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何塞·多诺索,智利著名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主将之一。他1924年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曾先后于智利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留美期间开始写作。1951年回国后,曾在《埃尔西亚》杂志社工作五年。195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避暑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年出版第二部短篇集《查尔斯顿舞》。1964年多诺索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加冕礼》;1965年在墨西哥居住期间出版《没有界限的地方》。 在何塞·多诺索的这部短篇小说集《避暑》中,他一生中孜孜以求的创作主题开始崭露头角。
内容简介
在何塞·多诺索的这部短篇小说集《避暑》中,他一生中孜孜以求的创作主题开始崭露头角。从《避暑》到《查尔斯顿舞》,从《精彩的晚会》到《桑特利塞斯》,多诺索在这些作品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就是他长期坚持的东西:老年人那封闭、令人不安、无法进入的世界;代表释放痴迷激情存在的女佣;身份的变换或曰天地变换;以及来自一个主人公痴迷的念头所创造的世界。这些作品奠定了他日后成为拉美小说领军人物的基石。
精彩书评
我们大家都在写同一本拉丁美洲小说:我写哥伦比亚的一章,富恩特斯写墨西哥的“章,胡利奥科塔萨尔写阿根廷的一章,何塞多诺索写智利的一章,阿莱霍卡彭铁尔写古巴的一章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多诺索等许多拉美作家的写作丰富了西班牙语的叙事风格,在他们的贡献下,欧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才发现了拉丁美洲,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何塞多诺索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出版有特别的重要性。这些短篇小说都是多诺索早期的创作,那时就已经展露出他整个文学世界的草图。
——安娜·玛丽亚·莫伊斯
目录
序言
避暑
同名的人
金发碧眼白人
夫人
精彩的晚会
两封信
丹麦货栈
查尔斯顿舞
闭门
安娜·玛丽亚
兜风
小工
“中国”
桑特利塞斯
精彩书摘
“留下……”他轻声说。
户外,夜空很亮。一根细树枝探进了窗口,房间的角落里,树影在儿童玩具旁边东躲西藏。海水把一切汇集到它持久的音乐浪潮中。劳尔没有松开卡门的手,而是抚摸着她光洁的手臂,然后把她的手放到自己胸口上,条纹睡衣下面,他的心在跳动。他让她把手留在那里。
“这个礼拜天您想去圣克鲁斯,对吧?跟几个臭小子看戏去,对吧?”
卡门吓了一跳。她可不希望那位大讲道德、常做弥撒的太太知道她周日的行踪。她问劳尔:。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听见您亲口说的。”
劳尔引导姑娘的手在黑暗中摸他温暖的颈部、耳朵,带咸味的头发。窗帘在轻风中不停地摇来摆去。劳尔继续说道:
“您愿意的话,周日我可以生病,您就用不着带我出去散步了。那您就可以跟臭小子看戏去啦。”
卡门没有马上回管。她感觉劳尔的蓝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她的目光。她缓缓地抚摸他的脖子,他则爱抚她光洁的手臂。这是个特别让人喜欢的孩子。但不难猜出他有所要求。她问他要干什么。劳尔攥紧卡门的手臂,让她都觉得疼了。
他说:“星期一下午带我去海滩!”
寂静。寂静中,海水依然静静地拍着岸边,听上去近在咫尺。【卡门点点头。楼下传来嘈杂声。今天晚上,劳尔的母亲有客人】来访。
“我得去送饮料了。”
“晚安。”劳尔轻声说。
“晚安。”她应声道。
黑暗中,她弯腰去亲吻劳尔的前额时,他突然伸出双臂搂住卡门的脖子,她感受到他温润的嘴唇贴在她嘴上。
“真美!”卡门轻声说,一面离开劳尔的拥抱。她走了。他立刻睡着了。
星期六,劳尔让母亲看他脚上有一大块血印。妈妈难过地说,明天在家好好休息吧。于是外出散步取消了。当天夜里,卡门担心这孩子干出的事情,上楼想找他谈谈。可她发现他已经安然人梦了,嘴角还挂着明显的笑意呢。
礼拜天,母亲很晚才让劳尔起床,命令他静养一整天。此前,父亲突然去了圣地亚哥。母亲的情绪恶劣,头发乱蓬蓬的,整个下午都在劳尔身边织毛衣。
皮肤上的血印差不多在次日便痊愈了。劳尔说,不痛了,想上午去海边,下午去松林捡松子。
下午,卡门沉默不语,好像有些生气,她带劳尔去了海滩。路上,他问她:
“阿姨,怎么啦?”
卡门皱皱眉头,不说话。
在海滩上,二人要找海梅。后者没在往常待过的地方。罗莎一看见两人感到很惊喜,以少见的亲切态度招呼着卡门。她俩对孩子们说,别跑远了,下午天凉,要早点回家。孩子们一聚到一起,立刻玩起弹弓来。劳尔已经学会打弹弓了,可是打不准。他们说话很少。
劳尔要求:“给我唱歌吧!”
海梅唱起歌谣来。单调的歌声时高时低,地平线时不时地衬托出他轮廓分明的侧影。冷风来了,小镇昏暗了,要下雨了。海滩上,几乎没人了。劳尔双手插入干燥、但冰凉的沙土里,哭了起来。海梅的歌声越来越令人惆怅,劳尔的呜咽变成了号啕。他好像从来没这么放声大哭过。卡门本来在遐想,没有十分专注于电影杂志,一看到他哭,立刻跑了过来。
“怎么啦?”她问。“脚痛吗?”
海梅歌声没断。他双眼紧闭,脸上有一种神秘莫测的表情。他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劳尔的啜泣变成了呻吟,但还有力气,有一种陌生的需要。卡门火了,她冲海梅吼道:
“你把小劳尔整哭了,臭小子!”她揪住海梅要揍。罗莎赶来,一见卡门要抽海梅,扑上去拦住,一面叫道:
“你有什么权利打孩子?”
“你瞧瞧吧!他把孩子弄哭了。肯定是个爱打架的小子。一定是那个恶心的意大利女人的崽子。可教他犯混的一定是你。昨天我就对你说过了,自从你对我干了那种下流的事以后,我再也不想跟你说话了。”
“更好!宝贝,咱们走!”罗莎对海梅说。
海梅起身跟罗莎走了,没有回头。
劳尔到家还一直啜泣呢。他有点低烧。母亲让他睡下,看见儿子这副样子,陪在他身边很久。劳尔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入睡。
第二天,经过骚动的一夜,他的低烧和哭声依旧。大人问他感觉如何,他仍然不说话。
发生的事让卡门害怕了。说出实情之后她被辞退了。夏季一天天过去了,母亲花在照看儿子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低烧逐渐退去,啜泣声减弱了许多。只是红红的眼睛还有些许微肿。一周后,劳尔完全康复了,他恳求母亲下午带他去海滩。
……
前言/序言
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它们的活力并不取决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内部的结构。作为叙事艺术,跑不了是要结构一个故事,在短篇小说这样的逼仄空间里,就更是无处逃避讲故事的职责。倘若是中篇或者长篇,许是有周旋的余地,能够在宽敞的地界内自圆其说,小说不就是自圆其说吗?将一个产生于假想之中的前提繁衍到结局。在这繁衍的过程中,中长篇有时机派生添加新条件,不断补充或者修正途径,也允许稍作旁骛,甚至停留。短篇却不成了,一旦开头就必要规划妥当,不能在途中作无谓的消磨。这并非暗示其中有什么捷径可走,有什么可被省略,倘若如此,必定会减损它的活力,这就背离我们创作的初衷了。所以,并不是简化的方式,而是什么呢?还是借用物理的概念,爱因斯坦一派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理论的最高原则是以“优雅”与否为判别。“优雅”在于理论又如何解释昵?爱因斯坦的意见是:“尽可能地简单,但却不能再行简化。”我以为这解释同样可用于虚构的方式。也因此,好的短篇小说就有了一个定义,就是优雅。
在围着火炉讲故事的时代,我想短篇小说应该是一个晚上讲完,让听故事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那时候,还没有电力照明,火盆里的烧柴得节省着用,白昼的劳作也让人经不起熬夜,所以那故事不能太过冗长。即便是《天方夜谭》里的谢赫拉查达,为保住性命必须不中断讲述,可实际上,她是深谙如何将一个故事和下一个故事连接起来的。每晚,她依然是只讲一个故事,也就是一个短篇小说。这么看来,短篇小说对于讲故事是有相当的余裕,完全有机会制造悬念,让人物人套,再解开扣,让套中物脱身。还可能,或者说必须持有讲述的风趣,否则怎么笼络得住听众?那时代里,创作者和受众的关系简单直接,没有掩体可作迂回。
许多短篇小说来自这个古典的传统。负责任的讲述者,比如法国的莫泊桑,他著名的《项链》,将漫长平淡的生活常态中,渺小人物所得出的真谛,浓缩成这么一个有趣的事件,似乎完全是一个不幸的偶然。短篇小说往往是在偶然上做文章,但这偶然却集合着所有必然的理由。理由是充分的,但也不能太过拥簇,那就会显得迟滞笨重,缺乏回味。所以还是要回到偶然性上,必是一个极好的偶然,可舒张自如,游刃有余地容纳必然形成的逻辑。再比如法国都德的(愠后一课》,法国被占领,学校取消法语课程之际,一个逃学孩子的一天。倘是要写杂货店老板的这一天,怕就没那么切中要害。这些短篇多少年来都是作范例的,自有它们的道理。法国作家似乎都挺擅长短篇小说,和精致的洛可可风气有关系吗?独具慧眼,从细部观望全局。也是天性所致,生来喜欢微妙的东西。福楼拜的长篇,都是以纤巧的细部镶嵌,天衣无缝,每一局部独立看也自成天地。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是将一个小世界切割钻石般地切成无数棱面,棱面和棱面折射辉映,最终将光一揽收尽,达到饱和。短篇小说就有些像钻石,切割面越多,收进的光越多,一是要看材料的纯度,二是看匠人的手艺如何。
短篇小说也并不全是如此晶莹剔透,还有些是要朴拙许多的,比如契诃夫的短篇。俄国人的气质严肃沉重,胸襟阔大,和这民族的生存环境、地理气候有关,森林、河流、田野、冬季的荒漠和春天的百花盛开,都是大块大块,重量级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即便篇幅极短小,也毫不轻薄,不能以灵巧精致而沦,他的《小官吏之死》、瞳色龙》、《套中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但其中的确饱含现实人生。是从大千世界中攫取一事一人,出自特别犀利不留情的目光,入木三分,由于聚焦过度,就有些变形,变得荒谬,底下却是更严峻的真实。还有柯罗连科,不像契诃夫写得多且著名,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令人难忘,比如《怪女子》,在流放途中,押送兵讲述他押送一名女革命党的经历——俄罗斯的许多小说是以某人讲故事为结构,古时候讲故事的那盆火一直延续着,在屠格涅夫《白净草原》中是篝火,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则是客厅里的壁炉,那地方有着著名的白夜,时间便也延长了,就靠讲故事来打发,而在《怪女子》里,是驿站里的火炉。一个短暂的邂逅,恰适合短篇小说,邂逅里有一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可超出事情本身,不停地伸展外延,直向茫茫天地。还有蒲宁,《轻盈的呼吸》。在俄罗斯小说家那里,这轻盈又不是那轻盈。一个少女,还未来得及留下连贯的人生,仅是些片鳞断爪,最后随风而去,存人老处女盲目而虔敬的心中,彼此慰藉。一个短篇小说以这样涣散的情节结构起来,势必有潜在的凝聚力。俄国人就是鼎力足,东西小,却压秤,如同陨石一般,速度加重力,直指人心。
要谈短篇小说,是绕不开欧亨利的,他的故事,都是圆满的,似乎太过圆满,也就是太过负责任,不会让人的期望落空,满足是满足,终究缺乏回味。这就是美国人,新大陆的移民,根基有些浅,从家乡带了上路的东西里面,就有讲故事这一钵子“老娘土”,轻便灵巧,又可因地制宜。还有些集市上杂耍人的心气,要将手艺活练好了,暗藏机巧,不露破绽。好比俗话所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欧·亨利的戏法是甜美的伤感的变法,例如《麦琪的礼物》,例如(愠后的常舂藤叶子》,围坐在火盆边上的听客都会掉几滴眼泪,发几声叹息,难得有他这颗善心和聪明。多少年过去,到了卡佛,外乡人的村气脱净,已得教化,这短篇小说就要深奥多了,也暖昧多了,有些极筒主义,又有些像谜,谜面的条件很有限,就是刁钻的谜语,需要有智慧并且受教育的受众。是供阅读的故事,也是供诠释的故事,是故事的书面化,于是也就更接近“短篇小说”的概念。塞林格的短篇小说也是书面化的,但他似乎比卡佛更负责任—些,这责任在于,即便是如此不可确定的形势,他也努力将讲述进行到底。把理解的困难更多地留给自己,而不是读者。许多难以形容的微妙之处,他总是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比如《为埃斯米而作》,那即将上前线的青年与小姑娘的茶聊,倘是在卡佛,或许就留下一个玄机,然后转身而去,塞林格却必是一一道来。说的有些多了,可多说和少说就是不同,微妙的情形从字面底下浮凸出采,这才是真正的微妙。就算是多说,依然是在短篇小说的范围里,再怎么样海聊也只是一次偶尔的茶聊。还是那句话,短篇小说多是写的偶然性,倘是中长篇,偶尔的邂逅就还要发展下去,而短篇小说,邂逅就只是邂逅。困惑在于,这样交臂而过的瞬间里,我们能做什么?塞林格就回答了这问题,只能做有限的事,但这有限的事里却蕴藏了无限的意味。也许是太耗心血了,所以他写得不多,简直不像职业作家,而是个玩票的。而他千真万确就是个职业作家,惟有职业性写作,才可将活计做得如此美妙。
意大利的路伊吉·皮兰德娄,一生则写过二百多个短篇小说。那民族有着大量的童话传说,像卡尔维诺,专门收集整理童话两大册,可以看出童话与他们的亲密关系,也可见那民族对故事的喜爱,看什么都是故事。好像中国神话中的仙道,点石成金,不论什么,一经传说,就成了有头有尾的故事。比如,皮兰德娄的《标本鸟》,说的是遗传病家族中的一位先生,决心与命运抗争,医药、营养、节欲、锻炼,终于活过了生存极限。要照民间传说,就可以放心说出:。从此他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在这里。事情却还没有完,遗传病的族人再做什么?再也想不到,他还有最后一搏,就是开枪自杀,最后掌握了命运!这就不是童话传说,而是短篇小说。现代知识分子的写作渐渐脱离故事的原始性,开始进入现实生活的严肃性,不再简单地相信奇迹,事情就继续在常态下进行。而于常态,短篇小说并不是最佳选择,卡佛的短篇小说是写常态,可多少晦涩了。卡尔维诺的短篇很像现代寓言,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短篇更接近于散文,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则是一个例外,他在冗长的日常生活上开一扇小窗,供我们窥视,有些俄国人的气质。依我看,短篇小说还是要仰仗奇情,大约也因为此,如今短篇小说的产出日益减少。
日本的短篇小说在印象中相当平淡,这大约与日本的语言有关,敬语体系充满庄严的仪式感,使得叙述过程曲折漫长。现代主义却给了机缘,许多新生的概念催化着形式,黑井千次先生可算得领潮流之先。曾看过一位新生代日本女作家山田咏美的小说,名叫“《YO-YO》,写一对男女相遇,互相买春,头一日她买他,下一日他买她,每一日付账少一张钱,等到最后,一张钱也不剩,买春便告罄结束。还有一位神吉拓郎先生的一篇名叫《鲑鱼》的小说,小说中妻子给闺密写信,因出走的丈夫突然归来停笔,再提笔已是三个月后,“他完全像鲑鱼那样,拼命地溯流而归…”浅田次郎的短篇《铁道员》因由影星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而得名,他的短篇小说多是灵异故事,他自述道是“发生在你身上……温柔的奇迹”,这也符合我的观念,短篇小说要有奇情,而“温柔的奇迹”真是一个好说法,将过于夯实的生活启开了缝隙。相比较之下,中国的语言其实是适台短篇小说的。简洁而多义,扼要而模糊,中国人传统中又有一种精致轻盈的品位,比如说著名的《聊斋志异》,都是好短篇,比如《王六郎》,一仙一俗,聚散离合,相识相知,是古代版的《断背山》,却不是那么悲情,而是欣悦!简直令人觉着诡异,短篇小说是什么材料生成的,竟可以伸缩自如,缓急相宜,已经不是现代物理的概念能够解释,而要走向东方神秘主义了!
现在,“短经典”这套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的出版,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会有多少意外发生呢?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上海
短经典:避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