院)教授,担任希腊罗马文学史、欧洲文学史、近代散文、佛教文学等课程,并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出任首任系主任,该系师资还有张凤举、徐祖正等,后来因中日战争爆发而停办。
评分《立春以前》,由止庵校订。本想趁着立春以前品读,可真正得空,立春早已过了,不免觉得遗憾。前几日读过几篇,说来似乎也有点先入为主的缘故,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关于教子法》。文章中讲的最多的是陆放翁教子。引用陆放翁的许多诗作,如《冬夜读书示子聿》,他们在寒冷的冬夜里,就着一台细小的油灯,恍惚昏暗的灯影颤颤,两小儿苦读不止,风吹尽薄薄衣衫而不觉。另有作诗而喜,连高龄的放翁也被他们感染,连连称赞。另有村头孩童争抢着摘伸出院墙的枝上之果,放翁看着孩子自然心生欢喜,但更欢喜自家的孩子,有诗书便喜欲狂。我看着看着就心生羡意,放翁晚年也是漂泊凄惨的,况且报国之志也未有几分完愿,只可“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样的晚年之乐实在难得。我羡慕放翁有两个爱读书的孩子,放翁这一生诗情总没有白费。相传放翁一生作诗一万多首,只是流传下的就有九千多首,并无劣作,令我想起了著有五十多部优秀小说的克里斯蒂。文学这种东西不同其他,能否被继承下来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还得有足够的熏陶,三苏之所以被传为佳话,就是由于这种难遇的可能性。说到这里,我想起鲁迅三兄弟来。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这也是难得的佳话,只可惜后来周作人于鲁迅的绝交,以及周作人后来的原则错误——做了日伪的文人,让人嗟然叹息。
评分1922年,在“非基督教运动”高潮中,他和钱玄同、沈士远、沈兼士及马裕藻发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
评分时常想从前的年代,文人墨客很多倒是真是清高,却是很雅的。
评分书籍质量不错,快递给力,服务很好
评分余秋雨之流给他提鞋都不配!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