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帮助广大法官、执行员和其他法律实务工作者正确理解和适用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同时为法学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我们组织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的业务骨干编写了《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讲座》,对执行程序所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十讲专题按修改背景、修改的主要内容、理解与适用、执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依次展开。第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较为集中和全面地展现了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三,关注立法背景,探求立法本意。围绕2007年、2012年两次修改的重点问题展开探讨,并系统梳理和归纳各种观点。第四,注重理解适用,密切联系实际。对执行程序理解和适用中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力求为执行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指引。
作者简介
江必新,1956年9月生,湖北枝江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
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2002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成员。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院长。2007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聘为司法部国家“九五”普法宣讲团成员,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国家法官学院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研究员以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被评为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著有《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等作品四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修改概述
一 2007年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的修改
二 2012年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的修改
第二讲 执行机构与执行管辖
一 执行机构
二 执行管辖
第三讲 执行和解
一 导语
二 新法内容的理解与适用
三 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 完善执行和解制度的思路
第四讲 执行救济
一 关于对违法执行行为的异议
二 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
三 案外人异议与异议之诉
第五讲 申请执行期间与执行通知
一 申请执行期间
二 执行通知制度
第六讲 执行财产调查制度
一 执行财产调查制度概述
二 我国法院依职权调查制度
三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四 当事人提供财产线索的财产调查途径
五 新类型财产调查方式
六 典型案例
第七讲 强制拍卖
一 强制拍卖概述
二 新法的规定及理解与适用
三 强制拍卖实务中的主要问题
第八讲 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
一 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概述
二 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
三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
第九讲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一 执行检察监督的争论及最终立法确认的过程
二 “两高”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有限共识
三 民事诉讼法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第十讲 执行联动威慑
一 立法意义
二 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三 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 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新旧条文对比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2007年10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2012年8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执行程序部分)(1992年7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998年7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 扣押 冻结财产的规定(2004年11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 变卖财产的规定(2004年11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2005年12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2010年2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2010年7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1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2000年9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2004年2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2006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2006年1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2011年5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2011年10月19日)
前言/序言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共60条,涉及修改的条文八十余条(其中新增条文二十余条),另整体删除原条文9条。本次修改有6个条文涉及执行程序,在“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和“特别程序”部分还有若干条文与执行程序有关。总的来看,本次修改涉及执行程序的条文虽然不多,但考虑到2007年已对执行程序重点作过修改,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修改中再次涉及执行程序,足见立法机关对执行程序的重视,也足见执行法律问题之复杂。据统计,两次修改涉及执行程序的条文合计达二十余条,这意味着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与1991年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帮助广大法官、执行员和其他法律实务工作者正确理解和适用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同时为法学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我们迫切感到有必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执行程序两次修改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反复酝酿、讨论,决定推出这本《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讲座》。
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均为法院系统长期从事执行工作的法官,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执行工作实践经验,有的作者还深度参与了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调研、论证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本书采取专题讲座形式,共分十讲,每讲包括若干专题,以修改内容为主线,每个专题按修改背景、修改的主要内容、理解与适用、执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展开,专题之间相对独立。第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2007年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执行管辖、案外人异议、执行机构、申请执行期间、执行通知等问题作了修改,并增设了对违法执行行为的异议、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等新内容。2012年民事诉讼法又对罚款的数额、执行和解、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审查标准、执行通知以及对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执行、拍卖变卖等问题作了修改,同时还增加了对逃避执行行为的制裁、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等内容。本书通过系统的介绍、梳理和总结,较为集中全面地展现了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三,关注立法背景,探求立法本意。本书紧紧围绕修改的重点问题,努力探求修改条文的立法本意,力争全面、准确把握条文主旨和含义;同时,系统梳理和归纳各种观点,全面展现修改过程中的不同意见,详细阐明立法机关的立场和修改理由,使读者对修改内容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四,注重理解适用,密切联系实际。全书每个专题均将理解与适用部分作为重点,针对每个条文涉及的修改内容,或归纳,或演绎,条分缕析,深入挖掘,系统阐述条文的准确含义;同时,密切联系执行实务,全面归纳总结条文理解和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对若干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力求为执行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指引。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丛书编辑委员会2012年9月
新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讲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书很好,快递真也很热情,很快。
评分
☆☆☆☆☆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评分
☆☆☆☆☆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评分
☆☆☆☆☆
评分
☆☆☆☆☆
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评分
☆☆☆☆☆
第二百五十一条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评分
☆☆☆☆☆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规则。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l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迄今为止,这部法律经历了两次修改。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民事诉讼法作了第一次修改,但修改内容主要限于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本次修改进一步加大了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力度,健全了证据制度,完善了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细化了审判和执行程序,强化了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等制度。新法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客观而言,本次修改虽然与许多人所期望的“全面修订”有一定距离,但在诸多问题上却不乏突破和创新。可以预见,新民事诉讼法对于更好地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必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评分
☆☆☆☆☆
评分
☆☆☆☆☆
帮别人买的书籍,看着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