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十月怀胎知识百科全书
作 者:陈宝英孕产育儿研究中心
I S B N :9787510108532
出 版 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印刷时间:2016.1
版 次:1版
印 次:1次
字 数:300千字
页 数:288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75克
定 价:36.8元
编辑推荐:
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的至爱,那又该如何表达这份爱呢?爱心落到实处就是细心,新手父母们应以百倍的细心照顾好自己的宝宝。而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这份细心,将育儿知识讲得面面俱到,深入浅出,是一本新手父母养儿育女的必备书。
目录
Part1:新生儿期
成长与发育进程
刚出生的婴儿
出生后的第1周
第2周~1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不适
腹泻
便秘
病理性黄疸
鹅口疮
新生儿肺炎
“红屁股”
新生儿脱水热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哺喂初乳的意义及方法
新生儿喂养方法之母乳喂养
新生儿喂养方法之人工喂养
新生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新生儿的睡眠
新生儿的寝具
新生儿的衣着
新生儿尿布的选择和使用
新生儿的洗澡和清洁问题
新生儿重点部位的护理
剖宫产及早产儿的护理
宝宝日常抚触操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Part2:1~2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1~2个月的婴儿
1~2个月婴儿的能力
1~2个月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孩子的常见疾病
倒睫
泪囊炎
结膜炎
腹股沟疝气
湿疹
脑膜炎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1~2个月婴儿营养需求
1~2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方法
通乳下奶食谱
1~2个月婴儿混合喂养方法
1~2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方法
1~2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1~2个月婴儿的夜间护理
1~2个月婴儿的头部护理
1~2个月婴儿的四季护理
1~2个月婴儿的衣物、被褥和玩具
1~2个月婴儿的户外活动
1~2个月婴儿的体能训练——被动操
Part3:2~3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2~3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
2~3个月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2~3个月婴儿的能力
孩子的常见疾病
鼻塞
外耳道疖肿
髋关节脱位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2~3个月婴儿的喂养重点
2~3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
2~3个月婴儿的人工喂养
2~3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2~3个月婴儿睡眠的变化
防止婴儿受到宠物的伤害
防止婴儿受到蚊虫叮咬
婴儿皮肤的护理
2~3个月婴儿的排便训练
婴儿指甲的护理方法
如何护理爱流口水的婴儿
给婴儿喂药的注意事项
给婴儿请保姆的注意事项
2~3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Part4:3~4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3~4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
3~4个月婴儿的生理特点
3~4个月婴儿的能力
孩子的常见疾病
感冒
肺炎
中暑
败血症
肠套叠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3~4个月婴儿的喂养重点
3~4个月婴儿的喂养方法
3~4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3~4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3~4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3~4个月婴儿不同季节的护理要点
3~4个月夜啼婴儿的护理
3~4个月的婴儿可以用枕头了
3~4个月的婴儿容易发生坠床问题
3~4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3~4个月婴儿的智能开发游戏
Part5:4~5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4~5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
4~5个月婴儿的感官发育
4~5个月婴儿的动作和语言发育
4~5个月婴儿的心理发育
孩子的常见疾病
积食
手足口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4~5个月婴儿的喂养方法
4~5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4~5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4~5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4~5个月婴儿要和父母分床睡
4~5个月婴儿的玩具
婴儿车的乘坐安全
4~5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4~5个月婴儿智力开发小游戏
Part6:5~6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7:6~7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8:7~8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9:8~9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0:9~10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1:10~11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2:11~12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内容简介:
~1岁婴儿带给父母的是甜蜜的烦恼:甜蜜者,宝宝带给父母的喜悦难以言表;烦恼者,宝宝尚不能开口说话,照顾宝宝时,各种问题会让父母不知所措,有一种爱很多,却无法给予的感觉。
本书针对新手爸妈这一迫切需要,结合婴儿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早教开发等内容,提供给父母们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婴儿护理知识。
作者简介:
陈宝英
?7?4北京女医师协会会长
?7?4北京妇产医院原院长
?7?4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7?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7?4世界卫生组织母婴妇女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主任
如果你问我,市面上那么多育儿书,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一本?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因为它的“生命周期覆盖度”。很多书可能只专注于0-6个月的黄金期,或者只关注学步期。但这一本,从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孕期准备部分也相当细致,虽然不是主打,但作为补充很有价值),到蹒跚学步的头三年,几乎提供了一个连贯的、动态的成长路线图。这意味着,我不需要每年都去添置新的育儿书籍,这本书就像一个不断升级的系统软件,能陪伴孩子度过关键的早期发展阶段。比如,在三岁临近的时候,书中关于“入园准备”和“情绪管理入门”的章节,就非常及时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提前开始进行心理建设和习惯的培养。这种长远的视角,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应对眼前的挑战,而是在为孩子未来几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设计理念显然是“一劳永逸的参考资料”,而不是“一季就扔的时尚指南”,它的价值是持久且累积的,非常适合追求效率和深度思考的现代家长。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完全跳脱了我对传统育儿书籍那种刻板、严肃的印象。它大量使用了清新、柔和的插画,那些小宝宝的表情画得简直是神还原,让人看着就觉得心情舒畅。我特别欣赏它在知识点呈现上的模块化设计,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本章聚焦”的快速导航,如果你时间紧张,可以直接跳到你最关心的那个小标题下面深挖。我家里那位对“科学喂养”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她对书中关于辅食添加的时间节点、食物过敏原的引入顺序,以及各种自制泥糊的配方比例赞不绝口,简直是奉为圭臬。我们甚至照着书里的食谱,尝试做了几款“手指食物”(Baby-Led Weaning的部分),虽然第一次把厨房弄得一团糟,但看到宝宝自己抓着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没有一味地推崇某种单一的育儿流派,而是像一个博学的学者,广泛收集了各种流派的精髓,然后用一种非常中立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调整,这种“个性化指导”的理念,才是现代育儿书籍应该有的样子。
评分哇,最近终于把这本期待已久的育儿宝典啃完了,说实话,感觉像是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收获绝对是满满当当的。我得说,这本书的厚度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感觉里面藏着一个关于如何养育一个健康快乐宝宝的完整宇宙。我尤其喜欢它对新生儿时期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建议,那种冷静、科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简直是新手爸妈的定心丸。比如,关于宝宝黄疸的观察和处理,它没有用那种故作高深的技术术语吓唬人,而是用大白话一步步教你如何判断严重程度,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在家观察。还有,光是换尿布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书里竟然能拆解出好几种姿势和技巧,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图文说明,这对我这种手忙脚乱的父亲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甚至专门为了学习书中关于“安抚”技巧的那一章节,对着镜子练习了好几次“包裹”的动作,那种安全感不仅仅是给宝宝的,也是给我自己的。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告诉你所有事情都有标准答案,而在于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框架,让你在面对育儿的千变万化时,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寻找应对之策。它更像是一个随时待命的资深育儿顾问,只不过这个顾问不用付咨询费,而且24小时在线,简直是太值了。
评分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名字里带有“百科全书”这几个字,我期待它能解决我关于宝宝成长发育的每一个细微疑问。事实证明,它确实做到了,而且超越了我的预期。我记得有一次半夜,宝宝突然开始无缘由地哭闹,我翻遍了手机上能找到的育儿App,都没有找到能让我立刻安心的答案。最后还是翻到了这本书的“夜间行为与睡眠问题”章节,里面详细分析了“夜惊”和“噩梦”的区别,以及家长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那种详尽到可以让你在凌晨三点,不用开大灯也能迅速找到关键信息的编排逻辑,体现了编者团队对真实育儿场景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超一般的入门指南,它甚至探讨了一些进阶话题,比如如何培养宝宝的早期社交能力,或者如何巧妙地应对来自长辈的不同育儿观点的冲突。它不仅仅是教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从宝宝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需求,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我来说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沉浸式”的,我甚至愿意为了它放弃一些刷剧的时间。我最欣赏它在处理“宝宝生病”这个敏感主题时的冷静克制。很多育儿书为了强调重要性,会把小病描述得十分危急,反而容易让家长过度焦虑。然而,这本书在讲述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时,始终保持着一种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态度。它清晰地区分了“家庭护理范围”和“必须就医信号”,并且对常用非处方药的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给出了明确的参考范围(当然,最终强调以医生建议为准)。这种界限划分非常清晰,有效降低了我们初为人父母时的“恐慌指数”。我特别喜欢它有一个专门的小栏目,叫做“育儿误区大扫除”,里面专门辟谣了一些流传已久的、其实对宝宝健康有害的传统做法,比如“捂汗疗法”的弊端分析,让我对很多旧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更新。这本书就像一个强力除湿机,把育儿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湿气和焦虑感都给抽走了,留下的只有清爽和清晰的行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