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拿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断断续续地在尝试里面的方子。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上海煲·滚·炖”这个名字,感觉特别有烟火气,又带着点老上海的精致。我一直觉得家常汤品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温暖和对生活的热爱,而上海菜在这方面总是有独特的韵味。拿到书,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感觉就对了,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美食评论,而是实实在在、能让你动手去做的感觉。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家常汤品,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滋养身心。这本书里很多汤品都强调了“润”和“养”,比如一些用时令蔬菜搭配海鲜的组合,既清淡又鲜美,非常适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给自己和家人来一碗,感觉身体都得到了舒缓。它也提供了很多创意搭配,比如一些西式的香料和中式的食材结合,让我耳目一新,也激发了我自己在家做汤的一些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也很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图片色彩也很鲜亮,放在厨房操作台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我喜欢它在每个汤品的介绍后面,都会有一些关于这个汤品的小故事或者文化背景的科普,感觉不只是在学做菜,还在了解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个关于“家的味道”的记录,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评分我是一个厨房新手,之前对煲汤这件事一直有点畏惧,总觉得步骤复杂,容易失败。但是这本书真的太友好了!它的步骤写得非常清晰,每一个环节都拆解得很细致,配图也很到位,基本上跟着它一步一步来,很少会出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做“花胶鸡汤”,原本以为会很难,结果按照书里的方法,成功炖出了一锅胶原蛋白满满、味道鲜美的汤,家人都赞不绝口,这让我对自己的厨艺都自信了不少。
评分最近天气转凉,特别适合喝点滋补养生的汤。这本书里关于如何选择食材,以及不同季节适合煲什么汤,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传统食材的讲解,比如不同种类的人参、枸杞的功效,还有一些我不太熟悉的药材,它都用很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还配了图片,辨识度很高。我之前煲汤总是凭感觉,现在有了这本书,感觉心里更有底了,也更知道怎么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配食材了。
评分书本的质量不错,行距比较大,看得比较舒服。但是总觉得感情表述上不温不火,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书本的质量不错,行距比较大,看得比较舒服。但是总觉得感情表述上不温不火,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东西不错,值得一试,性价比高
评分[]再版了,于是怎么样也要收藏一本,因为它,真的在我的人生中,曾经有过重要的影响。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最初接触的,就是作者在前言中说到的那个纪录片。它像一块神奇的磁石,让我的脑海中第一次有了[]这个概念,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心里一直怀抱着美好的祈愿,总是相信有好事情发生,而我的生活,真的就这样不经意的在悄悄的改变着。
评分姜介福,1939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国家高级烹饪技师,毕业于上海烹调专科学校,曾任上海新雅粤菜馆副总经理,总厨师长。 1958年进上海新雅粤菜馆,拜在以刀功见长的粤菜名厨杨珠福门下学艺,同时受许培、殷光、萧克明等名厨熏陶,逐步形成自己的烹饪特色。1960年初,以不同凡响的技艺,获上海烹饪刀工第二名。1970年任全国海军烹饪培训辅导教师。1986年至1988年在荷兰鹿特丹掌勺。1991年在广帮传统名菜基础上改进创新的“沙拉烟鲳鱼”获1991年国家“金鼎奖”,是上海新雅粤菜馆的特色“看家菜”,其刀功独特,菜肴造型别具匠心。1992年获首届世界烹饪大赛团体金牌。1993年赴土耳其,作烹饪表演。1996年赴德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获大赛铜牌奖。2003年著书《上海煲、滚、炖家庭汤品》出版。
评分《上海煲.滚.炖家庭汤品》细煲、快滚、慢炖,35道上海家庭风味鲜美靓汤温暖您心!
评分[]再版了,于是怎么样也要收藏一本,因为它,真的在我的人生中,曾经有过重要的影响。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最初接触的,就是作者在前言中说到的那个纪录片。它像一块神奇的磁石,让我的脑海中第一次有了[]这个概念,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起,心里一直怀抱着美好的祈愿,总是相信有好事情发生,而我的生活,真的就这样不经意的在悄悄的改变着。
评分我也算京东的老客户了,第一次收到有折页的书,还是我最喜欢的[]5星是评给无可挑剔的文笔和快递的服务态度的。送货速度真的太神速了。最后还是感谢。
评分《上海煲.滚.炖家庭汤品》细煲、快滚、慢炖,35道上海家庭风味鲜美靓汤温暖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